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命的历史起源、发展构想历来便是人们在时光中追溯不休的话题,生物学科是一门关乎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生态平衡的重要学科,实验是我们了解生物知识、探索生命奥秘的钥匙。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由生物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生物知识,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观察、思维创新等能力,以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下面,笔者将从“视频展示和动手实验相结合,訓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水平”“引导学生组成实验小组,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数据整理能力”两部分入手,就小实验带动大课堂——高中生物实验新解展开浅显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高二生物;小实验教学;兴趣激发
生物知识的奥秘以生物实验、科学理论等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像一座深奥的矿藏,待人们去细细挖掘,生物是一门与实验紧密结合的学科,生物实验教学也是生物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结合教学发展规划和目标优化生物实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生物实验操作能力和基本知识,是生物教师应当慎重思考的话题。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体会,针对“小实验带动大课堂——高中生物实验新解”这一话题进行探究,希望笔者的拙见能够引起众读者的深思和共鸣。
一、 视频展示和动手实验相结合,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水平
视频展示打破了传统的口述教学与黑板教学课堂形式,借助多媒体设施和视频教学的力量,针对课本上的生物实验知识点进行针对性、有效性、层次性的教学。而将教师视频展示和学生动手实验教学相结合,相对于传统生物实验教学而言,更加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趣味性、多变性、生活性的生物实验视频也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观察和操作,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操作技能。例如,在教授“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相关内容时,笔者便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检测待测样品是否含有淀粉的具体实验过程。随后笔者请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挑选了两名学生描述自己在观察视频时得出的具体现象和结论。学生A回答实验现象:两个装有待测组织样液2mL的试管,分别按照规范的实验操作滴入两滴碘液后,其中一个试管液体变成变蓝,另一呈现无色状态。学生B表述实验的结论:“反应液呈现蓝色,说明组织样液中含淀粉,无色者表明其不含淀粉。”借由此,笔者请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和步骤自行进行实验操作,因为有了以上观察实验探寻原理、生物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后续实验操作中很容易便能完成检验样品中是否含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任务。可见视频展示和动手实验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生物省实验观察能力和操作水平。
二、 引导学生组成实验小组,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数据整理能力
教学期间学生接触到的实验类型较为简单,但是真正的科研性、社会性生物实验其实种类繁多、操作过程复杂且体系庞大,凭借个人之力难以完成,这个时候就需要众位生物研究人员进行有序地分工合作才能完成,故而在高中教学期间教师便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数据整理能力,这在生物实验操作教学中较为容易实现。例如,在教授“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的相关生物实验知识时,笔者便请学生以前后桌为范围分成了十五个实验小组,每组有三个实验人员,具体分工如下:一人进行试验操作利用高倍镜来观察细胞的结构;一人讲解实验过程并复述实验现象;一人记录并汇总相关实验数据。在进行具体实验教学时,笔者首先个人为学生演示了实验过程,并简述了相关实验原理以及植物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内的水分会流失,质壁分离。在此基础上笔者请学生按照分分工模式进行组内合作,引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吸水与失水现象。当然组内三人负责的实验任务部分可以交换,所以笔者请每组成员进行了三次实验操作,以便每位学生都能以不同的角度完整体验实验的操作过程,并引导学生加强交流合作以纠正错误的操作步骤更快得出结论。另外,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生物课堂上的小实验,也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探寻生物实验的奥秘学会学思结合、学以致用。例如,教师可以多为学生布置简单易操作的课下生物实验任务,在教授“营养物质是树皮内的筛管输导”的知识时,笔者便请学生自行种植两盆盆栽,如常青藤这类好栽培且易种活的植物,请学生将其中一盆的树皮切割下一块,另一盆树保持完好,以此实现对照试验观察并记录两棵树的生长情况,探析缺少树皮对植物生长的具体影响。此举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生物实验观察和数据整理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优化实验教学,利用生物小实验引导学生揭示其中蕴含的生物奥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生物素养。
参考文献:
[1]田秋云,徐建国,胡青平.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2):76-77.
[2]郝琦蕾,李妙娜.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6(6):30-34.
作者简介:
成娟,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遵义市第二十二中学。
关键词:高二生物;小实验教学;兴趣激发
生物知识的奥秘以生物实验、科学理论等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像一座深奥的矿藏,待人们去细细挖掘,生物是一门与实验紧密结合的学科,生物实验教学也是生物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结合教学发展规划和目标优化生物实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生物实验操作能力和基本知识,是生物教师应当慎重思考的话题。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和体会,针对“小实验带动大课堂——高中生物实验新解”这一话题进行探究,希望笔者的拙见能够引起众读者的深思和共鸣。
一、 视频展示和动手实验相结合,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水平
视频展示打破了传统的口述教学与黑板教学课堂形式,借助多媒体设施和视频教学的力量,针对课本上的生物实验知识点进行针对性、有效性、层次性的教学。而将教师视频展示和学生动手实验教学相结合,相对于传统生物实验教学而言,更加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趣味性、多变性、生活性的生物实验视频也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观察和操作,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操作技能。例如,在教授“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相关内容时,笔者便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检测待测样品是否含有淀粉的具体实验过程。随后笔者请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挑选了两名学生描述自己在观察视频时得出的具体现象和结论。学生A回答实验现象:两个装有待测组织样液2mL的试管,分别按照规范的实验操作滴入两滴碘液后,其中一个试管液体变成变蓝,另一呈现无色状态。学生B表述实验的结论:“反应液呈现蓝色,说明组织样液中含淀粉,无色者表明其不含淀粉。”借由此,笔者请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和步骤自行进行实验操作,因为有了以上观察实验探寻原理、生物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后续实验操作中很容易便能完成检验样品中是否含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任务。可见视频展示和动手实验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生物省实验观察能力和操作水平。
二、 引导学生组成实验小组,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数据整理能力
教学期间学生接触到的实验类型较为简单,但是真正的科研性、社会性生物实验其实种类繁多、操作过程复杂且体系庞大,凭借个人之力难以完成,这个时候就需要众位生物研究人员进行有序地分工合作才能完成,故而在高中教学期间教师便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数据整理能力,这在生物实验操作教学中较为容易实现。例如,在教授“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的相关生物实验知识时,笔者便请学生以前后桌为范围分成了十五个实验小组,每组有三个实验人员,具体分工如下:一人进行试验操作利用高倍镜来观察细胞的结构;一人讲解实验过程并复述实验现象;一人记录并汇总相关实验数据。在进行具体实验教学时,笔者首先个人为学生演示了实验过程,并简述了相关实验原理以及植物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内的水分会流失,质壁分离。在此基础上笔者请学生按照分分工模式进行组内合作,引导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吸水与失水现象。当然组内三人负责的实验任务部分可以交换,所以笔者请每组成员进行了三次实验操作,以便每位学生都能以不同的角度完整体验实验的操作过程,并引导学生加强交流合作以纠正错误的操作步骤更快得出结论。另外,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生物课堂上的小实验,也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探寻生物实验的奥秘学会学思结合、学以致用。例如,教师可以多为学生布置简单易操作的课下生物实验任务,在教授“营养物质是树皮内的筛管输导”的知识时,笔者便请学生自行种植两盆盆栽,如常青藤这类好栽培且易种活的植物,请学生将其中一盆的树皮切割下一块,另一盆树保持完好,以此实现对照试验观察并记录两棵树的生长情况,探析缺少树皮对植物生长的具体影响。此举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生物实验观察和数据整理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应当优化实验教学,利用生物小实验引导学生揭示其中蕴含的生物奥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生物素养。
参考文献:
[1]田秋云,徐建国,胡青平.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2):76-77.
[2]郝琦蕾,李妙娜.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6(6):30-34.
作者简介:
成娟,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遵义市第二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