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再认双加工机制的实验--反应速度的影响研究

来源 :心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king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加工分离的范式 ,通过对反应速度的操作 ,发现再认的两个成份 :意识性提取和自动提取成绩之间出现了实验性分离。测验阶段反应速度的要求不同对自动提取成绩的影响很小 ,但是显著地影响了意识性提取的成绩。本实验的结果为再认的双加工机制提供了证据。 Using a process-separation paradigm, we found that there was an experimental sepa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mponents that were re-recognized: the conscious extraction and the automatic extraction. Th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of reaction speed during the test phase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automatic extraction, bu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performance of consciousness extrac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experiment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double-processing mechanism to be recognized.
其他文献
叔本华将康德的“自在之物”原创性地解读为他的“意志” ,发动了西方哲学史上又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 :传统意义上“意志”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一直是主体性的和隶属于现象界的 ,
在 2 0世纪的各种后现代理论中 ,德里达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一位后现代思想家 ,他对传统哲学的在场形而上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所做的强有力批判以启示录的语调宣告了哲学的终结
本文以主体向度的哲学视角、通过对认识的预见性与反映性、主体性、实 践性和规律性内在关系作出的深入分析,旨在说明预见性是认识活动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 本质特征以及把握预
儒学的历史命运昭示了儒学的生命力之所在 ,即儒学为人们提出了理想的生存模式和它的开放性品格。但儒学在逻辑演进中却呈现出目的理性显著而缺乏工具理性支持的缺撼 ;儒学家
王阳明的一生,可以说始于“无言”,终于“无言”,但在始终之间却有“言语”。这“言语”,实已隐含了阐明其思想的关键。本文探讨了作为王阳明思想的核心的“良知”(心之本体)说以
以警告信号加足底电击的方式 (简称信号电击 )对不同年龄、性别和种类小鼠进行应激 ,每天 2 4min ,共 7d。结果发现 ,应激后免疫器官退化 ,重量减轻 ,而且这种变化与年龄和性
:部门哲学是以具体对象和具体学科作为前缀的哲学领域。作为反思的哲学 ,有两个层面 ,一个是与思维对象有关的反思 ,一个是对对象思维的思考。因而同一个部门哲学就有两种可
惟一性原则在立体视觉信息处理过程中被用来作为解决"对应问题"的一个约束条件.在通常情况下惟一性原则都有效,但在一些特殊的刺激构型(如Panum极限情况)中它是否仍然适用是
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有无客观的规律,是我们在社会历史观的根本问题上所遇到的挑战。要确立社会规律客观性的观点,关键问题在于说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的活动的介入,人的意
先验符号学是当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卡尔-奥托·阿佩尔(Hatt-ottoApel)的基本思想。本文分析了先验符号学中语用学转向的理论背景、具体内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先验语用学思想,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