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回应“喝牛奶可致癌”说法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wu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网络上流传“喝牛奶可致癌”等说法。牛奶是否有害健康?牛奶的营养价值是不是被夸大了?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内外有关部门和专家。
  IGF-1是致癌因子吗
  网文称,牛奶中的IGF-1可以刺激癌细胞活跃生长与繁殖,导致前列腺癌、乳腺癌。
  IGF-1是什么物质?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乳品标准委员会副主任杨月欣教授告诉记者,IGF-1的全称是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对人体而言,其在血糖控制、生长发育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是一种蛋白质多肽。
  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发言人表示,IGF-1是生物自身分泌的一种激素样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和液体里,包括人体的母乳。一般饮用的情况下,牛奶中的IGF-1不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告诉记者,在多项研究当中,最低组的乳制品摄入量为每日240克(以牛奶计)以下,最高组的每日摄入量超过700克,从研究数据看,每日摄入相当于牛奶240克的乳制品不会显著增加或降低癌症的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对184个国家及地区的调查显示,在畜牧业发达的蒙古国,其前列腺癌、乳腺癌发病率为2.4/10万和8/10万,是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酪蛋白会导致乳腺癌吗
  有网文称,牛奶中的酪蛋白会导致乳腺癌,加速癌细胞扩散。
  据介绍,酪蛋白广泛分布在天然乳类中。牛奶中的蛋白质主要由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组成,酪蛋白占80%以上,酪蛋白分子量大,是携带矿物质的载体,如酪蛋白磷酸肽就是其水解产物,能促进钙等矿物质吸收利用。100克牛奶中约含3克蛋白质,一斤牛奶约含15克,而我国每人每天从一日三餐平均摄取的蛋白质有70克,酪蛋白只占其中很少一部分。
  网友所说的“酪蛋白致癌”依据是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柯林·坎贝尔的一项“大鼠实验”。大鼠被给予致癌物黄曲霉素的同时,分别喂食大豆蛋白或酪蛋白,结果显示酪蛋白相对更易促进黄曲霉素诱发癌症。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君石院士表示,一些媒体报道未完整呈现上述动物实验,完全没有提及黄曲霉素这一致癌物。陈君石指出:“假如没有致癌物,无论是酪蛋白还是大豆蛋白都不会引起大鼠发生癌症。”
  多喝牛奶会引发慢性病吗
  有媒体报道,多喝牛奶会造成慢性病(如多发性硬化病、高血压等)发病率上升,其中一个依据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现为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等进行了慢性病和饮食调查,康奈尔大学的坎贝尔教授据此写成《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提出“西方饮食结构中牛奶摄入过度有害”的观点。
  据介绍,该项研究是对我国60余个县的慢性病发生、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和血液、尿样等所做的调查。作为调查的组织者、《中国健康调查报告》首版作序者,陈君石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调查的内容与这一科普书的关系甚少,更与“牛奶致癌”无关。
  “美国人膳食中约70%的蛋白质是动物性蛋白质,至少有一半来自奶和奶制品。欧美国家的一些人过多地喝牛奶或摄取大量乳制品,会引发一些健康问题。但把牛奶当水喝在中国人当中很少有。”陈君石说,对普通人来说,最关键的原则仍是平衡膳食。饮奶量多或有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倾向者应选择低脂、脱脂奶。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日饮奶量为300毫升,是世界的平均水平,远低于美国等国家。而实际上,据中国营养学会近20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大城市人均日饮奶量只有44毫升,全国平均水平只有20毫升左右。
  牛奶营养价值被夸大了吗
  有网帖提出,海带、虾皮的钙含量比牛奶高十几倍,许多蔬菜钙含量也高于牛奶。也有网友称,喝牛奶会导致人体偏酸性,钙元素会从骨头里溶出来,导致钙流失。
  美国食品安全技术协会高级会员、普度大学食品工程博士王泽斌对记者说,牛奶的确不是含钙最丰富的食物,它的优势在于其中的钙很容易被吸收,而一些植物性食物中的钙会受到植酸、草酸等成分的影响而吸收困难。同时,人体有非常精密的酸碱调节系统,吃什么食物就改变人体酸碱性的说法并不科学。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学系教授余海虎说,牛奶含有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D及钙等,但这些成分也可从其他食物中获取,牛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其营养几乎全部可被人体消化吸收,故被称为完全营养食物。
  范志红说,各国营养学家均同意,奶类是钙、维生素A、维生素B族等微量营养素的重要来源。在我国儿童少年和中老年妇女当中所做的研究表明,增加奶类摄入对于身高增长和骨质密度的保持是有益的。
  (摘自《半岛晨报》)
其他文献
德国有个教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组学生的求职信一式三份寄往各个公司。一份上面没有贴照片,一份上面贴上漂亮的照片,一份上面贴上一张丑陋的照片。  结果,贴上靓照的那一组求职信得到公司回信的比率是92%;没贴照片的回复率是67%;而贴上丑照的回复率不到20%。  这似乎说明,现在美貌比以往更具影响力,不仅关系到我们和谁一起工作,而是我们是否能有工作(朋友们,请别忘记在自己简历上放上一张靓照,哪怕是P
16世纪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特别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确立,人类世界更加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树立整体史观,把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相结合,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和背景。在教学中,我们除了关注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之外,也要关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国家间的横向联系和比较。   以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为例,很多老师都做了
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可以说,这是每位中学历史教师奉为圭臬的名言佳句。但教学的现实也使我们常常反思:何为“智”——机械记忆、人云亦云的思维方式能称为“智”吗?此“智”如何明——低层次反复操练、教师一讲到底的复习现状能明“智”吗?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史学评价能力,能帮助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及全人类的命运,起到真正“读史明智”的作
[关键词]初中历史,文物教学,备课思路,青铜器,甲骨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01-0057-06  初中历史文物类教学因为其课程内容占比较小,一直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致使这一重要历史教学资源的价值未能充分体现。为了和大家探讨这一类内容的教学,笔者以部编七年级(上)“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为例,谈一谈自己的教学尝试,以期方家批评指正。
你知道吗?只需花费小小的精力及创意,就可以将家中已变旧或损坏的家具变废为宝。这样既环保,又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旧家具注入新生命。    旧家具的“敌人”  修复与改造家具前,应该试着去了解造成家具损坏的原因。在不了解家具损坏的主要原因前,盲目地遮盖蛀洞、油漆已腐化的木制家具或生锈的金属家具,都只是徒劳无功。  物理“敌人”  1.细菌 受细菌侵蚀的第一征兆是会出现小斑点。这些细菌会腐化木头、破坏
婚检率直线下降,出生缺陷率逐年上升,这是我国取消强制婚检近10年来的两个不争事实。  这“一升一降”之间是否有直接因果关系?出生缺陷第一道防线如何坚守?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路在何方?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权威部门及有关专家。  婚检率下降反弹乏力  出生缺陷上升势头不减  2003年10月1日《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强制婚检”变为“自愿婚检”。“老百姓误以为取消婚检,全国婚检率陡降。”卫生部妇社司有关负
2019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理事会换届大会在重庆北碚隆重召开,会上选举并产生了第九届理事会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东燕、中国教育学会分支机构管理部负责人卢霄龙等出席会议。张东燕女士希望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坚持政治建会,发挥学科引领作用,创新办会模式,争取为推动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0月16—19日,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
还记得歌手黄舒俊的一首流行歌吗?“我们要天天相恋,但不要天天相见,只需要悱恻缠绵,绝不要柴米油盐,有共同的生活经验,绝不用共同的房间……”像这首歌中唱的一样,眼下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兰州等内陆的一些大中城市出现了一种“周末夫妻”现象,这种现象又被人们称作“婚内单身”或者是“SOLO男女”。它指的是夫妻两人同城相处却各有住处,定期相聚,分居的原因不是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和感情矛盾,而是当事人自愿
嫁了个不浪漫的老公,生活就像老家屋檐下蓄满水的大水缸,静得能见天。  那日上班,同事灵的桌上多了一束红艳欲滴的玫瑰花,她得意地告诉我,是她老公送她的生日礼物。在眼热羡慕之余,我决定用身邊人身边事来春风化雨。“不就是送束花吗?这太简单了。”老公觉悟如此之快,让我喜出望外,孺子可教,可见我以往教育方法不当。  “今天我要给你一个惊喜。”生日那天一大早,老公就对我说。他竟没忘我的生日,一大进步啊!下班后
[关键词]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阶段性特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21)09-0059-08   在统编教材之下,如何理解与把握新教材想必是每位一线教师的必修课。笔者在进行《中外历史纲要(下)》的教学时注意到,与以往相比,新教材增加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篇幅。其中包括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6课“亚非拉民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