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职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_lp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中职数学教学中面临的困难,结合教学实际,对中职数学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提出一些改革的思考。
  【关键词】中职 数学课程 教学改革
  当前,中职数学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挑战,学生起点低、差异大、厌学现象严重,教师抱怨现象突出、急躁情绪明显,大批基础薄弱的学生“望数生畏”,游离于数学学习之外,有的因此成为流生,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也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发展。因此,为了提高数学课的教学质量,更好的发挥其在中职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新一轮的中职数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下面几个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课改看法。
  一、 更新教学理念
  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明确指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且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确立,就要求我们走培养“适用型”人才的路子。作为基础课的中职数学虽然在以往的改革中有了较大发展,内容有不少更新,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沿用传统的知识体系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市场、专业和学生的需求不相适应,与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够。在教学思想上偏重于知识的转授,而对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够。根据中职基础课程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培养目标,数学课成的改革要以深度挖掘岗位技能所需的数学知识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具备的素质要求为核心,要与专业课程改革同步,为专业领域内的课程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数学课程应该在为学生转授数学知识、使学生掌握数学工具的同时,强化对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与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要改变应试型教学,要加强基础,加强应用,并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职业能力。
  二、 课程内容模块化
  首先要根据各专业不同的要求来提供必备的数学知识与数学工具,本着必需、够用原则,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设计思路,力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其次要使学生具有简单的数学常识与知识,掌握最简单的运算方法与能力,提升学生科学素质,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教学中要弱化形式化的推理论证,强化知识的运用;最后要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掌握并应用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 由此,中职数学教学的课程内容应划分成三个模块。1、《基础模块数学》,2.、《专业模块数学》,3、《提高模块数学》。《基础模块》课程教学内容有:集合、基本初等函数、三角、不等式、数列、平面解析几何基础和立体几何初步。此课程是每个学员必学内容,应具备相对的系统性和简洁性。根据学生实际,不宜太难过繁,注意把握好难度。《专业模块数学》设计思路首先应根据各专业不同的要求来提供必备的数学知识与数学工具,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设计思路,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教授与专业有关的数学内容,课程内容与专业课相结合,突出专业特色,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个性化发展,包含专业学习所必备的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把专业问题、数学方法和使用计算机基本技能融合在一起,解决实际问题。根据专业所必备的能力需要把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使专业知识向纵深拓展。不必考虑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而重点考虑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平台。《提升模块数学》主要以选修课为主,以课外辅导为辅的教学模式。同时利用数学实验并结合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系统的学习数学软件的应用。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提供必须的基础和能力。
  三、改善教学方法
  1.减少不必要的理论推导
  中职教育培养人才的从业岗位,决定了他们不必像理科学生那样对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搞得清清楚楚,而要能用这些公式来解决实际运算问题。因此,在課堂教学中,不必要的、华时间较多的理论推导、公式证明都可以删减,采用导学、精选、精讲、精炼、精点相结合,又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2.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利用现代化精选媒体与教学设计等教育技术手段使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使抽象概念形象化,使学生易于接受数学理论,激发学习兴趣。目前教学中虽有使用多媒体教学,但存在平铺直叙、交互性不强、没有针对性、空间局限性等问题。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时,应避免这些问题,在课件的制作、应用方面教师之间要积极合作、不断探讨,以求不断提高、资源共享。另外,可借助数学软件的强大功能,使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直观、便于学生理解。
  3.融入形象具体的“数学实验”
  扭转过去以“做题”为主的课堂教学方法,加强“数学实验”的环节。“数学实验”课程的内容主要以计算机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理论的应用、数学思想的渗透、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数学结论的验证。开展数学实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致力于高层次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定义、定定理和公式,而是通过操作实验来建构知识,有效地领会数学知识建构中的思想方法。通过操作实验学习数学,可以获得更多的反馈信息,并且不断地改进学生对数学新知识的理解。
  4.建立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易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在传统的接受的基础上引用启发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互动的教学方1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适当增加习题课的课时,通过具有现实意义的习题引导学生提高意义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实践,已实践代教学,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能力和训练学生将非数学语言与数学语言的转换能力。
  【参考文献】
  [1]苏文珣.探索高职中职高等数学教学方法[J].重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3).
  [2]徐明.高职高专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28) .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地强调要“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为幼儿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及终身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幼儿在阅读当中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学会讨论的习惯,在阅读后能交流、体验的习惯等等。  关键词:幼儿教育 阅读 习惯  21世纪是一个需要人们不断学习、进步的世纪,阅读将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不会阅读的人就是不会学习的人。从小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门很有研究的教学艺术,我只是从简单的几个角度进行浅层次的分析,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补充的地方。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更需要占用教师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付之实践时更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只要我们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有善于尝试的胆量,有敢于坚持的勇气,那么我相信一切问题都不成问题,学生也会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 教学
【摘要】“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有效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已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探讨体育教育教学如何创新,是摆在我们从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探讨了创新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体育教育教学的创新性途径,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育机制四个方面分析体育教育教学创新的
摘 要:现在学校对于档案管理越来越看重,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就显得日益重要。管理的技术在提高,那么管理队伍的水平也应该随之提高。所以在加强学校档案队伍建设中应当尤其注意人员的素质、专业、职业道德等方面。以下就通过对现有的档案管理队伍的基本现状、职业特征、基本要求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以供借鉴。  关键词:档案管理 现状 建设  一、现有档案管理队伍基本现状  现在的档案管理队伍还
临床研究部分: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及恢复期患者接受“通督调神”针刺治疗的病例资料,通过观察患者NIHSS评分的变化和评价“通督调神”针刺法的治疗
【内容摘要】“以人为本”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以人为本”的首要前提就是大力调整师生关系,没有师生关系的根本性变化,新课程改革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师生关系。本文从分析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的特点入手,论述如何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师生关系。  【
摘要: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实际,灵活多变地采用多种做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的脑子积极转动起来,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生 兴趣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说:在未来的世界,财富将首先依赖于人们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对于那些拥有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人来说,新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与
  目的:通过观察临床高剂量的雷公藤多苷、菟丝子黄酮对幼鼠和成鼠的生殖作用,研究菟丝子黄酮对雷公藤多苷所致的大鼠性腺损伤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机理。为临床科学应用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