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中镉积累状况及控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angha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镉(Cd)是一种释放到农业环境中的有毒金属,会导致植物生长和生理发生许多变化.水稻中Cd的积累及其随后向食物链的转移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粮食安全.剖析Cd在水稻中的积累机制,将有助于减少Cd在水稻中的积累,提高大米品质.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水稻中Cd积累的原因,包括灌溉水、施肥、土壤酸化、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变化.接下来讨论了减少水稻Cd积累的方法,包括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土壤修复、田间管理、改变耕作模式等.将有助于解决Cd在水稻中的积累问题,确保我国的食品安全,减少Cd对国民的健康风险.
其他文献
城市快速路承担着人员出行与物资运送的关键任务,是保证大城市畅通运行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处在城市这一特殊环境,快速路相比普通道路以及高速路存在更大安全隐患的可能,这也就对快速路的负载异常监测提出了一定要求。目前国内外道路相关的监测研究有利用传统点式传感器,进行小范围监测,难以监测大尺度空间对象;有利用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或卫星遥感等方式进行的大范围监测,但又难以进行细节、隐性异常的监测。而Ph
目的 分析番茄病果中交链孢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产毒情况.方法 采集福建省5个县市番茄病果,通过切片和组织分离法从番茄病害部位分离纯化病原菌,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分离得到的交链孢菌产毒能力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在发病番茄病害部位分离得到的3株互隔交链孢菌株均具产毒能力,但毒素种类和产毒能力各有不同.其中,NH06菌株产毒量最高,可产生细交链格孢酮酸(tenuazonic acid,TeA)、交链孢酚(altemariol,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
目的 以气调包装酱卤鸭肉制品为研究对象,在冷链温度范围内建立一套准确、高效的货架期预测模型.方法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测定不同温度下的产品各微生物数量,确定(4~25)℃条件下产品优势腐败菌.对乳酸菌数量与感官评定值进行了回归分析确定最小腐败量Ns.分别采用修正的Gompertz方程和平方根方程建立一、二级模型,并通过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结果 确定了(4~25)℃条件下产品优势腐败菌为乳酸菌,最小腐败量Ns=6.14 lg(CFU/g).一、二级模型拟合度均良好,3种温度下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