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风暴:“327事件”始末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a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沪深300股指期货在4月16日正式挂牌交易。重读“327事件”,对于股指期货有非常警示意义。股指期货的系统问题毕竟关系到整个资本市场的安全与稳定。一旦某个合约发生无法交割的情况,一定是双输。争取了那么多年来之不易的股指期货仍有可能“万劫不复”,中国资本市场再次发生“倒退”若干年。政府政策首先要看资本市场的玩家是什么态度,反对还是支持;政府层面要有固定的非常匿股票、债券、金融的专家班子,特别是来自机构的专家班子,实战性的市场意见应该得到政府的尊重。
  1995年2月23日,当天上海国债期货市场发生了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此事对于我国的资本市场,震动之大,堪比美国的“次贷危机”,这就是“327国债期货事件”。
  
  困兽犹斗
  
  1995年2月23日,是国际期货市场的一个重要交易日。当时,亚洲货币日元大幅震荡,同内通货膨胀形势也很严峻,债券市场一度流传关于财政部对前几年已发同债加息的消息。
  当日上午,财政部提高“327国债”利牢的传言终于得到证实,财政部发布公告称,“327国债”将按148.50元兑付。当天开盘,国债期货市场多头借此“利好”,率先动用80万口(期货交易单位)将前日148.21元的收盘价一举推高到148.50元;接着又以120万口推高到149.10元,100万口再上攻到150元。1分钟内,涨了2元;10分钟时,涨3.77元,下午更冲到151.98元。
  当时上海交易所共有33家会员,其中北京和其他地方的机构有9家,其他都是上海本地机构,最大的3家分别是万国证券、申银证券和海通证券;其中万国证券公司一家的股票交易总额,占股票交易总额的一半左右。沪市有100多只股票,当天沪市只有13.5億元的成交量。与股市相比,债市尽管低迷,但每天的成交量仍在800亿元左右。
  以当时“327国债”万国证券的持仓算,“327国债”每涨1元,万国证券亏损约为12亿元!
  收市前的8分钟,万国证券忍无可忍,开始反击。先以50万口把价位从151.30元压到150元,然后再把价位压低148元;最后一笔730万口,将“327国债期货”,一直压低到147.40元,直至收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最后这笔730万口的卖单,接近中国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GDP)的30%。
  当天,其实无论多头的成交,还是空头的成交,下单的量,均超过“327国债期货”的发行规模(按理,国债期货交易的单笔成交是有限量的,开市初期,一级会员,限2000口;后逐步加至5000口,1万口,2万口,平时,万口以上的单子也很少见)。当时混乱程度可见一斑。国债往事
  国债期货是怎么开始的?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国债的发行利率,普遍为15%左右,但是发行并不顺利。100元面值的国债,发行两年之后,按理即使存银行也应该值126元,可当时市场的交易价格却只有70元。
  1992年12月,上海交易所经国务院批准,开通国债期货和国债回购两个交易平台,放开资金入市,由此理顺了国债品种的二级市场,这促进了国债价格理性回升。
  当时国债期货的保证金定在2.5%(根据投资实力确定,艋中会有些出入,实际上更低的保证金比率也出现过),实行“会员制”。
  1994年,以1992年发行的5年期国债为准,价格几乎翻了一倍,从78元涨到150多元,到1994年秋天的时候,国债已成为相当热销的投资品种。
  后来出事的所谓“327品种”,就是特指1992年发行的3年期国债的期货合约的交易代号;是交易所成立后,第一批国债交易品种。
  由于是3年期,所以,应在1995年2月底到期,因为价格低,令实时利率明显高于基础利率。
  
  并非“对赌”
  
  现在很多人以为,“327事件”,是中经开与万国的对赌,中经开开的是多仓,万国证券开的是空仓,其实这个理解有误。
  当时双方虽有各自的交易立场,但是区别不大。这要从1994年的通胀说起,1994年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为36%;CPI(消费价格指数)约为22%;当年银行的“定期利率 保值补贴”约为14%。
  这种情况下,加之股市交易低迷,“327国债”的面值100元,现货的价格波动区间,非常惊人;对此,损失最大的人,当然是持有国债的一般投资者。
  在上交所的会员里,9家外地机构,实力最强的是代表工、农、建席位入市的华夏、南方、国泰;但这3家,由于持有大量的现货,所以,很少染指国债期货。
  剩下的6家,规模很小,以财政部为背景的中经开是6家里最大的一家;一般人也不太在意中经开的动向,但万国与中经开不是对手关系,因为他们都是“做市商”。
  为了稳定债券现货,中经开自觉地开通国债现货,并且主动进行“平准式”的交易,低买高卖,维持价格的稳定。
  由于财政部头寸大,有一段时间,在个别品种上,中经开的交易量,一度接近万国证券。中经开的操作逻辑是,在低价位“核销”一部分现货,财政部会给他一定差值补贴。
  与中经开不同,万国证券是基于中小散户的立场人市交易的;双方“角力”的地方,不是做多头还是做空头,而是对于国债现货的利率究竟定位于多少才是合理的利率?
  在这一点上,双方的认识,其实是一致的,彼此均是“做市商”,否则,“327国债期货”这个品种也不会从初期上市时的70元左右,一路猛涨到“327事件”爆发时的150元。
  从根本上说,万国与中经开,本来就不是对手的关系;也不存在“多空对赌”的必然,因为,如果万国抬高了债券的实际利率(沽空价格),对谁更有利呢?当然是中经开当时的重要股东之一——国家财政部;同样,如果中经开压低了债券的实际利率(拉高价格),对谁更有利呢?当然是持有现货的老百姓。
  问题是出在利率的突然调整上。1995年央行的货币政策,是收紧资金,回笼货币;市场内的存量资金,极度紧张。
  万国与中经开,如果选择拉高现货,就可以通过回购,兑现更多的差价。但是央行希望国债的交易价格与回购价格差价再少一些;财政部则与央行的立场相反,因为差价大一些,有利于通过新券的不断发行,逐步扩张融资规模,发新券还旧券。
  1994年,财政部对于下一年的国债发行量,要求不能低于上年;由于物价不稳,债券发行非常困难。“利率杀伤”
  事件的起因,是由于“327国债”的保值贴补率(其实就是直接加息)。事实上,调整债券的利率,对于可交易品种的杀伤力极其巨大。
  当年政策有没有问题?有多大的问题?看看今年以来的市场走势,就可以略知一二。
  2010年1月7日,新年第一周,央行 在公开市场发行了600亿元3个月期央票,同时进行了300亿元的91天正回购操作,利率分别为1.3284%和1.36%,分别较前期上涨了4个基点和3个基点。区区三四个基点,引发市场各方的多少关注,多少猜测?再看看期货市场,1月7日那天,一共有多少个交易品种,曾被打到“跌停”的价位?当日,股市也曾较大跌幅,上证指数跌70点,跌幅达到1.9%,破位形态明显——这可是最近发生的事。
  要知道,这次央票利率仅增加了三四个基点;市场都有如此波动,当年“327事件”,财政部相当于加了整整500个基点,这就等于把大家都逼上了绝路,“327事件”的后果会是什么?无论多头,還是空头,你能逃得过去吗?
  如果不是当年管金生审事详明,处事果断,“327事件”的杀伤力,只会更大,不会更小。
  
  草地成了“斗兽场”
  
  按理说,“327国债”是杠杆交易的标的,虽然是浮息债,但也不同于其他债种,因为这是期货交易品种,利率完全市场化的,在结算之前,如果加息,就等于改变了最早的交易基准。
  任何人,作为管理层,你必须尊重交易规则,慎重行事,多听一听市场的意见,更不能硬性地干涉、扭曲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否则,对于场内交易的双方,无论多头,还是空头,均有风险(严重影响交易双方的损益)。原本悠闲的各路资本玩家,突然发现,原先一片祥和的草地,骤然成了斗兽场。
  正是由于这次“突然加息”,原先很正常的国债期货,突然成了国债“欺货”,市场一片哗然!
  “327事件”之中的多空对决,万国直接的对手盘,不仅有中经开;也有政策面,特别是当交易品受到利率政策严重干扰的时候,对于资本市场的交易品种,比如国债期货交易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现在大家不难想象;如果券商的利益受到损害,特别是当此产品的收益,遭遇“超预期”的“调整”之后,那么,什么是相对合理的“操作策略”,什么是相对正确的“操作选择”,都值得市场深思。 “327事件”的关键在于政府贴息,此前,世界银行也有专家反对搞保值贴补,这种做法,现在称为“指数化”,就是利率和一种定量指标挂钩。
  当时,在决策层面,也是两种相反的意见,因而迟迟难做决定。这边越是迟疑不决,市场的风险就越大,炒作就越激烈。当补贴的决定宣布时,“327”已经进入“死角”,风险陡然爆发。当时不但万国很苦,场内的所有机构,做得都很苦,中经开同样做得很“苦”。
  
  市场经典:“空杀多”
  
  后来,不少业内高手以及专家,曾经多次复盘过“327事件”的交易过程,大家其实也相信,在当时那种状态之下,管的决策,其中确有教训,但也情有可原。
  对于商品期货来说,大行情,从来都是多头行情。为什么?就是因为,相对于现金来说,任何商品现货,再大,也是小品种,而现金是无穷无尽的;多头想杀空头,水远游刃有余。
  但在金融期货而言,“多头必胜”这个结论,却是不充分的;因为金融期货的杠杆率太高,“裸空(无仓抛空)”的成交率非常高。特别是由于“末日结算(最后一个交易日,限制其他交易者进场)”、“生死交割”的存在,多头不能保证,当场吃掉空头。
  1998年震惊世界金融证券界的“港汇大战”,港府也是多杀空,但也不敢赌“末日结算”,事实是放了空头一马;将“T 0”结算,改为了“T 2”结算;给了空头返券、交割后离场的机会。很多人不满意,认为应当“赶尽杀绝”;这是完全不懂期货的“菜鸟儿”的主张。
  “327事件”之所以经典,就在于它是“空杀多”;而且在规则允许的范围之内的、超大规模的“空杀多”,遍观资本市场历史,这种案例,非常罕见;值得今天的我们,认真进行总结、管金生个人错误?
  管金生撤职后,曾有一段时间,对于“327事件”的真相,到底如何,市场评论颇多。但是其中有何内情,却很少有人认真地研究;“327事件”,从此竟然成了一个“市场之谜”,知道的人不说,说的人不知道;而这是有问题的。
  我们知道,最后万国的那笔被取消的730万口卖单,面值极其巨大;这说明,当天的交易是不可交割的。对于商品市场的期货交易,理论上不太可能发生不可交割的情况。比如说原油持仓再大,也能在市场上买到足够的现货交割。
  但恰恰“327国债”这个品种双方持仓远远大于实际可交割的仓位。这不能不说是市场的问题,交易所无论如何应该在某个时点限仓,绝不能发生理论上不可交割的情况。可以想象以当时的认识和市场监管水平,对于“裸空”的风险,缺乏足够的警惕。
  但是,光责备市场机构,是不公平的,真正的问题,还是出在“场外”;期货市场上交易的价格反映了各方对价格的预期,如果场外人士,比如财政部在调整保值贴补率的时候,不考虑市场价格;超预期增加“保值贴补率”,交易哪里还能正常进行?还不如直接关闭市场呢!
  今天的我们 应当相信当时管会金生想利用规则挽救市场;理性符合逻辑:“当闪电劈下的时候,你必须在场。”——并非“十足的赌徒”。
  有一点,当时不管是证监会,还是上交所,对管金生都是非常客气的,并没有在公开报刊上,公布管金生和万国的名字;很有把管金生保下来的意思,毕竟人才难得;苦心经营万国,白手起家,建立了当时我国最大的券商。
  管金生这个人,当年曾经的中国金融市场之王。无奈的是,他只看到了开头,却没看到结尾。不久后,上海国债期货市场被关闭;万国交给申银接管;对于万国,可以说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对于资本市场,“再回头已是百年身”。
  
  没有真相的悲剧
  
  对于“327事件”,原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曾经有过一些评论:“我做梦都没想到会贴息,回头想想,这算什么事呀!美联储调利息时,都是0.25个百分点地调,咱们这一下子就是5个百分点!我记得高岭讲过,当时我买的是泥饭碗,你却让我还一个金饭碗,我怎么还得起呀!”
  据说,当时高层考虑的,大多限于国库券的发行和兑付,根本就没顾及,这个国债的下面,还有个国债期货市场。国债利率“浮动”,期货市场“暴动”。尉文渊后来总结说:“从当年的管理者角度看,万国和中经开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只不过中经开当时逃过了惩罚,而让万国单独受罚,这是不公平的。”
  在当年模糊的风险意识以及低下的市场监管水平下,“327事件”引发的市场和机构的震荡只能说是历史的必然。管金生和阚治东曾经是当年的上交所总经理尉文渊的左膀右臂,尉文渊这样评论这段历史:“由于管金生的行为让一批人的命运随之改变。但对他个人而言,又是一个悲剧,其实‘327事件’是个非常复杂的事情,现在却变成了单单由于管金生的赌博失误而让市场崩溃的问题。”
其他文献
本刊特约记者 蔚宇 发自美国孟菲斯    为了1个中国女孩,2个中美家庭间,进行了3次上诉,打遍4级法院,经过5个主审法官,持续了6年,直到孩子7岁(离8周岁还有5天),方才尘埃落定——这便是发生在美国田纳西州,影响全美并波及中国的贺梅案的基本过程。  2007年1月23日,田纳西州最高法院判决:贺绍强夫妇完全收回对贺梅的父母权与监护权,同时裁定养父母贝克家庭需把贺梅交还给亲生父母亲贺绍强与罗秦。
五大宗教中的有识之士正试图依靠其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和实力,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在经历了复苏與摸索阶段之后,慈善与公益已成为今日中国宗教界主动参与社会,努力谋求自身发展空间最重要的手段。    “现在佛教给人的感觉就是烧烧拜拜的宗教,烧香、拜佛、许愿。”2009年12月22日中午,天津荐福观音寺主持妙贤站在她一手恢复的寺院内以出家人常见的平静语气缓缓说道,“佛教停留在这个阶段是很不够的,3000年历史
日本是联合国成员中担任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次数最多者,然而2010年底,日本非常任理事国的任期将届满,至2030年,其以非常任的形式再度“值守麦田”的可能性极低,故只能寄望于安理会的改革。一般来说,日本发起下一轮“入常”冲锋只是时间的问题。    日民主党政权上台后,在外交舞台上频频出手:不仅鸠山首相外访不断,且高调提出了诸如东亚共同体构想、削减碳排放量的中期目标(比1990年下降25%)等主张,党
中东石油的流出,由谁掌控?    查道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今年9月,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走过了整整50年的历史。这个纪念日,基本上没有引起主流西方媒体的什么兴趣。除了过去两年多来原油价格上扬的劲头远远不及黄金这个市场因素以外,还有没有更具结构性转变的力量在起作用?  中国的媒体之所以对回望中东地区石油开采所涉及的国际政治风云更感兴趣一些,是因为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阶段所致,工业化
由于黑人比拉美裔和亚裔更早进入美国且更为抱团,对民权运动的勃兴厥功甚伟,再加上作为民主党铁杆支持者更容易影响选举,所以他们才能连续推出两位黑人国务卿和一位黑人总统,从而令6名犹太裔进入克林顿内阁的纪录相形逊色,也令在美国的250万华人自叹弗如。    奥巴马获胜后,从肯尼亚的村落到印尼的母校到中国广州的黑人酒吧间,都是一片欢腾声。美国现任黑人最高官员赖斯感慨地说:“改变其实是一直渐进发生的。美国上
广袤丰饶的中国西部迎来了最好的时代。7月5日,高规格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无疑是最强的冲锋号,而在这之前的6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则是猛烈的催化剂,生态补偿机制、优先财政转移支付等配套政策会从制度上为西部开发“准备充足的钱粮”。  “这是国家在空间开发方面提出的一个新战略,是中国的一个独创。”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表示,规划既指引中国发展模式转
一贯以“领先半步”的市场策略而著称的东风日产现今在企业公民方面开创先河,本月9日,他们在广州向全国媒体发布了“东风日产企业公民战略报告”,据称,这是在国内车界合资企业中首次系统发布的企业公民民战略。  该报告明确地把企业公民责任上升到东风日产发展战略的高度,使之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部分。这折射出了车界强势企业的一个发展趋势——在更加遵守企业伦理和商业道德的同时,更注重着手系统地推进企业公民体系的建
“目前我们还无法向中国客人提供出境旅游服务但是今后如果有机会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中国朋友来日本观光,了解和体会日本的风土人情。通过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旅行内容,增进日本和中国国民相互理解的机会,进而对两国价值观的相互理解做出贡献。”    2008年是中国旅游业的悲喜之年。奥运会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国旅游行业似乎迎来了人世后第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然而,随后的美国金融危机及其带来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却让这春天
用温家宝总理的话讲,2010年将是最为复杂的一年。这种复杂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比如,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仍面临极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我们仍需依赖经济刺激政策的支撑,但这种刺激又必须保持适度,且要准备随时减弱以至退出。再如,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各国向经济中注入了大量的流动性。这些被注入的流动性终归要释放出来,不能确定的,只是释放的时间和能量等。因而,我们还要密切关注并防范通货膨胀预期转化为现实。又如,
成都金牛区拆迁户自焚事件之后,一则新聞引起了广泛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备案审查室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国务院正在准备修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目前已经组织了相关部委局,再次进行前期的立法调研工作。  就在官员透露消息的同一天,北京大学法学院5位教授以公民名义致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废除或修改《拆迁条例》。简单地说,这一行政法规与宪法、法律冲突,征收完成后才能拆迁,征收房屋以及其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