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愉快教学,让学生乐学想学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min_j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愉快的课堂氛围,力争让学生学有兴趣,趣中有得。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语文课上学中感趣,趣中有得呢?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得出如下几点体会:
  一、 备课要抓趣
  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上好课的关键,事实表明,一堂课的成败与备课是否充分有直接关系。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材特点,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情趣,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好教学步骤,选择好教学方法,考虑好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精神。我们可以抓住有趣的情节,如《师恩难忘》中田老师讲的故事;可以抓住风趣的语言,如《理想的风筝》中刘老师笑谈腿疾的话语;可以抓住精彩的词句,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中描写一招一式的词语。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语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把知识与技能传给学生,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如果教师没有备好课就仓促上阵,就不能抓住重点,诱发趣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难以调动。
  二、 导入要激趣
  俗话说得好:一个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上课亦如此。每一节课,教师都要精心设计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草原》一课,用多媒体播放《我和草原有个约定》时,那美丽的画面、动人的旋律,立刻把学生带入天空明朗、空气清新的大草原中。
  三、语言要生动
  德国著名演讲学家海茵兹·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很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所接受。”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清晰、准确、生动、简洁并能以情激情,以自身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要想创造和谐的共鸣气氛,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趣味化和幽默化,就像《理想的风筝》中的刘老师;与学生对话时,语言要有亲和力,就像《孔子游春》里的孔子;谈话导入时,语言要有吸引力;课堂提问时,语言要有启发性;范读课文时,要声情并茂等等。
  四、方法要新颖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法和方式,它要解决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教学时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并取得思想教育的良好效果。如教学《三打白骨精》时,可以让学生表演文中的情节,感受孙悟空的勇敢,白骨精的奸诈;教学《姥姥的剪纸》时,可以让学生动手剪一剪,感受民间的文化及姥姥的心灵手巧;教学《安塞腰鼓》,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击鼓的场面,给学生带来心灵的震撼……一堂课的成败,学生收获的多少,其学习兴趣的高低,往往和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灵活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把各种教学方法灵活地结合起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取得教学最优化的效果。
  五、气氛要和谐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以不同的角色出现,要使师生在课堂交往中心理相容,教师首先要克服“领导心理”和“自我中心”倾向,以消除学生对教师产生的畏惧心理,缩短师生间的角色距离,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另外,课堂上的教师要善于体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并作“移情”反应,交流情感。如设问后要热切期待,给予宽厚和信心,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学生回答问题时要经常报以微笑,并进行适当的目光接触,有意义的点头,并作情感化的简短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当学生积极举手发言,但站起来后却又说不出来时,教者要耐心引导,以“你勇于举手很好,只是有一点紧张,坐下来再想想”之类的话语鼓励他们。当学生回答问题很精彩,教者更要用表扬的话语加以肯定,如“某某同学上课认真,头脑聪明,你们看他答得多好”,或以“还有哪个同学想试一试”这样的总结语或提示语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尊重学生独到的见解。对学生在发言中的合理因素要充分加以肯定,使学生在“言论自由”的气氛中获得“安全感”和“成就感”。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表现机会,享受到成功之乐,因而产生学习动力,从而既能提高学习能力,又能形成积极、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指出:“教师要和善地、愉快地教育儿童,以便在没有殴打,没有号泣,没有厌恶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在语文教改实验中,我尝试了“愉快教学法”, 将愉快的教学融入课堂教学模式中,让学生乐学、想学。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文章从异地办学的独立学院面临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入手,阐述了聘请外聘教师的意义和优势,分析了异地办学独立学院外聘教师聘用和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根据问题进而提出了
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以飞快速度在全球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本文基于当前网络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课堂是最容易发生错误,也是最应当发生错误的场所。错误是学生学情的鲜活反映,是生命发展的成长节点。也是教师因材施教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英语学习环境的缺乏,学习语言知识
文章结合科学课程的特点以及教学的现状,提出提高实验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等策略,发挥实验教学的高效性,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使学生学习科学的动力
课堂上的学习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评价,有助于学生获得最充分的、最合理的教’育与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积极地表现自我,从而让学生体验成功,促进发展。    一、评价的语言讲究丰富    1、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  置身于课堂,听到最多的评价便是教师的“你真棒!好极了!”,即使学生做对了一道很简单的计算题,教师也不失时机地这样夸奖。这
摘 要 经过两年多的精品课程建设,在对生化分离技术明确课程定位的基础上,对师资队伍重建、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实践等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实践。  关键词 生化分离 课程建设 探索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Practice of Vocational Biochemical  Separation Techniques Course Constructi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不断革新,计算机网络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目前,各行各业都已经开始利用计算机网络来实现信息化与网络化生产,因此也积累了大量的网络数据,通过网络数
诗歌教学,教师首先要走进诗歌,无限接近诗的丰富本体,只有当我们最接近作者时,最近距离地触摸诗歌时,感受它依然存在的温度,把脉情感的律动,我们才能更本质地了解诗,才能传达给学生更
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是我国民族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其发展的历程来看,这项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招生政策也出现了一些需要
讨论如何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将"再生性设计"与"再生性开发"的理论应用在被废弃的城市环境中,即如何经营这类城区区域使之持续生命并对区域宜居性、经济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