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物权法》对投资者的权益保护

来源 :大众商务·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ss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权法》的制定和实施,完善了我国财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为证券市场强化和完善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提供了法律基础,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本文就《物权法》有关条款进行分析,阐释其对投资者权益所起到的保护,并提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 《物权法》,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物权法;投资者;权益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3-0182-01
  
  1 确认国家、集体以及个人所有权,对各类财产权实行平等保护
  《物权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第四条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由此可见,《物权法》在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民事基本法的形式把个人财产保护上升到与国有财产保护、集体财产保护平等保护的位置。
  众所周知,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阶段,而市场经济是一种以私有财产与社会分工为基础的交换经济,是财产权的相互承认与交换。因此,《物权法》的作用,首先在于保障私人财产权的归属,确立交换赖以存在的前提。在证券市场上,则表现为保护投资者对其投入所拥有的股权,确立其合 法性和不可侵犯性,任何人非经投资者本人同意,不得侵犯、妨碍或剥夺投资者对其合法投资所享有的权益。只有确认了投资者权益的合法性和不可侵犯性,才能保证产权流转即证券交易的正常进行。
  此外,《物权法》对物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对各类财产权实行平等保护。这种平等保护在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领域具有其特殊作用。《公司法》同股同权的一般原则可以实现股权的形式平等,但不能有效扼制拥有强势经济地位的主体恃强凌弱,任意侵夺弱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物权法》对合法物权所提供的平等保护则可以有效扼制这种行为,实现实质意义上的股东平等。
  
  2 支持、保障与促进证券交易的顺利进行
  2.1 确认证券和资金的物权形态,为证券交易的顺利进行提供前提
  和奠定基础
  证券市场的核心是交易。实质上,证券交易是证券和货币上权利的交换,也就是说证券交易是物权在市场主体间的移转,而证券交易得以发生的基本前提 是交易主体拥有物权。
  2.2 确立物权变动的规则,规范交易主体如何取得物权、实现其交
  易目的
  如前所述,证券交易实际上就是基于交易主体的自由意思而发生的证券和资金的物权移转,或者说证券交易过程实际上就是物权变动过程。对一个正常的证券交易而言,它以某一交易主体享有证券为起点,至另一交易主体取得该证券而结束。在这一完整的交易过程中,不仅《合同法》将要发挥作用,而且《物权法》 也要发挥其功能。《物权法》对交易过程的规范主要是通过确立物权变动的规则来实现的。由此可见,《物权法》不仅通过确认物权变动规则从而确立交易的起点和终点,而且通过规定完结交易的条件影响交易的过程。
  《物权法》并不是置身于证券交易关系之外的,其诸多制度都是直接服务于交易关系的。当前,证券市场交易中存在的一些混乱现象,确与原来物权法律制度的不尽完善有关。因此,《物权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于维护证券交易安全,整治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3 对规范上市公司股东行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作出明确的规定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提高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对于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活力,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物权法》在《公司法》、《证券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有关法律制度,为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规范运作和提高质量、推进投资者权益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3.1 进一步确立了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有利于杜绝股东以各种非
  法方式干涉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和侵占上市公司财产
  《物权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国家、集体和私人依法可以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企业。国家、集体和私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 产,投到企业的,由出资人按照约定或者出资比例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以及选择经营管理者等权利并履行义务”;第六十八条规定,“企业法人对其不动产和动 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由此可见,《物权法》在《公司法》的基础上,更加具体和明确地确立了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
  根据上述规定,国家、集体和私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投到上市公司的,由出资人按照约定或者出资比例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以及选择经营管理者等权利并履行义务;上市公司对其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国家、集体或私人作为上市公司的股东,除依 法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以及选择经营管理者的权利外,不得非法干涉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和通过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各种方式侵占上市公司的财产。
  3.2 禁止通过低价转让、合谋私分、擅自担保、MBO或者以其他方式
  掏空上市公司,造成国有财产损失
  《物权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国家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私分、截留、破坏”;第五十七条规定,“违反国有财产 管理规定,在企业改制、合并分立、关联交易等过程中,低价转让、合谋私分、擅自担保或者以其他方式造成国有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由上可见,《物权法》禁止通过低价转让、合谋私分、擅自担保、MBO或者以其他方式掏空上市公司,造成国有财产损失,必将有利于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和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4 确立物权请求权制度和侵犯物权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物权法》设专章(第三章)对物权的保护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并确立了物权请求权制度和侵犯物权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物权请求权是指当物权的完整状态受到侵害或有被侵害之危险时,物权人可以请求妨害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恢复物权完整状态的权利,具体包括《物权法》第三十四条至三十七条规定的返还原物、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损害赔偿等权利。物权请求权对于维护证券市场投资者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在投资者的结算资金或证券被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挪用、擅自变卖的情况下,尽管受“物权行为无因性” 的制约,投资者不能向买入证券的一方要求返还,但对于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投资者仍可以行使物权请求权,并要求其赔偿损失。
  具体到证券市场而言,对于侵害投资者权益的有 关单位和人员,除承担民事责任外,还应依法承担行政责任和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物权法》确立的侵犯物权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必将有力遏制证券市场违法犯罪行为,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邱永红 :《论<物权法>框架下的投资者权益保护——以证券交易所为视角》,载北大法律信息网
  [2]王利明:《论<物权法>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载中国民商法律网
  [3]邱永红:《<物权法>对我国证券市场的积极影响、待决问题与对策研究》,载《证券市场导报》
其他文献
【摘 要】 我国的资本市场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虽历史不长但发展迅速,而舞弊行为也犹如寄生“痼疾”,搅乱了市场行为的规范。证券市场舞弊盛行,而身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却捉襟见肘,如履薄冰。对舞弊的审计已经引起国际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极大关注,并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这也是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现状的一个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本文从舞弊的概念和特征等基本理论入手,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我国注册会计师在财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它的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是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直接影响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决定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研究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师
[摘 要]大学生社团一直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形势下有效团结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法,是以学生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本文从社团特点、社团管理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学生社团;社团管理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10-0124-01    大学时代是人生中一
【摘 要】:税收是一国政府聚财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税收能实现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税务系统的信息化成为必然趋势。我国的税务信息化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后,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在成就的背后我们仍能发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思索。  【关键词】税务;信息化;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
探讨T-2毒素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将体外培养的HK-2细胞,经不同浓度的T-2毒素作用72 h后,分别测定T-2毒素对HK-2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形态、DNA片段
【摘要】在知識经济的背景下,人力资源成为了一种市场竞争的资本,随之而来的人力资源开发及其成本管理就成为了企业的一个管理重点。广义的成本控制包括一切降低成本的努力,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达到预先规定的质量和数量。研究人力资源成本管理问题,是十分具有现实针对性的,本文拟就其研究意义、内容和相关对策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成本;管理
【摘 要】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这就要求我们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的循环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面的支持,政府的推动和积极倡导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保证,而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无疑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所以当前如何利用税收政策来推动中国经济的循环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循环经济;税收
【摘要】在“阳光体育”大的背景下,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锻炼习惯,获得终身体育的能力储备。笔者对陕西省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调查的研究结果做阶段性阐述。  【关键词】阳光体育;大学生;体育教学;体育行为;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5-0177-01  
极限是人们在研究自然现象和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变量中有一些变量在它的无限变化的过程中,能够趋向于某个确定的常量。而且极限概念本身也包含两个方面内容:它不仅包含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