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观察青光眼滤过术后阿托品对前房深度的影响.方法 将30例(42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阿托品组(20只眼),青光眼术后每天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非阿托品组(22只眼),青光眼术后用短效散瞳剂(0.25%托比卡胺眼液)活动瞳孔.术前及术后1d、3d、7d、14d、30d及90d测量眼压;术前及术后每天在裂隙灯下观察前房深度;术前及术后7d、14d、30d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
【机 构】
:
646000,四川泸州,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646000,四川泸州,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646000,四川泸州,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646000,四川泸州,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青光眼滤过术后阿托品对前房深度的影响.方法 将30例(42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阿托品组(20只眼),青光眼术后每天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非阿托品组(22只眼),青光眼术后用短效散瞳剂(0.25%托比卡胺眼液)活动瞳孔.术前及术后1d、3d、7d、14d、30d及90d测量眼压;术前及术后每天在裂隙灯下观察前房深度;术前及术后7d、14d、30d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中央前房深度.结果 裂隙灯下两组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阿托品组为10%,非阿托品组为13.6%(P>0.05);UBM 检测结果:术后7d、14d、30d不同时间段中,阿托品组前房深度均较非阿托品组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使用阿托品散瞳对前房深度没有重大影响,不能预防浅前房发生,但可用于浅前房的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MeroGel生物胶黏膜贴敷法作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黏膜吻合术(EES-DCR)术中黏膜瓣吻合的可行性,以期为EES-DCR提供一种新的黏膜瓣吻合方式.方法 选取单纯性慢性泪囊炎270例(270只眼),随机分为MemGel组(A组)、银夹夹持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3组.所有患者接受常规EES-DCR,术中对泪囊后瓣与鼻黏膜瓣分别采用MeroGel贴敷、银夹夹持,单纯泪囊黏膜瓣贴敷
目的 观察IRVAN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5例(10只眼)确诊为IRVAN综合征的患者的资料,并根据其临床特征分为五期.对6只眼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4只眼联合应用玻璃体切割术与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以观察疗效.结果 5例患者10只眼中均有特发性视网膜动脉炎、后极部多发动脉瘤、视神经视网膜炎,周边部有视网膜血管闭锁及大面积毛细血管无灌注区.4只眼出现玻璃体积血,2
目的 比较Scheimpflug原理摄像系统Pentacam与Placido盘成像Topolyzer角膜地形图及Topcon自动式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屈光力的差异,分析三者的一致性,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拟行角膜屈光手术角膜形态正常的患者39例(39只眼).术前分别采用Pentacam、Topolyzer及Topcon自动式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屈光力,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op
目的 观察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治疗高度近视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对比敏感度、眩光以及波前像差的变化,评价其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武警河南总队医院眼科就诊,选取屈光度为-6.0≤球镜≤-10.0D,柱镜≤-2.0D的高度近视患者200例(380只眼)行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手术治疗区直径均〉6.0mm。检查术前及术后1周、1月、3月及6月患者
晶状体囊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临床上常遇到外伤引起的以白内障手术造成的晶状体后囊膜不完整的情况.自上世纪50年代,眼科医生尝试多种方法来解决后囊膜不完整时植入人工晶状体的难题,出现了闭合袢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弹性(柔韧)开放袢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及后囊膜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多种方法。
患者女,54岁.因"左眼上睑被狗咬伤2h"于2012年9月16日入院.患者两小时前被狗咬伤,当时即感左眼上眼睑疼痛,流血不止,在家属陪同下携带被咬下的游离皮瓣,急诊入我院眼科就诊.患者半年前已注射狂犬疫苗.入院后眼科查体:视力右眼1.0,左眼1.0左眼睑眉弓颞上侧皮肤缺损约4 cmx5 cm,肌肉暴露.游离皮瓣尚完整,与皮肤缺损面积大小相仿,色暗黄,表面有较多污物附着.双眼前后节均正常.人院诊断:
目的 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植入不同非球面性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对垂直慧差(vertical coma aberrations)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取天津眼科医院2010~2011年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16只眼,随机分成4组,31只眼植入球面IOL Sensar AR40e,29只眼植入零球差IOL Akreos AO,25只眼植入零球差IOL So
目的 观察近视眼LASIK手术后调节幅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37例近视患者平均年龄(29.1±2.4)岁,LASIK手术前及术后1周和1月分别用移近法和负镜片法测量单眼的调节幅度,采用t检验分析手术前后调节幅度的变化.结果 术前平均等效球镜度(-6.38±1.23 )D.术前推进法和负镜片法测的调节幅度为(8.32±2.1)D和(5.86±1.74)D,术后1周两种方法测得的调节幅度分别为(6.54
例1患者男,22岁.术前有眼屈光度:-5.25 DS -0.5DC×25,角膜厚度549μm,角膜曲率42.50D,43.75 D×95,角膜直径11.2 mm;左眼:-5.00 DS-0.25 DC×180,角膜厚度549μm,角膜曲率42.75 D、44.00 D×90;角膜直径11.2 mm于2011年2月手术,术中右眼出现前房气泡.例2患者女,34岁.术前右眼屈光度:-5.50 DS-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