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了解贵阳市城区中老年女性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贵阳市主城区所辖一社区中40~79岁女性511名,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及完整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髋部、腰椎前后位(L1-4)、左侧股骨颈骨密度.结果 受试者总体血清25(OH)D浓度为(21.3±7.9)ng/ml,血清iPTH水平为(29
【机 构】
:
550004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550004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550004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550004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550004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贵阳市城区中老年女性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贵阳市主城区所辖一社区中40~79岁女性511名,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及完整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髋部、腰椎前后位(L1-4)、左侧股骨颈骨密度.结果 受试者总体血清25(OH)D浓度为(21.3±7.9)ng/ml,血清iPTH水平为(29.3±16.5) pg/ml;贵阳市城区中老年女性维生素D严重缺乏[25(OH) D<10 ng/ml]、缺乏[10≤25 (OH) D<20ng/ml]、不足[20≤25 (OH)D≤30 ng/ml]、正常[25(OH)D>30 ng/ml]的比例依次为5.3%、42.3%、37.9%和14.5%;4.7%的受试者存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清25(OH)D浓度与股骨颈、L1-4骨密度呈正相关(均P<0.01);血清iPTH水平与股骨颈、L1-4骨密度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贵阳市城区中老年女性维生素D不足及缺乏现象普遍,其血清25(OH)D水平与腰椎、股骨近端骨密度正相关;血清iPTH在血清25(OH)D浓度低于20 ng/ml时表现出升高趋势,骨质疏松症患病风险增加。
其他文献
以前列地尔注射液凯时(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为阳性对照药物,评价前列地尔注射液(陕西正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的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疗效,发现两种药物在改善患者步行距离、减轻下肢疼痛和提高ABI方面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译审者按:这是一次在2009年4月16~17日由29名国际糖尿病专家举行的学术讨论会的会议纪要,该会议由美国内分泌学会及美国糖尿病学会共同组织,得到诺和诺德教育基金资助] 最近有文献报告在美国大约有2400万人受到糖尿病困扰,占美国人口8%,而在全球这个数字接近2.5亿.在过去的2年中,美国患糖尿病的人数增长超过300万,其中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
患者女,13岁,因"体检发现血压高1个月"就诊.1个月前体检时测血压为15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后多次测血压均高于正常,无月经初潮.家族中无高血压史,父母系近亲结婚。
目的 观察去势小鼠在低铁环境下血清骨钙素及骨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24只12周龄C57BL/6小鼠,体重(19.5±0.5)g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OVX)、低铁组(OVX+DFO),每组8只.低铁组于卵巢切除后第2天腹腔注射甲磺酸去铁胺(DFO),剂量为30 mg/kg,每周3次,共5周;模型组、假手术组均腹腔注射同等刹量0.9%生理盐水,共5周;第5 周末取血后处死小鼠并分离子宫、左
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ER Stress)通过激活细胞内未折叠蛋白响应(UPR,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信号通路,在专职分泌的胰岛β细胞中对维持内质网稳态平衡和正常细胞功能至关重要。
目的 探讨垂体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自1994年1月至2007年6月间收住的239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9例垂体腺瘤中,男性93例(38.9%),女性146例(61.1%).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43.8±14.9)岁(范围为3.9~77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内分泌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示,催乳素瘤为最常见的肿瘤(26.8%).手术治疗179例(74
患者55岁女性,因“口干、眼干、多饮3年,多尿、消瘦8个月,加重伴恶心、呕吐10天”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眼干,饮水多于本院风湿科就诊,查血尿便常规、全胸片和心电图(-),
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胰岛细胞肿瘤.诊断依据为在较长时间禁食后出现低血糖症状并伴有胰岛素及(或)胰岛素原水平不适当增高.胰岛素瘤在开始出现症状时通常为胰腺内单个小肿瘤,切除后可痊愈.临床上的主要困难为胰岛素瘤定位,术前定位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再次手术。
本文报道1例甲亢多年后合并重症肌无力的29岁男性患者,经新斯的明试验确诊并治疗后,甲亢与重症肌无力均得到有效控制.随访2年余未再复发。
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保护和逆转β细胞功能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环节.通常认为β细胞功能衰竭是细胞凋亡的结果,但最新研究结果提示高血糖时体内叉头转录因子FoxO1活性丧失,β细胞发生去分化改变,成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内分泌祖细胞样细胞,部分细胞甚至可以分泌胰升糖素.这一发现对阐明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耗竭的机制、调整糖尿病早期治疗策略,保护而非刺激β细胞、研发促进已去分化的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