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的诗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1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给弗洛伦蒂诺·阿里萨
   ——读《霍乱时期的爱情》
  去往你的伤心地
  你若不曾体验过,就去一回吧
  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怀春的少年
  去福音花园吧
  看杏花纷飞如雨,鸽群飞过教堂尖顶
  空间的暗门已经开启
  你却浑然不知
  此去路途遥遥,凶多吉少
  爱情是场霍乱,让人痉挛、肝肠寸断
  弗洛伦蒂诺·阿里萨
  你戴着镣铐舞蹈,喝着香水疗伤
  从拿撒勒的寡妇到美少女阿美利加·维库尼亚
  从代笔人门廊到马格达莱纳流域
  有多少灵魂,像朝生暮死的短吻鳄
  大口朝天,虚度光阴
  像海牛,彻夜哭泣
  如果相思也是一种修行
  五十一年九个月零四天
  是否功德圆满
  当暮年如期而来,弗洛伦蒂诺·阿里萨
  你要睁开你昏聩的眼,在山茶花盛开的早晨
  你要振作起来,倾听丧钟响起
  一遍又一遍,仿佛伤心
  连绵不绝的属性
  我弥留之际
  那时,天空会不会心律不齐
  闷雷会不会,像山顶的巨石滚落
  我写下的汉字,会不会中风
  深爱的人,会不会夜夜
  坐在星辰里,抱着双肩熬到天明
  诸多问题依然没有答案
  我依然在之江底部,默默前行
  而来路一寸寸凹陷,像积木坍塌
  尽管身上还披挂去年的冰凌
  可这没有回头的决绝
  让我热血沸腾
  此刻,白云的招魂幡高悬着
  之江波光粼粼,像谁撒下满地纸钱
  我努力扶住自己,继续前行
  我想用不了多久,游鱼们就会抬来
  一截流水。我耗尽浮萍的一生
  只为等待这具不朽的棺材
  局外人
  已是大寒。我还在水底行走
  早已忘记当初是怎么来的
  也懒得去想,以后要去哪里
  我曾争分夺秒,造一座宫殿
  又在竣工前,将它付之一炬
  也曾抱着一株水草,嚎啕大哭
  却不知流下的眼泪为谁
  那么多年
  之江翻滚,淘走泥沙与黄金
  人们前程清晰,急急赶路
  我从不怀疑,在水底晃荡的意义
  仿佛漫无目的是我此生唯一的目的
  犹如此刻,我拦住一群游鱼
  和它们重复着单调的游戏:
  当我掏出白旗,它们就按兵不动
  当我举起红旗,它们就向我
  发起冲锋,一遍又一遍,把我碾碎
  那飞溅的肉末,像烟花四散
  洛丽塔
  我不是纳博科夫,也不是亨伯特
  我一定不认识
  这仙女和妖精的综合体
  可作为一个被烈焰灼伤过的男人
  我深信自己,曾和她
  在云端同居,又在一面镜子里
  别离。 她说她
  可能是草莓,芒果,或红美人
  也可能是阳春白雪,或一江东逝的水
  她说她就要蒸发,将不再留下踪迹
  以后的日子,我就反复在梦里
  看到一个男人,蹲在墙角抠泥
  我想,我是遇見了自己
  我想,我已经领悟了流水的意义
  我也曾用整夜整夜的失眠
  来抵抗这循环的游戏
  恍惚间,只要我念叨:洛—丽—塔
  天空就落下梅花和雨
  乞力马扎罗的雪
  一直以来,我懒得去想
  那些圣洁之物
  因为过于高远,所以嗤之以鼻
  但昨夜心血来潮
  很想看看乞力马扎罗的雪
  到底是怎样的雪
  我学习小说中的哈里
  颓废,挣扎,迷途不知返
  然后身中剧毒
  我几乎一夜无眠
  一次次,将自己赐死
  每当弥留之际
  我就能听到鬣狗的哭叫
  和人们在黑暗旷野中的呼喊
  一次次,我手脚冰凉
  骨头里有雪崩的消息传来
  去山里看海
  很奇怪,时隔两年,我也走在
  通向玉环龙溪镇山里村
  的路上。头顶,还是2018年的那片云
  飘过来,又飘过去,像浮萍无依
  低处,还是那片2018年的盐田
  而盐粒依然失联
  结晶:耀眼的事业,一再被耽搁
  有一刻,我停在你们分行文字
  的拐角,狠狠掐了一下自己
  而疼痛的是水中的鱼
  它们纷纷跃出海面,像短暂的问候
  去山里看海。很奇怪,我其实只是
  在一面薄薄的镜子里看到海
  微微隆起宽阔的脊背
  都说万物只是过程,而时间
  也不会繁衍。为什么,只要我一伸手
  就摸到它真实的虚幻
  夜走五龙山
  温岭城已被灯火点燃
  和天空还未消隐的霞光
  连成一片。我知道,这不是林冲
  的草料场,随行的滔哥也不是
  鲁智深。大雪未至,高俅们善于
  仰望星空,我们也没有
  太多的国恨家仇。在五龙山
  半山腰的绿道,我们只是
  曲线上移动的两个点
  被夜色涂黑,或被明月朗照
  都不是我们的本意。似乎是种惯性
  我们一次次爬了上去
  仿佛行走在传说中的乌龙山
  遇见方腊,或者碰上宋江
  也不是我们的本意
  登大鹿岛
  “登岛,但不抢滩,也不收复”
  游轮里,不知谁说了一句,引来一阵哄笑
  是啊,大鹿岛并不亏欠我们什么
  云娜、利奇马也都登陆过
  它们气吞山河,又何曾收走什么?
  那头在天空的深蓝中游泳的大鹿
  那条飞上峭壁的带鱼
  那些把火山的记忆封存在石头里的气泡
  都还在。像众多时光无法撼动的事物
  大鹿岛,在我们嘈杂的谈笑中
  静卧洋面
  而那排一次次涌上沙滩
  又一次次消逝的波浪
  令人怀疑:它来自何处?又去了哪里?
  仿佛梦境,一觉醒来,只留下白色泡沫
  和风中余音的回响
  “如果我不曾来过,
  那些桃花何曾开放过?”
  归途时,我突然想起谁说过类似的话
  东海一片空茫
  唯有脚下细浪,赠我轻轻摇晃
  向下的力量
  显然,它有力的属性
  和效果。那些飘落的雪花,跌落的飞鸟
  和滴下的泪,全是它的
  外显形式。它是天空和轻盈者的敌人
  它的大小,与时间成正比
  到了秋天,那些灌浆稻穗和白发芦苇
  齐齐弯腰,头颅低垂
  季节越深,它在万物身上累积的加速度越大
  它也牵引着我。走在一个巅峰到低谷
  的斜坡上,我感受它越来越强劲的作用
  我知道,它会把我拉进土里
  像我已经老去的亲人们,再也无法上来
其他文献
千古历史总在胜败兴亡中演绎着,天下大势也在不断变迁中发展着。于是便有仁人志士在眷恋故国的情怀中,用诗文来表达他们的不屈之节,忠国之情,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谢芳得正是在宋国灭亡、元朝新立,且元君屡次征他入仕,都被坚决拒绝的情况下,写下了《庆全庵桃花》一诗。全诗仅有四句,语言朴实,蕴含丰富,表现手法巧妙,值得细细品嚼。  首句“寻得桃源好避秦”,运用典故,以虚代实,暗示了作者的隐居决心和厌
元人乔梦符曾提出“凤头,猪肚,豹尾”,“凤头”就是说作文要有一个漂亮的开头,高考应试作文更是如此,好的开头可以赢得评卷老师的青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对学生应试作文开头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策略。  一.学生作文开头存在的问题  1、开门不见山  现在学生的作文常常不点明题旨,没有点题的语句,如以“变了,因为长大”为题作文,同学这样写到:“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像流水一样的时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三大素质: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际。口语交际成为现代社会中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活动,决定着一个人社会交际的效率与成败,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成为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最基本的能力需求。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现代社会对未来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将口语交际的总目标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对我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对学生的真正的民主。  陶行知先生在《我之学校观》一文中说:“李白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好比学生的精神。办学如治水,我们必须以导河的办法把学生的精神宣导出去,使他们能在有益人生的事上去活动。”陶先生相信学生,他确信儿童有一种潜能需要我们去开发去引导他们创造。他十分重视教育学生“重要的不是学到一些现成的知识,而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怎样让学生由知之甚少过渡到对文言文的有关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呢?这就需要教师有序地组织教学。在这里笔者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略谈文言文的课
槐花随风慢慢飘散,香气弥散到空中,久久荡漾在我的心间。槐树下的军子,你在哪里……  穿越时空,放眼远望。二十年前的竹,就是我,瘦瘦弱弱的。比我年长一岁的军子,结结实实的,圆红的脸蛋上总是挂着甜甜的微笑。  我们是同村,两家又是远表亲,关系自然很好。在不谱世事的童年,我,军子,春妮,春生一起放牛,去爬山,采野花,摘野果,玩过家家的游戏。后来又一同上了小学。童年啊!是金色的,直到今天,在我的记忆里仍熠
市场经济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遍地开花的时候,一股拜金主义的逆流随之涌动。人们在尽情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家园却成了一片荒漠。生活中不少人精神滑坡、道德退化、思想堕落、良知泯灭。为此有识之士忧心忡忡并强烈呼吁: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刻不容缓、时不我待。这样,培养人才的学校便成了主渠道,成了重中之重。任何时候学生美好品德的培养都不容漠视。学校不能急功近利,两眼只盯着分数看,而对学生的思想品质不闻不问
古人作文重视结尾,把好的结尾比喻为“豹尾”,要求结尾简明有力,“如截奔马”;留有余味,言有尽而意无穷。成功的作文,结尾总能给读者“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  纵观历年来的高考优秀作文,为阅卷者所青睐的收尾的方法,大体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  首尾呼应式 包括结尾与标题呼应、结尾与开头呼应等形式。首尾呼应是考场作文中最实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
学生作文的成就感是指学生主体认识并深切体悟到作文这一客观系统对自身的存在与发展所呈现着的积极意义,从而能在作文过程中产生的相应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往往是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和作文能力的催化剂。如果我们抓住培养作文成就感这一突破口,采取有效的策略,坚持不懈地进行培养,职高学生的作文成就感完全能够逐步养成,作文能力也会有较大提高。    一.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积累语言、丰富情感    写作与阅读密不可分。
小学语文阅读逐渐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回想我们当年上小学时受到的教育,教师往往是“人云亦云”,完全在思维上主宰了我们,学生所担当的是“知识接收器”,学生想法不能得到有效表达,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无法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意识。  陶行知说过:“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教给学生。”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