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式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k0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转课堂利用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的颠倒安排,通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平台实现课下的交互,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本文通过围绕翻转课堂的概念及本质,建构出任务驱动式的翻转课堂教學模式,并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设计了大学英语翻转课堂课前及课中教学模式,并进行了课堂实践。
  【关键词】任务驱动式 大学英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前言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而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是当前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文章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来探讨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翻转课堂通过微课形式的学习内容以及课前微视频,让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的进度和速度,在教师的个性化指导下实现掌握学习。转课堂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并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课下学习知识、解决问题,在不断的沟通、探讨与交流中,强化了学生社交能力。翻转课堂的有效应用对于高职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并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介
  1.翻转课堂的概念。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林地公园高中。2007年春,该校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开始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和讲课声音,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后来,这两位老师让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并对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翻转课堂”是相对传统课堂的教学过程而言的。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简称翻转课堂或反转课堂。
  2.翻转课堂的本质。概括来说,传统教学过程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课堂讲授来完成,而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当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视频播放在课下完成,知识内化在课堂上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的,就形成了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实现了将学习主体归还于学习者。其最大好处就是增加了师生、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放在课下,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执行任务,其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学习更积极有效。
  三、任务驱动式的翻转课堂
  任务驱动式的翻转课堂将总体教学目标细化为单元子目标,再将单元目标转化为子任务提供给学生,根据细化的任务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制作相应的学习资料。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应尽量围绕任务的解决,同时契合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学习者在实施任务的同时,通过对学习材料的掌握来完成子任务。通过子任务的完成,最终实现总体教学目标。
  四、任务驱动式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
  目前,很多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缺乏特色,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评价单一等问题也一直成为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改革的几大难题。而任务驱动式的翻转课堂模式改进了传统课堂的弊端,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可操作的单项任务,任务即是起点又是考察学习效果的落脚点,以任务为驱动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有利于实现知识内化和达成教学目标。在设计模式时,应以课前和课中两个教学环境的创设为主。针对课前和课中两个环节,实现课下教师及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等。伴随不同形式的交流互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实质内涵,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课前教学模式。在课前,教师发布课前学习任务后将教学课件、微视频等学习资料上传。学生则通过手机和电脑平台看、听、读教师上传的资料,学生可以在交流平台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及疑问供大家讨论,通过平台记录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反馈给教师,完成课前的“知识获取”过程。
  学生在完成“知识获取”后,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平台上完成一定的课前练习,预习朗读单词并填写《课前学习任务单》,教师根据学生上传的《课前学习任务单》,收集有代表性及典型性的问题。翻转课堂教学过程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通过学习平台中的测试系统、微信、QQ、论坛等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修正自己的教学设计,考虑如何引导、答疑学生提出的问题,以便创立问题情境,为课堂教学作好准备。
  《Unit Seven Paying a Visit》是大学英语课程中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下面就以这篇课文为例,介绍《课前学习任务单》:
  (1)达成目标。通过阅读文章,观看教学PPT,学习拜访时要注意的一些基本礼仪及相关的词汇、短语、句型:通过学习,写出英国人的拜访礼仪。
  (2)学习任务
  A: 基本任务:(70分)
  ①朗读单词及课文,读熟后上传至手机终端。(10分)
  ②听读课文,写出中文大意。(15分)(请写在任务单的背面)
  ③跟读功能句,读熟后上传至手机终端。(15分)
  ④熟读对话,和同伴新编一个对话,并表演出来。(25分)
  ⑤完成练习,将不懂或困难的题号标出来:(5分)
  B: 拓展任务:(20分)
  ①归纳拜访时的常用句型。(10分)
  ②请在上课时分享其它方面的拜访礼仪。(10分)
  (3)问题或建议(10分)
  针对课文内容,提出1-2个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将课前任务完成情况与学分挂靠起来,鼓励学生完成课前任务。同时定期对能按时完成课前任务的同学给予表彰,以激励全体同学形成良好的学风。
  2.课中教学模式。课中教学模式分为师生互动探索问题以及小组讨论展示汇报两个阶段。通过这两个阶段完成课上“知识内化”过程。
  (1)师生互动探索问题阶段。教师先根据题目安排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成员先对问题进行独立研究,再通过讨论进行协作探究。教师通过组织组内交流和组间答疑活动,尽量使更多的问题由学生自行解决,以促进其知识的内化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自学情况并结合学生上传的学习任务单进行检测,教师负责为学生自学时产生的问题创建环境。比如,有些问题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有难度的问题,则让学生通过小组协作进行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则可以请教教师。
  (2)小组讨论展示汇报阶段。在小组讨论展示汇报阶段,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或小组来展示成果。学生经过独立研究和协作探究后,将本小组的成果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成果交流的形式可多种多样,如演讲、辩论等,以加深学生对该问题所涉及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学生都可以给予及时的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对话,学生根据主线编对话并表演,然后教师根据小组展示汇报的情况进行反馈点评。通过这种学习成果交流展示设计,实现学生团队精神的提升。对过程的评价强调学生在独立研究和小组协作中的表现,对结果的评价强调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对完成任务的学生要予以表扬或奖励加分。
  五、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成熟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保障。本文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任务驱动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课前教学模式与课中教学模式两方面研究了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转课堂的有效应用。任务驱动式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任务的实施、实际问题的解决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想得以充分体现,因此对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对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性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2]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9).
  [3]张志林.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研究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2):173-175.
  [4]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5]张跃国.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其他文献
应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查明地热资源的深部热储构造关系,结合大功率激发极化剖面,划定深部地热资源延伸至近地表(300m以内)的破碎通道,最终指导工程钻探的布置。本文简单介绍了
语文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运用最广的课程,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够为学生更好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基础。对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现状做了简单的分析,并为小学语文教师为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