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硬膜减张缝合关闭硬脑膜对去骨瓣减压颅脑创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yl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采用人工硬膜减张缝合关闭硬脑膜对去骨瓣减压颅脑创伤患者的脑保护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颅脑创伤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后行人工硬膜关闭硬脑膜(研究组52例)和未行硬脑膜关闭(对照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后CT影像、ICU住院天数、伤后12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癫痫发生率、肢体瘫痪、巴塞尔指数(B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等参数。

结果

两组术后病程中CT影像减压窗区脑膨出后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4%(2/52)和22%(10/46)(P<0.05)。研究组恢复良好率、重残率分别为33%(17/52)、10%(5/52),对照组分别为15%(7/46)、26%(12/46)(P<0.05)。研究组病死率及生存患者癫痫发生率分别为19%(10/52)、19%(8/42),对照组分别为22%(10/46)、19%(7/36)(P>0.05)。研究组生存患者ICU住院天数、肌力Ⅲ级以下的肢体瘫痪发生率、BI、MMSE分别为(8.7±4.3)d、10%(4/42)、(73.9±18.9)分、(23.5±7.0)分,对照组分别为(12.2±7.2)d、31%(11/36)、(51.6±21.8)分、(19.2±6.9)分(P<0.05)。

结论

采用人工硬膜减张缝合关闭硬脑膜能改善颅脑创伤后去骨瓣减压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及认知功能,有重要的脑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高能量损伤致足跟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1月– 2012年6月收治的足跟软组织缺损患者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18~57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1例,机器绞伤10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范围为5 cm×3 cm~ 8 cm×6 cm。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后外侧创面9例(A组),以胫后动脉皮瓣修复足跟后外侧创面5例(B组),以足底内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骨性强直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采用生物固定型THA治疗的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骨性强直患者23例,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23~67岁,平均43岁。内固定手术与THA间隔12~73个月,平均38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3~60个月,平均28个月。23例所有假体均取得良好的生物压配,髋臼外翻角
目的观察柚皮苷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的作用,探讨柚皮苷促进大鼠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选择60只3个月龄雌性SD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2个月后制作右侧胫骨横行骨折。术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只)、柚皮苷组(20只)和雌激素组(20只)。柚皮苷组灌服柚皮苷100 mg·kg-1·d-1;雌激素组灌服17-β雌二醇22.5 μg·kg-1·d-1;对照组给予等体积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合并后方韧带复合体(PLC)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3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合并PLC损伤胸腰椎屈曲分离型骨折患者22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3~62岁,平均39岁。所有患者病情稳定后,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根据骨折移位的程度及韧带损伤的类型行后外侧和(或)椎体间自体植骨。观察术前、术后3 d、随访末
目的观察原花青素对机械性创伤(MT)造成大鼠继发性心肌细胞及心脏功能损伤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创伤组、创伤给药组(注射原花青素)和创伤溶剂组(注射等渗盐水),每组30只。制备大鼠MT模型。TUNEL染色后计算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经右颈总动脉向左心室内插管,记录左心室舒缩压力变化,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H9c2细胞注射原花青素前后活性氧自由基(R
目的测试Ⅱ型齿状突骨折、Ⅰ型Hangman骨折及C2~3椎间盘损伤对C1~C2节段和C2~C3节段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新鲜成人完整C1~C3标本10具,男5具,女5具;年龄25~45岁,平均35.7岁。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依次按照对照组(正常状态)、Ⅰ型Hangman骨折组、Ⅱ型齿状突骨折组、Ⅰ型Hangman骨折+Ⅱ型齿状突骨折组、Ⅰ型Hangman骨折+Ⅱ型齿状突骨折+C2~3椎间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