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小数”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例说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ge2283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循环小数”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通过让学生在计算中感知循环小数、了解抽象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并精心组织学生练习,巩固和深化他们对循环小数的意义的认知。
  [关键词]循环小数;课堂教学;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既要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又要着重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探索出了一些帮助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的方法。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在“循环小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计算,感知循环小数
  教师可先让学生分组计算下列五道除法算式:
  10÷3=,13÷7=,70.7÷33.4=, 43÷9=, 112.7÷111=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余数和商的规律,从而判断:除到被除数的最后一个有效数字后,如果余数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商的小数部分也必须有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商就是循环小数。
  二、抽象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首先,让学生认识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1.观察:这些商的小数位数有多少?(无限多)小数部分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2.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小数同这些商比较,如:0.5、9.7、23.508等,小数部分位数有什么特征?可以叫做什么小数?
  3.3.1415926……同这些商比较,它是不是循环小数?从而看出无限小数又有两种情况 :(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
  接着,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前面让学生认识了这些商的共同特征,即小数部分都有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都是循环小数。让学生再来比较它们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有几个?(一个、两个、三个……概括为: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
  (2)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是从哪一位起?(从十分位起,从百分位起……概括为:从某一位起)
  2.引起学生做抽象概括,让学生对这些商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抽象、概括出循环小数的意义。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数叫循环小数。
  最后,引导学生用观察、比较、谈话、启发的方法学习循环节、循环小数的分类及简写。
  三、组织练习,巩固和深化循环小数的意义
  为了使练习起到加强基础、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特设计下列层次性练习。
  1.判断下列各小数是不是循环小数,是纯循环小数还是混循环小数,指出循环节,并简写。
  0.88……、4.066……、10.383838……、5.71907190……、0.333033003……、49.4949……、18.732626……、72.07272……、3.33030……、0.00707……、0.0601601……、25.733733……、2.3324324……
  2.取下面各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先保留两位小数,再保留三位小数)。
  4.94、0.5、11.07、0.90
  3.比较下面三个数的大小。
  7.7、7.8、7.76
  4.判断下面的化简形式对不对,并分析原因。如:1.40=1.4、0.26300=0.263
  5.判断下面说法对不对,并分析原因。“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任何一个零都不能去掉”。
  (第4、5两题可以克服知识负迁移的影响,使学生既坚信小数性质的正确性,又加强了他们对循环小数的认识)
  责任编辑:余华
其他文献
跨界损害责任作为国际责任制度的重要内容,逐渐成为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以及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日本地震后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事件,结合跨界损害责任的法理基础,对
作为一部改编自中国现代文学名作的大型舞剧,《家》不仅集中传达了原作的主题,而且也在舞蹈细节上进行了积极、大胆的探索。而在当前国内舞剧艺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之下,解析《
疲劳破坏是金属焊接结构中最主要的失效情况,因而疲劳的评估的准确性密切关系着生产安全和人生安全。现有基于名义应力法进行疲劳强度校核过的起重机结构使用过程中仍经常发生
[摘要]孩子的教育一直是家长跟教师关注的问题。在教学时,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有很多种教学方法。数学教师应针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一主要切入点进行分析,探究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数学;兴趣;学习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现在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独生子女容易产生自私自利、孤僻自傲的性格.学校德育工作要从最基本的文明礼仪抓起,从而培养学生品德.
[摘 要]文言文教学枯燥难懂,花时费事却收效甚微,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教学可采用以下策略;巧用鲜活的课外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用课外熟知名句名篇来记诵文言名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巧用丰富的现代词语,轻松舞动文言词语的教学,等等。课外资源如源头活水,巧妙运用,借水行舟,定能扬帆文言文课堂。  [关键词]文言文;课外资源;教学效果  语文很有趣,但对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却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