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是合作学习。伴随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合作学习理念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小学数学教学融入合作式学习可以大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文以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原则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旨在提升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应用
自从开展新课程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内容、组织形式、设计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新课程中已明确指出,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一起相互交流、沟通的发展过程,而有效教学活动则是指教与学的统一。由此可见,合作学习就成为了主要教学的方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来选择不同的合作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能力、探讨精神的发展提供空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来找到最适合的数学学习方法。
1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主要原则
1.1精心组织,开拓探索空间
小学生的合作学习常常是通过分组来进行的,在分组时,有时可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等不同来进行组合,而有的时候则可根据学生的爱好、关系等进行自由组合,每一种组合方式应该是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同时,在合作学习当中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空间与时间,培养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与交流。有效的数学活动并不能只是简单的靠模仿与记忆,而是要自己动手进行实际操作。
1.2处理好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对待合作同伴要友善。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类最本质的需要就是要得到别人的肯定。无论是哪一个人,都希望可以得到别人的赞同。同时还要注意,在对待学困生方面,要相互帮助、团结合作,把学习差异的小组融合成一个整体,让基础薄弱的学生也可以得到最好的帮助,促进大家的共同成长。
2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分析
2.1 缺少互动的合作学习
例一,20内的退位减法。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提问“请大家按小组讨论交流,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14-8算法最多?”然后小组开始讨论。每个小组都讨论得非常激烈,以某个小组为例,在组中,有同学说14-8可以一个、一个减,而有的同学说可以将14看成是15,把8看成是10,这样整数算法也可行……等等。讨论虽然激烈,却可以发现在小组中,每个成员只是关注自己的方法,对别人提出新的方法不会再去思考。因此当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几乎都没有对算法进行归纳,群体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足。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在交流过程中,个人不注意倾听,当别人有新方法提出时有的人还在想自己的算法,缺乏认真倾听的习惯。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未指明小组中的某个成员专门记录各人的发言要点,学生个人责任不明确,未体现合作精神。
优化方法:我们知道学会倾听就是在和别人交流时,克服急躁,做到认真、仔细听取别的人意见,不能在别人发言时随意打断或是插话。就算其他人发言时有不明白之处,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要教会学生“听”。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在合作学习时要特别强调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责任,实现小组成员的良好合作。要让学生知道他们不单单是为了自己的学习负责,更是为其他小组成员的学习负责。最后要提醒学生,讨论过后的结果一定要总结、归纳。总之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秩序正常,从而提升小组合作的学习效率。
2.2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
例二,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时,有一位教师在复习了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之后就直接布置:如果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转成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后,应该如何计算?并直接让同学开始讨论。其中,有一个小组的一位同学提出,可将分数转成小数再计算,这个建议很快就得到了小组其他成员的认可,于是很快,这个方法被小组采纳,合作也就结束了。
很明显,这样的合作未能顾及到所有学生的发展,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效果也十分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在合作前交流不充分,未有让学生独立思考就直接进入合作学习程序。同时,小组成员的搭配不合理,在合作学习中只会造成优秀的学生更优秀,而学困生根本在课堂上就没有收获的局面。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合作学习形式单一,无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优化方法:教师一定要注意在开始合作学习前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先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合作交流。同时再进行合理的分组,要实现组内合作以及组间竞争的局面,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平等的发展平台。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根据问题、内容等选择不同的合作方式。
第一,汇报合作式。小组成员按次说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小组讨论形成统一意见。
第二,补充、比较式。抽签或以其他方式决定一位成员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他成员对此观点进行质疑、补充,最后优化结论。
第三,质疑式。当有两种意见不同时,引导相互质疑的辩论。让学生学会找到对方的问题和疑点,以此提出辩驳,并积极将自己的观点抛出,达到全面认知问题的目的。
3 结论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的方式已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方法,其不单对学生掌握知识更有效,同时对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也非常重要。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究、分析、总结,让合作学习可以成为教学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勒颖.略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研究,2011(14):74-75
[2] 葛剑锋.数学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探索[J].成才之路, 2015(60):60-60
[3] 王长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才智,2010,(11):118.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有效应用
自从开展新课程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内容、组织形式、设计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新课程中已明确指出,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一起相互交流、沟通的发展过程,而有效教学活动则是指教与学的统一。由此可见,合作学习就成为了主要教学的方式。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来选择不同的合作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能力、探讨精神的发展提供空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来找到最适合的数学学习方法。
1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主要原则
1.1精心组织,开拓探索空间
小学生的合作学习常常是通过分组来进行的,在分组时,有时可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等不同来进行组合,而有的时候则可根据学生的爱好、关系等进行自由组合,每一种组合方式应该是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同时,在合作学习当中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空间与时间,培养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与交流。有效的数学活动并不能只是简单的靠模仿与记忆,而是要自己动手进行实际操作。
1.2处理好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一定要注意对待合作同伴要友善。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类最本质的需要就是要得到别人的肯定。无论是哪一个人,都希望可以得到别人的赞同。同时还要注意,在对待学困生方面,要相互帮助、团结合作,把学习差异的小组融合成一个整体,让基础薄弱的学生也可以得到最好的帮助,促进大家的共同成长。
2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分析
2.1 缺少互动的合作学习
例一,20内的退位减法。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提问“请大家按小组讨论交流,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14-8算法最多?”然后小组开始讨论。每个小组都讨论得非常激烈,以某个小组为例,在组中,有同学说14-8可以一个、一个减,而有的同学说可以将14看成是15,把8看成是10,这样整数算法也可行……等等。讨论虽然激烈,却可以发现在小组中,每个成员只是关注自己的方法,对别人提出新的方法不会再去思考。因此当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几乎都没有对算法进行归纳,群体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足。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在交流过程中,个人不注意倾听,当别人有新方法提出时有的人还在想自己的算法,缺乏认真倾听的习惯。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未指明小组中的某个成员专门记录各人的发言要点,学生个人责任不明确,未体现合作精神。
优化方法:我们知道学会倾听就是在和别人交流时,克服急躁,做到认真、仔细听取别的人意见,不能在别人发言时随意打断或是插话。就算其他人发言时有不明白之处,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要教会学生“听”。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在合作学习时要特别强调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责任,实现小组成员的良好合作。要让学生知道他们不单单是为了自己的学习负责,更是为其他小组成员的学习负责。最后要提醒学生,讨论过后的结果一定要总结、归纳。总之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秩序正常,从而提升小组合作的学习效率。
2.2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
例二,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时,有一位教师在复习了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之后就直接布置:如果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转成异分母的分数加减法后,应该如何计算?并直接让同学开始讨论。其中,有一个小组的一位同学提出,可将分数转成小数再计算,这个建议很快就得到了小组其他成员的认可,于是很快,这个方法被小组采纳,合作也就结束了。
很明显,这样的合作未能顾及到所有学生的发展,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效果也十分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在合作前交流不充分,未有让学生独立思考就直接进入合作学习程序。同时,小组成员的搭配不合理,在合作学习中只会造成优秀的学生更优秀,而学困生根本在课堂上就没有收获的局面。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合作学习形式单一,无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优化方法:教师一定要注意在开始合作学习前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先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合作交流。同时再进行合理的分组,要实现组内合作以及组间竞争的局面,给每个学生都提供平等的发展平台。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要根据问题、内容等选择不同的合作方式。
第一,汇报合作式。小组成员按次说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小组讨论形成统一意见。
第二,补充、比较式。抽签或以其他方式决定一位成员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其他成员对此观点进行质疑、补充,最后优化结论。
第三,质疑式。当有两种意见不同时,引导相互质疑的辩论。让学生学会找到对方的问题和疑点,以此提出辩驳,并积极将自己的观点抛出,达到全面认知问题的目的。
3 结论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的方式已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方法,其不单对学生掌握知识更有效,同时对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也非常重要。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究、分析、总结,让合作学习可以成为教学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勒颖.略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小学教学研究,2011(14):74-75
[2] 葛剑锋.数学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探索[J].成才之路, 2015(60):60-60
[3] 王长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才智,2010,(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