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来自于Candidasp.99-125的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催化合成异维生素C棕榈酸酯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反应速率v0与棕榈酸和异维生素C摩尔浓度的比值有关。v0随着cpal/ci
【机 构】
: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来自于Candidasp.99-125的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催化合成异维生素C棕榈酸酯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反应速率v0与棕榈酸和异维生素C摩尔浓度的比值有关。v0随着cpal/ciso的增大先是增大,至cpal/ciso值接近15时v0基本不变。另外,考察了溶剂、温度、转速、酶量、初始水含量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该反应的反应机理很好的符合乒乓反应模型,确定了最大反应速率vm和米氏常数k′m,由双倒数曲线可以得到,vm=5.86μmol/(min.g),k′m=0.092 mmol/L。
其他文献
研究了在味精废水中混合培养粘红酵母和钝顶螺旋藻,并生产油脂。将COD(化学需氧量)为32000 mg/L的味精废水稀释5倍,pH值调节到5.5,接种10%粘红酵母,培养3 d后接种10%螺旋藻。
采用改进的溶液浇铸/粒子沥滤工艺,将聚乳酸(PLLA)与致孔剂粒子粉碎后,制备了双层和多层孔径梯度变化的PLLA泡沫支架。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材料内部界面处存在一定的扩散现象,且界面处
通过紫外光照射将半频哪醇自由基偶合到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膜表面,利用该偶合基团上的羟基与对苯二甲酰氯(TPC)和双酚A(BPA)进行交替反复的逐步缩合反应,制备了以共价键结合的多
详细考察了合成工艺(加料方式和加料顺序)对稀土有机三元配合物铕-啉菲咯啉-水杨酸(Eu(Sal)3Phen)荧光性能的影响,发现单体的添加方式和添加顺序对Eu(Sal)3Phen的荧光性能有影响;对Eu
选用了10种具有不同膜结构的板式膜,并以CO2-去离子水或0.1mol/LNaOH溶液为实验体系,进行了静态膜吸收实验。实验研究了对于不同微孔形态的膜(拉伸孔膜,指状孔膜),膜孔隙率和膜厚度
应用计算软件Matlab,根据矢量方程解析法对摇滚式混合机的摆动机构进行了分析,由摆动支架摆角变化求出其相应的摆动角速度和摆动角加速度,并计算出整个摆动部分的重心和转动惯量
采用Hartree-Fock(HF)及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方法,在LANL2DZ和CEP-31G基组水平上,对配合物CpW(CO)2(μ-CO)(μ-PPh2)Fe(CO)3(1)和CpW(CO)3(μ-PPh2)Fe(CO)4(2)的结构进行了
在消除扩散影响的条件下,在装填工业Ni/α-Al2O3催化剂的微分反应器内进行了甲烷水蒸气重整的本征动力学研究.实验证明在低产物浓度时H2,CO和CO2为主要产物,且两者的生成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