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在音乐教育中学生表现能力的培养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X198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类型,它对学生的各方面有着一定的要求,尤其是在表现能力方面更是有着较高的要求。音乐艺术作为供人欣赏、感知的一门艺术,必须要有较好的表现能力才能更好的满足聆听者的需求。因此,本文将结合音乐教育中关于学生表现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从而更好的促进音乐教育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音乐教育;表现能力;感知能力;音乐艺术
  前言
  音乐表现能力简要的来说就是通过把音乐审美中的感情要素借助音乐进行表现的能力,即主体借助一些表现方式来传达音乐所包含的情感和内涵的方式。这对音乐教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突出对学生表现能力的培养。借助音乐表现能力的教学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热情与乐趣,从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一、音乐表现能力的内涵
  音乐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表现力,而音乐表现力的体现则是难以描述的一个心理欣赏、审美的过程。音乐欣赏的主体基于审美价值与内涵从而对特定音乐对象展开情趣、心理、情感等方面作用和反应。目前音乐的表现主要是通过演唱、演奏等方式展开的,也可通过表演者的表情、肢体动作等方面来进行体现,也就是形式和内容的相结合。音乐表现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表演主体通过对所表现音乐的全面把握和认识,充分的感悟和体会,从而通过一定的方式将音乐中所包含的内涵进行表达和诠释,这对于音乐人而言是一种考验,要求音乐人能够全面的对音乐进行理解和感知,结合自身的音乐素养和能力,通过相应的技巧和方式对音乐进行表达。
  二、音乐表现的特征
  (一)音乐表现的实践性特征
  音乐需要通过一定的实践方式来进行,因此实践性是音乐表现的主要特征之一。音乐作品需要借助演唱、演奏、乐谱的识读等具体的实践操作形式进行,因此主体的操作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在音乐教育中,需要由老师的教授和教导,引导学生更好的参与实践表现活动,借助这种实践操作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通过实践表现从而更好的体会和领悟音乐的内涵和情感,感悟其中的音乐美,从而更好的进行表现。换言之,学生的实践参与是音乐教学的关键环节,尤其是表现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实践操作的训练。
  (二)音乐表现的情感性特征
  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是音乐的重要内容,也是音乐欣赏的价值所在,其中的情感是音乐审美中的关键心理要素。音乐表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针对人的心理以及情感的冲击和感染,也是人类表现自我的方式之一。从专业性的角度进行分析,音乐主要包括了意识、形态以及行为三个方面。一部音乐作品,通常所说的乐谱属于一种表现形态,能够对人类的情感和心理进行表现和描述,通过规定俗称的符号方式来对音乐进行表现。在此基础上,音乐表现者通过表现的方式将其内涵和价值加以体现,这个过程需要表演者对于音乐的感悟和理解,借助对音乐情感、情趣的表现来进行价值和艺术的传播。情感是表现过程中需要突出的关键对象,情感的传达和体验是音乐审美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因此,结合音乐教学的实践来看,学生在进行音乐表现的过程中会有相应的情感体会和感悟,老师要能够重视这一点,积极突出和强调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体会和理解,从而提升学生对于表现能力的把握。
  (三)音乐表现的创造性特征
  音乐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创造力的具体表现。因而音乐表现的本身具有了创造性的特点。换言之,创造性是音乐表现的基本属性以及特征之一。音乐所体现乐音的高低、强弱以及音乐所表达情感的喜怒哀乐在某方面具有相对的统一性特点在对音乐的表现过程中,同样需要表现者基于感悟、理解和想象从而进行创造。音乐演奏者借助自身的创造能力,基于对音乐的把握,借助相应的方式将其表现给听众。因此,可以看出音乐的表现离不开创造力,更需要学生能够通过相应的能力和技术来对音乐进行解读和表现。
  三、音乐教学中表现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实践中培养音乐表现能力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教学中也不例外,通过实践的方式能够对学生的表现能力起到较好的培养作用。因此,教师要能够积极的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的展开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表现能力的提升。音乐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与音乐有关的游戏以及比赛等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表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同时借助学生和老师一同参与音乐表演的形式来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
  (二)在评价中培养音乐表现能力
  音乐教育期间,尤其是在表演活动的组织过程中,音乐教师要能够培养学生对一些音乐表演展开评价工作,也要求他们具备自我评价的能力和水平,通过自我评价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提出更高的发展方向。这里所谓的评价要具备针对性特点,在评价的基础上要能够有新目标的确定。这种评价的方式必然会对学生表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在表演中培养音乐表现能力
  在表演中对学生的表现能力进行培养也是一个有效的方式,音乐老师应该还原学生音乐课堂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将表演的舞台留给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表现机会之外,还要能够为学生多创造表演的机会。在学校范围内多开展一些音乐表演活动,或者通过参加一些义演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表演机会。通过让学生在音乐表演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四)通过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激发培养音乐表现能力
  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于其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想象力是音乐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良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才能够为学生的表现能力的培养创造基础。教师可以借助视唱以及音乐鉴赏等多种方式,有效的对学生的视听能力进行锻炼,在此基础上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表现是音乐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音乐让人感知与欣赏的关键要素。因此,在音乐教育中要能够关注和重视学生表现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对音乐表现能力的简要介绍,提出了几点培养音乐表现能力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孙岩.小议音乐能力的培养[J].科学教育研究,2007.
  [3]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4]李红.新课改教学随笔[J].音乐天地,2004.
其他文献
以矿井常用的WCJ12E型交接式胶轮车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针对其车架建立了三维模型,通过胶轮车在一定的运行工况下车架实际受力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模型的模拟分析,发现胶轮车车
介绍了采煤机电控系统的结构特点与设计要求,讨论采煤机PLC电控系统的设计思路,并给出其设计方案。运用该方案,可通过对采煤机PLC系统的选择、匹配,设计出能够满足遥控、近控
研究目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网是一个单相含地不平衡网络,正常运行时就存在地中电流。变电所地回流过大说明牵引网回流不畅,电流不得不从钢轨漏泄至大地并从大地经变电所接地网返回
在对截割机构执行截割作业时所受到的外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现有液压系统在工作中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液压控制系统,利用AMESim与Simulink对系统的工作情况进行了
阐述了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的三维实体建模过程,对刮板输送机中部槽在直行割煤工况、斜切进刀工况、拉架工况、推溜工况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对刮板输送机中部槽进行结构优化并进
“飞扬的粉笔灰,渐渐染白了您满头乌发。”诗一样的语言,鲜活地勾勒出传统的“黑板+粉笔”的黑白课堂教学场景。随着教育信息化不断地延伸,以投影机为核心构建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不仅让教师从纷飞的粉笔灰中解脱出来,还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将学生带人了一个色彩纷呈、鲜活生动的全新学习体验中,推动人类课堂教学模式从“黑白时代”走向“多彩时代”。
针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提升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等方面。
对极近距离煤层从定性与定量两个角度加以定义,结合实际工程资料对极近距离煤层下部开采时的矿压显现规律以及上覆岩层结构特点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就实现极
研究目的:利用大型城市铁路枢纽线路开行市郊列车不仅是对铁路资源的充分利用,在完善并优化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合理使用轨道交通资源、配合并引导城市建设与发展等方面均具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