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z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蘇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传统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比较有限,多媒体在此则表现了高度的优越性。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轻松,兴趣成了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投影片乃至于用多媒体提供的有关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改变传统的注重认知、灌输、封闭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具感染力、直观性和启发性。教师通过对传统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和教学行为进行有机整合,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运用多媒体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运用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散于各课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形成知识的网络,大大扩充信息的传递量。尤其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视自己不同的需求获得认知的满足。有些教材内容丰富,课时较多,所学知识比较分散。在总结课上,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揭示给学生,形成整体认知。
  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课本中的许多名家名篇,有的语言流畅明快,有的语言生动活泼,有的语言凝练含蓄,有的语言朴实感人,有的语言富有哲理性。运用多媒体可充分体会各种语言。但是,如果因为有这些特点就将多媒体课单纯理解为整堂课就是听听音乐,看看图像放映,出示出示板书,解放教师,丰富学生的感官刺激那就错了。世上没有一种新生事物能够完美无缺,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也不会例外。
  2 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情境,使内容更加直观和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的最有效的途径,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方法。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口若悬河的独白,将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展示给学生。久而久之,这种形式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这就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教学方式以其特有的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利用投影、视频、音乐、动画等手段,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会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它可以化静态为动感,化单调为活泼,化抽象为具体,文、图、声、影四位一体,形象生动,色彩鲜艳,感染力强,可以对人的视听以及心理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这很符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并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缺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即使是口才再好的教师,再卖力的讲解也无法达到这种效果。
  多媒体技术引入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文章意境和人物性格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春》时,配了一段《春之声圆舞曲》,乐曲悠扬动听,很快就将听课的教师和学生带入春天诗意盎然的意境中,春草、春花、春风、春雨随着这一串串音符扑面而来,对春的喜爱和赞美已蕴在心底。比如教《天净沙·秋思》时,在屏幕上呈现出如下画面: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古道旁,枯藤缠绕的老树上,鸦雀绕巢低旋,不时鸣叫几声;不远处,稀疏的村舍旁,小桥下的流水潺潺流过,人们正在准备晚餐,炊烟袅袅;这时,一个文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装束,这是个异乡人,他望着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生发出“断肠人在天涯”的感慨。让学生通过展示的场景展开联想,由异乡人的感慨联想到他的离愁,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使学生的思维在抽象——具体——抽象之间穿梭往来。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培养学生丰富的审美能力,启迪智慧。
  3 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教与学节奏更加紧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空间,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教师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这一个目标。在传统课堂上,由于时间以及黑板版面的限制,许多学生感兴趣的习题和课文补充资料无法展现出来,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比如,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诗词,可以在学习课本篇目的基础上补充几首课外名篇。如学习古诗《送元二使安西》,可以给学生补充《芙蓉楼送辛渐》《送友人》,让学生欣赏,体会其中的意境。
  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把原来要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的内容预先整合进多媒体课件中,可以在课堂上从容展示,这既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又使教师和学生的精力集中在知识本身,从而使45分钟得到充分利用,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深入讲解提供更多的时间,大大加快教学进程;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再现性的特点,可以把抽象的事物、难以演示的动作、不易观察的现象等,通过声音、动画、录像等方式进行输出,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方式来进行意识建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
  4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弊端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但它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其成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
  4.1 不求实效,只玩花样
  多媒体教学走进校园之后,看到一堂堂推优课、公开课无不采用这种形式,如今的教师不采用多媒体就落伍了。于是语文课堂上出现一哄而上把“好看”当做最高标准的现象,只要界面好看就OK,结果学生上课看得眼花缭乱,下课晕头转向,不知这节课要学什么。作为教师要明白自己的责任,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教学,学生有收获,也就会得到学生的认可。
  4.2 忽视基础,舍本逐末
  听说读写是学生的四门功课,可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之后就忽视这一基本能力的训练,变成以“看”为主。一节课学生主要在看屏幕,课本笔记反而给丢在一边,更不用提读文章了,如此岂不是丢了西瓜捡个芝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语文是文字性的东西,不读怎能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违背以认识教材为基础的规律,淡化教材,甚至脱离教材的做法是很有害的。
  4.3 师生交流,受到阻碍
  传统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授课情况改变教法、思路甚至内容,其灵活性有目共睹,可多媒体一旦设计好程序就不能随便改变,教师成了“播映员”,主观能动性大大降低。更有的教师因为初学,操作起来手忙脚乱,与学生的交流也就“省”了,师生的互动受到阻碍,师生情感交流产生隔膜。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作者单位:1 山东省桓台县世纪中学;2 山东省桓台县起风中心校)
其他文献
教学实践表明,只有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使其深刻掌握所学知识,受益一生。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    1 平等看待学生,与学生建立爱和理解的桥梁    曾经看到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我的老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善解人意,爱护每一个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大家都非常喜欢她,也爱上她的课。”很显然,如果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也会
桥梁建设技术比较复杂,投资量大,同我国经济建设息息相关。实施桥梁建设时,要将质量放置第一位。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步是进行施工质量控制,这是保障工程质量一大措施。文章分析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就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职业教育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为职业教育增添了新的活力,它对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1 正确认识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四大要素构成,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
目的:评估结肠癌根治术后肝动脉置管泵化疗预防结肠癌肝转移价值。方法:将33例按手术治疗后无肝、肺、脑等远隔器官转移的结肠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新的美术课程标准明确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使美术教育内涵更加丰富多彩。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应结合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并在教学中不断
兴趣是学生学习和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还将影响到学生潜在能力的发挥。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1 情境教学,用艺术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感情  教师一定要有文学艺术修养,这样讲起课来语言生动、形象
在我国当前的土建工程施工当中,很多施工单位的混凝土技术都有待提高。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方法,并结合具体的施工案例,分析了这些施工方法的不足之
摘要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学生能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农村地区中小学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入,学生信息素养水平较低。对农村中小学生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 农村;信息技术;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0)03-0051-02    Inform
一线职工,是推进企业发展的主动力,是确保安全生产和稳定的主流人群。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手段和方式,也给一线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一线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一线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倡导和谐、文明、高效、积极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是做好一线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1 信息化的政治教育  利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