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当今信息激增中考新政策的出炉,一只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正面临这严峻的挑战。在面对学校相对缺乏外语环境的情况下,我们应能够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创设模拟的语言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我们在多媒体技术带来的各方面的便利的同时,还应注意一些相对容易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英语课堂 创新 注意问题
从初中英语教材的组成部分来看,笔者认为,如果能针对每个部分进行总体备课、设计,病选取相关的信息进行制作多媒体课件,还能够科学合理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上,将有助于语言环境模拟情景再现,从而突破难点,突出重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打造出具有实效的课堂。
一、具有整合资源优势,有利激发学习热情
多媒体课件能够整合网络上的各种课程资源,汇集了互联网上各种丰富信息,具有大容量,体积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内容直观形象的特点,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有较深刻的了解,并启迪其思维。
比如在教学“Audrey Hepburn”《奥黛丽·赫本》一课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查询有关Audrey Hepburn的相关资料,包括其生平事迹和性格职业、演过的电影、在时尚界的影响等等。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呈现所查到的资料,如以履历表的形式展现Audrey Hepburn的生平资料;以图片和文字相结合展示演过的电影,并争相上台演示和讲解等。学生各有任务,合理配合当然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应该尽可能在查询资料前,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英文网站地址,使学生能够尽快搜索出所需信息。学生在新鲜感、好奇心以及成就感的驱使下,就能够欢快地在团体协作的情况下去查询各种相关资料。之后,要求学生尽可能以英文来演示查询到的信息。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在老师和同学的充分肯定下,具有极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更信息百倍地投入到新的英语学习中。同时,在演示的过程中,学生渐渐克服了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畏惧、羞涩的心理,具有一箭双雕之效。可见,以图片、、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法,调动一切非智力因素参与教学,帮助学生更生动、形象的感知、理解教材,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观察、注意,启迪学生思维,进而转化为自身的英语素质。
二、声像并茂情境丰富,有利提高教学效率
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能够声像并茂,情境丰富地直接地表现出各种事物及现象。通过音画的配合,促进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能够充分感知,从而更容易融入课堂之中,进而达到所预设的教学效果。如讲授七年级上册第八单元When is your birthday?时,一上课,就可以播放“happy birthday”视频,听到那熟悉的歌声,看上那熟悉的画面,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来。此时,教师再以充满感情的语言导入新课,引出课题。水到渠成,轻松、宽松、和谐的气氛一下子就能把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了。再如,讲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时,我让学生在网上查询搜集了一些本国或外国的风景秀丽的地方的图片结合课文用课件展示出来。如此一来,既学习课文知识;又领略自然风光。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我们口头讲解与黑板远远不能够达到的。
可见,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能够使学生能较快地进入课堂教学,而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在教学中,我们赢尽可能利用声音、视频、动漫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扩大课堂容量,触及传统之所不及
扩大课堂容量,使得学习更加有趣,变得生动,进而展示出传统教学所难以表达乃至不能表达的内容。
词汇的学习是比较枯燥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我们领读或用录音机范读,学生跟读。这种方法比较机械,然而,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将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用动画播放学生打球的情景,引导学生打球时联想到:ball,(play)basketball,(play)football,(play)volleyball,playground等等;吃饭时联想到:dining-room,(have)breakfast,(have)lunch,(have)supper等等;睡觉时联想到:bed,bedroom,go to bed,sleep,go to sleep,fall asleep等等。这种采用了动画、图片展示的形式,使得单词变得富有生命,对学生的大脑和视觉产生了强烈的刺激,进一步增强其直观性,趣味性,适应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使他们产生联想,加深了词汇的理解和掌握。
另外,为了增强语言知识课的趣味性与实用性,我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新奇情境。第一步,是“强化训练”的大部分步骤,即,展示知识点——口述课文原句——解析——操练。完成之后,再利用幻灯片呈现一篇妙趣横生的汉译英小短文给学生。当然,文章英饶有趣味性,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如在口语训练中,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小短文:“我在上一次的考试中英语只得了60分(score)。现在,我意识(aware)到问题的严重性。同时我也意识到成功要有不断探索(trial and error)的过程。于是,我想出(come up with )一条捷径。我应该摆脱以前(break away from)的不良习惯,坚持不懈,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perception).不但如此,我还必须顾及到(allow for)我的身体,否则(otherwise)我还是会一事无成。学生对这项“词语大串烧”活动很感兴趣,毕竟,这让他们觉得所学内容很实用而增加收获感。
四、发挥导向作用,唤起学生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黑板,教材,报刊等非电子媒介的应用来进行的。与之恰恰相反,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它改变了以往教学中的“一枝笔,一张嘴,我们从头唱到尾”的单一模式。课件的使用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形象生动的实时动画,加之悦耳的音乐,使其达到了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的效果,使学生由被动的姿态变成始终保持高度学习兴趣的主动参与姿态。于是,传统之中的“寓教于乐”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并激发与培养学生“好奇——探究——创新”的学习品质,最终在英语教学的中,师生共同体验创新,品味成功。 诚然,我们在享受多媒体给教学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还应注意多媒体课件在制作与应用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避免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
多媒体教学应按照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尽可能发挥其优势,使之有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不能为了所谓的“新意”,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生搬硬套地将课本上的知识堆积到多媒体中,从而使得一节课完全“易节”成了课件展示课,如此的多媒体教学无疑是极大的败笔的。所以,多媒体教学内容的整合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和内容,万万不可本末倒置。
二、教学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课件里含有一些有趣的图片、影音等,因而学生在上这样的课程中会比较激动、活跃。如此一来,有的学生就只拿一本书,更有甚者连笔都不拿,只是目不转睛地紧紧地盯着大屏幕,整个思维被课件牵着鼻子走。“不动笔墨不读书”,缺乏主动思考主动记笔记的意识不可取。所以,我们要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并及时进行反馈。只有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才能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促进多媒体网络化的运用
用Powerpoint制成的课件有它的“先天不足”——难以产生互动。在新课标的指引下,随着研究性学习、任务型学习、主题探究性学习的深入,英语多媒体教学应向网络化发展。学生能购合理使用网络化课件,进行自主选择内容,自主学习;我们能巧借网络课件实现分层次教学,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理想境界。
总之,我们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务必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合理地、有度地、巧妙地利用好多媒体这种教学辅助手段,使之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而不能只是“锦上添花”,更不能“画蛇添足”。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这个神奇的“魔棒”的“魔力”,为英语课堂教学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展翅高飞,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雷勤先.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中小学电教,2008(01).
[2]程晓云.浅淡多媒体手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利与弊[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3).
[3]李晓英.多媒体教学——英语课上的有效作用[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0(01).
[4]杨艳.多媒体让英语教学事半功倍[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7).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英语课堂 创新 注意问题
从初中英语教材的组成部分来看,笔者认为,如果能针对每个部分进行总体备课、设计,病选取相关的信息进行制作多媒体课件,还能够科学合理地应用在课堂教学上,将有助于语言环境模拟情景再现,从而突破难点,突出重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打造出具有实效的课堂。
一、具有整合资源优势,有利激发学习热情
多媒体课件能够整合网络上的各种课程资源,汇集了互联网上各种丰富信息,具有大容量,体积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内容直观形象的特点,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有较深刻的了解,并启迪其思维。
比如在教学“Audrey Hepburn”《奥黛丽·赫本》一课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查询有关Audrey Hepburn的相关资料,包括其生平事迹和性格职业、演过的电影、在时尚界的影响等等。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呈现所查到的资料,如以履历表的形式展现Audrey Hepburn的生平资料;以图片和文字相结合展示演过的电影,并争相上台演示和讲解等。学生各有任务,合理配合当然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应该尽可能在查询资料前,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英文网站地址,使学生能够尽快搜索出所需信息。学生在新鲜感、好奇心以及成就感的驱使下,就能够欢快地在团体协作的情况下去查询各种相关资料。之后,要求学生尽可能以英文来演示查询到的信息。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在老师和同学的充分肯定下,具有极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更信息百倍地投入到新的英语学习中。同时,在演示的过程中,学生渐渐克服了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畏惧、羞涩的心理,具有一箭双雕之效。可见,以图片、、视频等多种表现手法,调动一切非智力因素参与教学,帮助学生更生动、形象的感知、理解教材,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观察、注意,启迪学生思维,进而转化为自身的英语素质。
二、声像并茂情境丰富,有利提高教学效率
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能够声像并茂,情境丰富地直接地表现出各种事物及现象。通过音画的配合,促进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能够充分感知,从而更容易融入课堂之中,进而达到所预设的教学效果。如讲授七年级上册第八单元When is your birthday?时,一上课,就可以播放“happy birthday”视频,听到那熟悉的歌声,看上那熟悉的画面,学生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来。此时,教师再以充满感情的语言导入新课,引出课题。水到渠成,轻松、宽松、和谐的气氛一下子就能把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了。再如,讲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时,我让学生在网上查询搜集了一些本国或外国的风景秀丽的地方的图片结合课文用课件展示出来。如此一来,既学习课文知识;又领略自然风光。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我们口头讲解与黑板远远不能够达到的。
可见,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能够使学生能较快地进入课堂教学,而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在教学中,我们赢尽可能利用声音、视频、动漫等多媒体手段创设情景,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扩大课堂容量,触及传统之所不及
扩大课堂容量,使得学习更加有趣,变得生动,进而展示出传统教学所难以表达乃至不能表达的内容。
词汇的学习是比较枯燥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我们领读或用录音机范读,学生跟读。这种方法比较机械,然而,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将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用动画播放学生打球的情景,引导学生打球时联想到:ball,(play)basketball,(play)football,(play)volleyball,playground等等;吃饭时联想到:dining-room,(have)breakfast,(have)lunch,(have)supper等等;睡觉时联想到:bed,bedroom,go to bed,sleep,go to sleep,fall asleep等等。这种采用了动画、图片展示的形式,使得单词变得富有生命,对学生的大脑和视觉产生了强烈的刺激,进一步增强其直观性,趣味性,适应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使他们产生联想,加深了词汇的理解和掌握。
另外,为了增强语言知识课的趣味性与实用性,我尽可能为学生创设新奇情境。第一步,是“强化训练”的大部分步骤,即,展示知识点——口述课文原句——解析——操练。完成之后,再利用幻灯片呈现一篇妙趣横生的汉译英小短文给学生。当然,文章英饶有趣味性,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如在口语训练中,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小短文:“我在上一次的考试中英语只得了60分(score)。现在,我意识(aware)到问题的严重性。同时我也意识到成功要有不断探索(trial and error)的过程。于是,我想出(come up with )一条捷径。我应该摆脱以前(break away from)的不良习惯,坚持不懈,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perception).不但如此,我还必须顾及到(allow for)我的身体,否则(otherwise)我还是会一事无成。学生对这项“词语大串烧”活动很感兴趣,毕竟,这让他们觉得所学内容很实用而增加收获感。
四、发挥导向作用,唤起学生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黑板,教材,报刊等非电子媒介的应用来进行的。与之恰恰相反,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它改变了以往教学中的“一枝笔,一张嘴,我们从头唱到尾”的单一模式。课件的使用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形象生动的实时动画,加之悦耳的音乐,使其达到了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的效果,使学生由被动的姿态变成始终保持高度学习兴趣的主动参与姿态。于是,传统之中的“寓教于乐”成了自然而然的事,并激发与培养学生“好奇——探究——创新”的学习品质,最终在英语教学的中,师生共同体验创新,品味成功。 诚然,我们在享受多媒体给教学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还应注意多媒体课件在制作与应用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避免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
多媒体教学应按照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尽可能发挥其优势,使之有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不能为了所谓的“新意”,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生搬硬套地将课本上的知识堆积到多媒体中,从而使得一节课完全“易节”成了课件展示课,如此的多媒体教学无疑是极大的败笔的。所以,多媒体教学内容的整合必须紧扣教学目标和内容,万万不可本末倒置。
二、教学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课件里含有一些有趣的图片、影音等,因而学生在上这样的课程中会比较激动、活跃。如此一来,有的学生就只拿一本书,更有甚者连笔都不拿,只是目不转睛地紧紧地盯着大屏幕,整个思维被课件牵着鼻子走。“不动笔墨不读书”,缺乏主动思考主动记笔记的意识不可取。所以,我们要能够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并及时进行反馈。只有注重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才能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三、促进多媒体网络化的运用
用Powerpoint制成的课件有它的“先天不足”——难以产生互动。在新课标的指引下,随着研究性学习、任务型学习、主题探究性学习的深入,英语多媒体教学应向网络化发展。学生能购合理使用网络化课件,进行自主选择内容,自主学习;我们能巧借网络课件实现分层次教学,真正达到因材施教的理想境界。
总之,我们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务必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合理地、有度地、巧妙地利用好多媒体这种教学辅助手段,使之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而不能只是“锦上添花”,更不能“画蛇添足”。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这个神奇的“魔棒”的“魔力”,为英语课堂教学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展翅高飞,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雷勤先.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中小学电教,2008(01).
[2]程晓云.浅淡多媒体手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利与弊[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3).
[3]李晓英.多媒体教学——英语课上的有效作用[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2010(01).
[4]杨艳.多媒体让英语教学事半功倍[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