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D-半乳糖诱导的心肌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D-半乳糖(0、0.1、1、10和100 g/L)作用不同时间(0、12、24、48和72 h)诱导原代心肌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D-半乳糖诱导的心肌细胞衰老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D-半乳糖(0、0.1、1、10和100 g/L)作用不同时间(0、12、24、48和72 h)诱导原代心肌细胞衰老,通过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鉴定细胞衰老,MTT法检测细胞活力,FDG法半定量检测β-半乳糖苷酶含量,构建体外心肌细胞衰老模型。根据FDG的结果来评估不同浓度白藜芦醇(2、10、50和250μmol/L)处理对衰老心肌细胞的影响,通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变化来探讨白藜芦醇处理效应产生的可能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衰老组(10 g/L D-半乳糖处理48 h)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明显增加,β-半乳糖苷酶含量明显增加;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增加;LC3Ⅱ/LC3Ⅰ水平下调;细胞活力无明显变化。与衰老组相比,白藜芦醇处理组(10μmol/L及50μmol/L)β-半乳糖苷酶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LC3Ⅱ/LC3Ⅰ水平上调。结论:D-半乳糖诱导的心肌细胞衰老伴随着氧化应激的增强及自噬水平的下调;白藜芦醇能减轻D-半乳糖诱导的心肌细胞衰老的程度,其保护效应产生的机制可能与白藜芦醇抗氧化应激效应及上调自噬水平相关。
其他文献
<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日新月异,以"发布方式多样、发布更便捷、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互动性更强、平台行业集中"著称的微博在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问题,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2011年我院住院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
<正> 在今日的电影理论界,有人以为“电影是用特殊手段完成的文学”,有人以为“电影决不是文学,而是独立的艺术样式”。实际上,歧义所在并不是观点的对立,而是在对概念的理解
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发放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3G时代。但是很多人对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概念还是很陌生,基于此,简要地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在介绍
<正>中药在中医古籍中被称为"本草",顾名思义,多数中药来源于植物,当然中药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经不局限于植物还包括动物和矿物。但无论植物、动物和矿物,都属于自然之物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带动了我国交通运输量的持续增长,现如今,许多地区的市政设施配套,特别是市政道路的建设上远远无法满足交通量的需求,因此,为了促进市政道路的
随着输血医学的不断发展,冷沉淀制剂的临床应用备受国内外医学界重视。冷沉淀是用新鲜冰冻血浆(FFP)在2~6℃条件下经离心制成的富含纤维蛋白原(Fg、FⅧ)的血浆成分,临床应用主
研究了皂化条件对虾青素 β 环糊精包合物制品包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当虾青素提取液按每克干酵母加入 2 5mLC (NaOH) =0 . 0 2 1mol/L的水溶液 ,在 2 0℃、避光条件下
背景资料:2011年,为深入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生态型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建设,结合省委、市委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开展以建设服务型机关党组织为主
<正>感染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抗感染治疗所面临的困惑又极富有挑战性。抗菌药物是各种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治疗药物,但目前临床上滥用抗菌药物和细菌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