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型术语翻译的跨语修辞功能实现及其系统评价标准——以英汉经济学术语翻译为例

来源 :中国外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i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并存的时代,术语翻译成为国际跨语言文化交流的重要实践内容.不同类型术语的跨语应用存在诸多特殊性问题,其中隐喻型术语跨语传播的问题多与此类术语的认知修辞功能有关.如何判定隐喻型术语翻译的有效性及确立相关认知修辞评价标准尤为重要.本文以隐喻型经济学术语的汉译为例,立足隐喻型术语的复合修辞功能,构建隐喻型术语翻译的跨语修辞评价标准,旨在为此类术语的翻译实践提供适用的评价路径.
其他文献
跨文化交际研究从起步之初便与外语教学息息相关.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外语教学受跨文化交际研究影响,强调语言使用性和导入目的语文化的教学逐渐替代了传统语言系统结构教学.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当下,本文回顾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从强调目的语文化到凸显双向文化这一理论发展过程,指出兼顾与平衡目的语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双向文化教学是改善目前外语学习者“本土文化失语”症状的良好方案,也是应对当前培养全面的跨文化交际人才所面临困境的有效路径.
本研究综合利用眼动追踪、键盘记录和翻译产品数据,区分总体注意分配及投入原文阅读活动和译文产出活动的注意分配,就翻译方向和文本难度对学生译者英/汉翻译中注意分配的影响进行了多维度探查.研究发现,翻译方向对总体注意分配和投入译文产出活动的注意分配有显著影响.在译出方向,学生译者的总体注意分配和投入译文产出活动的注意分配均显著高于译入方向.翻译方向对投入原文阅读活动的注意分配没有显著影响.文本难度对总体注意分配没有显著影响,但文本难度对投入原文阅读活动的注意分配有显著影响.在文本难度较高水平条件下,学生译者投入
本研究借助调查问卷和文化测试等研究方法,对随机抽取的国内高校英语专业3 891名学生的中国文化传承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展开调查,并对学生中国文化学习意愿、课堂教学、作业测试、课程设置、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等变量之间关系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目前英语专业学生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能力有待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掌握不够全面,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准确性不高.本研究就增强学生的中国文化传承能力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