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从形式上可分为语言文化和课堂文化。良好的英语课堂文化有助于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增强语言文化意识,提高英语语用能力和塑造健全的人格。“文化充盈于课堂之内,师生之间,文化是课堂的养分,离开文化,课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课堂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化的问题。”这就需要审视课堂中的教学民主、思维创新、关注关爱和教师信念。
1. 课堂文化
英语课堂文化是在英语课堂上,师生所共有的有利于习得跨文化知识和交际能力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价值判断、思想观念、情感态度、行为规范、行为模式以及反应系统的总和。它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学校办学理念。其构建直接影响到学校自我的发展,关系到学生的人格培养方向。不同的师生,共创的课堂文化必然各不相同。不同的课堂文化会体现不同的教育理念和价值,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也可能影响教学目的的达成。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和尊重“中西文化差异”,扩大他们的视野,有助于文化包容和拓宽思维,既能提高对本民族文化的信心,也为他们将来学习和传播本民族文化打下厚实的基础。
2. 教学民主
教学民主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着力创设师生双向互动的,并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状态下发展思维能力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质疑能力,有助于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平等、民主及合作的意识。契可夫认为:“就教学工作的效果来看,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陶行知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是一种活生生的师生情感交流过程,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建立一个良好、平等、自由、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发生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同时对学生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
3. 情感意志
情意是英语课堂的一个重要目标。情意包含情感和意志,“情感”是一个含义很广泛而且相当模糊的概念,它往往作为感情、内心体验、需要、愿望、价值追求等一系列心理现象的笼统称呼来使用,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最显著的因素有价值观、意志特征、理智特征,例如毅力、韧性、自制力等优秀意志品质。意志是指人们有意识、有目的自觉能动的理性行为,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在意志的心理结构中,决心、信心、恒心既是三个相互作用的重要的心理因素,也是一个过程的三个有效教学阶段。教师需要帮助、引导学生下定决心、树立信心、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毫无疑问,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学习意愿成正比,高学习意愿造就高学习效果,低学习意愿无法产生高学习成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教材中蕴涵的显性和隐性的情感因素,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对学生情感培养进行渗透,提高他们的学习意愿,把教师的期望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例如,在课堂导入设计时,应关注该环节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热情。在讨论环节中,通过生生、师生的合作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团队责任感。在辩论和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上,是否关注了学生的迎难而上、韧性、不服输的意志精神。这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并积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坚强意志,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尊重学生和教师的价值取向。
4. 氛围创造
民主是发挥创造力最好的条件。民主程度愈高,则愈创造开放、愈好。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协商性的课堂氛围。建立一种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良好、和谐的学习环境,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会更加积极参与认知过程,敢于表达情感并深入思考,他们的创新意识才有可能形成和发展。例如,笔者在授完牛津英语模块4《Advertisements》这一课后,根据学生的能力、性别、性格、家庭和思维特点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选出一位中心发言人。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想象发明出一个产品并为其做广告,最后通过每个小组的中心发言人,将其成果在其他小组前呈现,再让其他小组对他们的成果进行质疑、提问、评价和补充。通过该活动去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学生能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自主悟出新知。
5. 关爱关注
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生本观念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方面。英语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主场所,激励与赏识是主题。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灌输,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活动并评价的时候,应考虑到每个学生学习潜能,尊重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上的差异,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心智成长。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发展的空间,不存在绝对的“差生”。这就需要教师发现和欣赏每位学生的長处,通过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来激活学生的独立思维,坚决避免那种程序化、形式化的交流。以理解、民主、尊重信任、宽松的师生和生生间的交流来代替简单粗暴的指责、挖苦讽刺。教师的关注和关爱,适时的提醒、鼓励性的话语和眼神都会使学生受到鼓舞,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通过真挚的情感交流,以情感生、以感悟道,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6. 结语
良好的课堂文化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文意识,也是学校文化教学的有效传输途径。通过对课堂文化进行了解、认识、反思,关注教学中的课堂文化,唤起学校关注课堂文化,从文化的角度和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不断反思、摸索、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独有的课堂文化,能更好、更快地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
1. 课堂文化
英语课堂文化是在英语课堂上,师生所共有的有利于习得跨文化知识和交际能力的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价值判断、思想观念、情感态度、行为规范、行为模式以及反应系统的总和。它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核心内容,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学校办学理念。其构建直接影响到学校自我的发展,关系到学生的人格培养方向。不同的师生,共创的课堂文化必然各不相同。不同的课堂文化会体现不同的教育理念和价值,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也可能影响教学目的的达成。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和尊重“中西文化差异”,扩大他们的视野,有助于文化包容和拓宽思维,既能提高对本民族文化的信心,也为他们将来学习和传播本民族文化打下厚实的基础。
2. 教学民主
教学民主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着力创设师生双向互动的,并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状态下发展思维能力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质疑能力,有助于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平等、民主及合作的意识。契可夫认为:“就教学工作的效果来看,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陶行知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的认知过程,也是一种活生生的师生情感交流过程,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建立一个良好、平等、自由、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发生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同时对学生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
3. 情感意志
情意是英语课堂的一个重要目标。情意包含情感和意志,“情感”是一个含义很广泛而且相当模糊的概念,它往往作为感情、内心体验、需要、愿望、价值追求等一系列心理现象的笼统称呼来使用,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最显著的因素有价值观、意志特征、理智特征,例如毅力、韧性、自制力等优秀意志品质。意志是指人们有意识、有目的自觉能动的理性行为,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在意志的心理结构中,决心、信心、恒心既是三个相互作用的重要的心理因素,也是一个过程的三个有效教学阶段。教师需要帮助、引导学生下定决心、树立信心、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毫无疑问,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学习意愿成正比,高学习意愿造就高学习效果,低学习意愿无法产生高学习成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教材中蕴涵的显性和隐性的情感因素,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对学生情感培养进行渗透,提高他们的学习意愿,把教师的期望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例如,在课堂导入设计时,应关注该环节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活动的热情。在讨论环节中,通过生生、师生的合作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团队责任感。在辩论和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上,是否关注了学生的迎难而上、韧性、不服输的意志精神。这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并积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坚强意志,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尊重学生和教师的价值取向。
4. 氛围创造
民主是发挥创造力最好的条件。民主程度愈高,则愈创造开放、愈好。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协商性的课堂氛围。建立一种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一种良好、和谐的学习环境,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会更加积极参与认知过程,敢于表达情感并深入思考,他们的创新意识才有可能形成和发展。例如,笔者在授完牛津英语模块4《Advertisements》这一课后,根据学生的能力、性别、性格、家庭和思维特点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选出一位中心发言人。通过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想象发明出一个产品并为其做广告,最后通过每个小组的中心发言人,将其成果在其他小组前呈现,再让其他小组对他们的成果进行质疑、提问、评价和补充。通过该活动去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学生能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探究、合作的过程中自主悟出新知。
5. 关爱关注
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生本观念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方面。英语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主场所,激励与赏识是主题。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灌输,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活动并评价的时候,应考虑到每个学生学习潜能,尊重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上的差异,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心智成长。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发展的空间,不存在绝对的“差生”。这就需要教师发现和欣赏每位学生的長处,通过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来激活学生的独立思维,坚决避免那种程序化、形式化的交流。以理解、民主、尊重信任、宽松的师生和生生间的交流来代替简单粗暴的指责、挖苦讽刺。教师的关注和关爱,适时的提醒、鼓励性的话语和眼神都会使学生受到鼓舞,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通过真挚的情感交流,以情感生、以感悟道,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6. 结语
良好的课堂文化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文意识,也是学校文化教学的有效传输途径。通过对课堂文化进行了解、认识、反思,关注教学中的课堂文化,唤起学校关注课堂文化,从文化的角度和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不断反思、摸索、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独有的课堂文化,能更好、更快地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