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构建和谐企业的思考

来源 :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uo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构建和谐企业是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创建和谐企业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基本特征,建设和谐企业应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探索有效途径,才能赢得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使企业实现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 和谐企业 思考
  建立自由、平等、互助、民主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诸子百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如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荀子的“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即使我们常说的“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万事和为贵”等谚语均是强调“和谐”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纲领性文件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正是人类美好理想在我国的具体体现。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的伟大系统工程,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结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创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我们必须把追求和谐贯穿于企业的各项工作中,以发展促进和谐,以创新推动和谐,以诚信求得和谐,以稳定保证和谐,以文化孕育和谐,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不懈努力。
  一、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性
  企业是国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就业的主渠道,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因此,构建和谐企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一)构建和谐企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以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占据了主导地位。带来的直接后果使大量能源和资源消耗,在环境、生态等方面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期的客观要求。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本质就是和谐发展。因此,构建和谐企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科学利用、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
  (二)构建和谐企业,是确保企业稳健发展和职工根本利益的需要。企业的稳健发展与企业职工休戚与共、荣辱相连。而企业的稳健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如果一个企业内部不团结、关系不和谐、思想不统一,成天钩心斗角,那么企业就会陷入一盘散沙,企业也就失去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市场竞争力、开拓力,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因而,职工的根本利益也就无从得到保证。因此,构建和谐企业,不仅符合企业自身利益,也符合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构建和谐企业,是新形势下解决企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的有效途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影响企业改革进程和成果的不和谐、不稳定因素随之而来。这不仅直接影响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而且严重影响企业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在这种背景之下,提出以科学发展理念和和谐社会理念为指导,致力建设和谐企业,有利于企业与时俱进,解决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企业稳健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四)构建和谐企业,是新时期企业管理者伟大而神圣的政治使命。企业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把企业做大做强,创造更多更好的社会财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出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一个企业管理者应尽的经济责任;把企业办成诚信友好、安定团结、和谐奋进的企业,是一个企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从社会稳定的层面上讲,无论是经济责任,还是社会责任,都属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使命。
  二、和谐企业的基本特征
  “和”者,和睦也,有和衷共济之意;“谐”者,相合也,有协调顺和之意。和谐企业,简单地说就是指构成企业链中的各部分和各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其核心是通过促进企业内外和谐,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协调发展。①和谐企业不仅仅是一个总体概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然要分解成为诸多的价值标准,为企业管理行为和员工行为提供准则。因而,一个和谐企业也就具备了以下几个特征:
  管理民主法治。依法治企、以德治企、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是和谐企业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最重要的运作机制。这是和谐企业最显著的特征。
  队伍和谐团结。这是和谐企业最本质的特征。一个和谐的企业,首先表现为班子团结有力、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关心职工,并深受职工的拥戴和尊重。职工思想统一、人心思进,领导与职工之间友好融洽、平等相待、政通人和。
  劳资公平正义。一个公平正义的企业意味着在良性机制下机会的平等,竞争的公平。也就是说,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规定,依法與职工建立起稳定和谐、协调一致、平等互助,责、权、利明确的劳动关系,使职工劳动权益和经济利益得到最好的维护。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共同发展。这是和谐企业内在决定性因素。
  信誉诚实守信。诚信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道德基础。诚信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企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增加企业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使企业(职工)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自身的价值和尊严。
  氛围充满活力。和谐企业是充满活力的企业,企业活力主要来自企业成员、管理机构和机制的有效作用,以及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和思路明确的发展目标。只有企业充满活力,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一切有利于职工和企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环境安定有序。这是确保企业持续、稳健的前提条件。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组织机制健全、管理完善、秩序良好;二是企业内部的各种利益处于一种协调、稳定、平衡的发展态势。
  三、新形势下构建和谐企业途径的思考
  构建和谐企业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人”起着最关键的作用,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多方面探索有效途径,才能赢得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使企业实现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员工是基石,要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是构建和谐 企业的关键环节。
  员工是企业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如何启动员工的兴奋点,开发员工的创造性,发挥员工的积极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到和谐为了员工, 和谐依靠员工, 和谐建设成果由全体员工共享。第一,是把员工置于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在企业日常管理中要学会尊重、理解、关心、激励、教育、保护员工,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把企业发展目标与员工的全面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真正把“一切依靠员工、一切为了员工”落到实处。第二,要积极推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酬显其绩”的人才观。企业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全面发展,要努力实现员工的自身价值,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在加强员工队伍建设过程中,要把对员工素质的培养、提高和完善,作为企业的一项战略任务来对待。第三,营造稳定和谐、栓心留人的环境。要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良好企业环境。使职工不论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从事脑力劳动;不论是从事主要岗位工作,还是从事辅助服务岗位工作;不论是管理者,还是劳动者,其劳动和价值都应得到承认和尊重,使职工聪明才智和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努力形成人心思进、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领导是关键,要建设坚强有力、勤政廉洁、和谐团结的领导班子——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保证。
  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首先要精诚团结。团结可以凝聚人心,团结可以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团结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其次,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并善于听取意见和建议,领导之间、领导和职工之间要形成一个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平台,做到政通人和;再次,要正确对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利益观,情为员工所系,权为员工所用,利为员工所謀,经得起名利、金钱和美色等的诱惑 ;最后,要不断创新管理艺术,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真正做到民主、诚信、平等、不贪、不占、不奢。管好国家的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确保员工利益不受损。做一个员工信赖的好领导,组织放心的好干部。
  (三)经济效益是前提,要切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构建和谐企业的物质基础
  构建和谐企业必须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效益是企业发展的目标,也是企业和谐的归宿,企业有好的效益,才能实现良性循环,才能有好的发展。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企业失去了效益,职工没了收益,和谐也就没有根基。因此,在构建和谐企业的实践中,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不动摇,提高经济效益这个关键不放松,抓“三个文明建设”上台阶不停步,努力为职工多办实事、好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合理的需要增长,保证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职工。
  (四)文化是支撑,要坚持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的精神动力。
  构建和谐企业,必须坚持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这是构建和谐企业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任何一个企业的成长都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一是要有一个高度凝练切合实际的企业精神。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②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是时代风格、企业特色和广大职工群体意识的反映,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我们必须将将深谙于职工心中的共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行事作风变成一种激励全体职工昂扬向上的企业精神;二是要继续深化改革,把改革管理体制与完善制度建设结合起来,理顺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三是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和业务技能水平;四是时常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职工娱乐活动,凝聚人心,汇聚人气,把企业与员工凝结成为命运共同体,建立起顺畅的沟通渠道,培养“心相通、情相融、力相合”的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1]周龙符.构建和谐企业推动可持续发展[J].化工管理,2007, (7).
  [2]熊德荣.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和谐企业建设[J]. 湖北社会科学,2007, (4).
  作者简介:饶萍(1967.10-),女,汉族,重庆涪陵人,重庆川东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工资科科长,学历:本科,主要研究方向:重庆党校经济管理专业。
其他文献
镇北铁矿是徐州铁矿集团的核心企业,主要从事铁原矿的开采工作,现有职工860余人。自开展创建活动以来,在集团公司党委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先争优为契机,深入开展创建活动,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创新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近年来,被评为“徐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徐州市国有企业四好领导班子” 。  一
企业管理干部担负着承上启下的重任,是企业各项政策和任务执行的关键,直接影响着企业中心工作的进程。管理干部的工作大体可以体现在服务、指导、协调、督查、倡导五个方面。其中,指导工作、协调关系、督查考核是管理工作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服务大局、服务一线是职能部门工作的根本宗旨,也是管理干部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基本原则,倡导和谐的企业氛围、营造和谐健康的内外环境是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使各项
摘 要:科学地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具备超前意识,运用现代化的思维方式,积极探索、掌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规律。真正明白规律是客观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在发展中推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 思想政治工作 探索 规律 意识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做任何事情,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遵照客观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按照它的规律办事,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随着社会形态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发展,面对新的形势,企业只有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和女工工作的新规律、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和女工工作的强大作用,为企业的各项事业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关键词:女工 思想政治工作 方法 途径 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