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主题单元模式多维度开展阅读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材文本分单元进行选编,不同单元体现不同主题和训练点,主题单元教学旨在发挥单元阵地对语文阅读的价值,围绕单元主题开展多维度阅读。阅读重点课文,以文本特色带动单元整体,生动认识单元主题;同一单元内的文本承担了不同角色,它们相互配合,完成阅读方法的迁移运用;围绕主题从课内到课外广泛阅读,深化对主题的多角度认识;多篇目阅读丰富主题内涵,增强主题感受力,促进学生在习作中进行表达。
  关键词:主题单元;文本搭档;多维度阅读
   阅读教学借助挖掘文本主题实现对语言的感悟,但在实际教学中文本往往被孤立看待和处理,不能放在单元整体中把握,不能用更宽的视野去领悟,不仅忽视了教材编纂的意图,还大大局限了对文章内涵的思考,使语文阅读教学大打折扣。
   以主题单元教学模式为突破口,可以把语文教学引入更广阔的空间,多维度开展阅读从根本上提高了阅读效率,拓宽了阅读视野,深化了主题思考,找到了习作教学的捷径。
   一、点面相映,以“文本”之点带动“单元”之面
   语文教学必须把握文本组合的价值,才能有效利用单元阵地突出文章特色,有效实现语文的人文性。将单元内容作为整体把握,提高阅读效率,就必须发挥好“点”的带动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以两篇精读课文带动单元整体,使课内品读积累、课外阅读拓展、主题习作都围绕重点篇、段开展的有效形式,即以文本之“点”带动单元之“面”。一种方式为“单元导读式”,即在学文之前明确单元主题,在主题的统领之下开展精读,这种形式要求把握主题的宽泛外延;另一种为“汇总入境式”,即对重点篇、段进行深入的品读感悟之后,广泛阅读该主题下的课外内容,再出示简单的主题词汇,融合单元内文本的不同思考,把学生的感情与思维推向广阔的天地。
   二、文本搭档,在片段的阅读中吸收语文精髓
   所谓语文精髓,包括主题和语言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存。自读课文是讲读课文题材、写作手法的延伸,两者本为一对搭档;在教材的安排上,我们还看到古诗与散文、记叙文与现代诗歌等不同体裁文章的搭配。国内文学与国外文学的搭配旨在让学生领略不同的地域风情,品味不同的语言特色,拓宽思路,开阔视野。
   文本搭档要紧扣重点片段,在品读赏析、积累语言、感受思想的基础上,延伸主题,加深领悟。针对单元主题阅读的特征,首先必须找到两篇课文中最精彩的段落,把它们作为集中品赏的对象。其次,要做好由讲读到自读的过渡,不仅要注重方法的迁移运用,还要体现主旨的延伸。教学“生命”主题单元时,侧重学习《生命,生命》一文,抓住“飞蛾求生”“石缝中长出的小瓜苗”“静听心跳”事例中的生动句段,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感知生命的顽强,领悟如何“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价值”;以此为基础引出《花的勇气》一文的学习,集中朗读“草下开满的小花”“花在冷风冷雨中开放”的情景片段感受“花的勇气”,进一步领略生命的执着。文本搭档的关键还在于发挥对比的独到好处,比较前后文本的相同与不同把握文章内容。
   三、拓展阅读,在单元整合中深化对主题的领悟
   主题阅读教学以单元为整体,力主在高效完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拓展本主题下的课外阅读,增大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达到以读书增加语言积累、内化语文素养的目的。学习了“生命”主题单元,可以为学生选择较有价值的文字内容,阅读有关杏林子人生经历的《奖》、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片段,感知作家的坚强毅力;还可以放手让学生寻找歌颂生命的篇章……素材越来越丰富,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也深入生命的永恒话题,生发出对生命的无限感慨。
   主题阅读由主题出发,也以主题归结,在经历了丰富的语言感知之后,使语言得以积累、内化,使方法得以总结、运用,使思想境界得以升华。
   四、提炼习作,在多角度的感悟中表达生活体验
   首先,学生围绕主题有了多角度的深刻领悟,更容易触发他们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感受。而此时,习作作为表情达意的渠道,无疑梳理了他们的思维,成为他们描写生活、抒发真情实感的需要。如学习三年级下册“寓言故事”主题单元,了解了本组课文分别蕴含的道理后,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寻找平常生活中的点滴浪花,用笔去讲述、去构思一个生活学问。
   其次,写作的过程梳理了见闻,提炼了语言积累,实现了取舍材料、处理详略的练习。丰富的素材不可能在一篇习作中面面俱到,因此学生必须进行选择,留下那些感触最深的东西,为自己表达的思想服务。
   最后,习作实现了描写手法的运用。以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童话”体裁为例,在阅读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之后,我们可以集中讨论,让学生看到这些童话所蕴含的都是生活中的小道理,却以有趣的、奇妙的情節,通过特有的角色表现出来。在写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先思考要表现什么道理,再构思巧妙的、吸引人的情节,这样学生的奇思异想就有了着力点,便被很好地调动起来,进而编写出各种生动而主题鲜明的童话故事。
   在主题单元教学实践中,我们找到了“大语文”的概念,发现了通往语文教学殿堂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徐敏妮.如何开展主题式读写结合的课堂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6).
其他文献
摘 要: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指,体育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个相对应的教学活动与情景,并且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具备挑战的课堂之中。让学生通过多种考验来达到训练素养,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养与心理素养,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更好地推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基于此,对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展开具体的分析与探究,并为其提供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小学阶段;体育教学;应用探析   一、完善体
摘 要:对于学生来说,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有助于更好地衔接课上与课下的学习内容,并且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这一方面,采用合适的手段进行培养,为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提供助力。基于此,主要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自主学习能力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课
摘 要:高效课堂管理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开展很重要,是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学习效率的基础保障。基于此,主要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及采用分组管理的方法提升课堂管理效率等几方面来探究高效课堂管理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效课堂;管理策略;师生关系;自主学习;组内管理   小学阶段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教育以及培养工作都是为了给后续的学习和发展打基础。可见,小学阶段的
摘 要: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是一个新的起点。阅读已成为一种引领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潮流,而教育要从孩子抓起,因此应该关注这些小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有效性   整本书阅读对小学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1941年,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提出了“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阅读
摘 要:以前的数学教学都是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不过这种评价方式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而SOLO分类评价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教学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此主要分析了SOLO分类教学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SOLO分类评价理论;小学数学;应用   一、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概述   比格斯所提出的S
摘 要:在当今社会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在给学生讲授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过程中要清楚地明白: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和谐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更有利于学生全方位进步。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效率。从电教手段、生活实际以及创设问题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借助情境强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直观情境;生活情境   道德与法治课本里编录的
摘 要:在当前多样化、多元性的教学背景下,创新意识培养成为小学生个人核心素养考量的重要标准。小学教师要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创新”才能促进改变,只有创新才能增强学生能力,教师要通过“创新意识”培养来充分体现小学课堂教学的“灵魂”,促使小学生在实践学习活动中,通过创新意识的培养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开拓多样化、多元性学习模式提供助力。   关键词:新课堂;小学生;创
摘 要:小学阶段的启蒙教育对学生的學习和成长非常重要。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这里的基础教育指的是文化知识和综合素质两方面。自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以来,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就开始进行自我反思,并探索高效的数学教学方式。深度学习也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提出来的,深度学习符合新时期学生的学习需要,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学习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给予学习氛围、学习方式等各个方面的支持,但具体的实施策略要根据
摘 要:在“深度学习”理念指导下,教师能够打造出更具启发性的课堂,助力学生提高学科思维。作为一门重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数学学科课堂上教师应当积极采用“深度学习”理念去优化教学活动,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情境中深入、引导中深入、探究中深入等方式,为学生带来更丰富的数学学习体验。   关键词:教学细节;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方法   传统课堂中,数学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学科,要求学生掌握逻辑思维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将复杂的数学内容进行直观、具体的展示,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从而帮助教师构建高效的课堂。从信息技术在高效课堂中应用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应用的具体措施等几个方面,分析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应用措施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不仅能够加快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