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究幼年热惊厥对内侧颞叶癫痫(mTLE)灰质体积(GMV)的影响及其与病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41例有幼年热惊厥病史的mTLE患者(mTLE-FC)、42例无原始促发因素的mTLE患者(mTLE-noIPI)以及42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被试。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高分辨率T1加权成像(T1WI)全脑磁共振成像扫描。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获得灰质体积(GMV)脑图,并比较
【机 构】
:
东部战区总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医学影像科,南京 210002,东部战区总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医学影像科,南京 210002,东部战区总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医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幼年热惊厥对内侧颞叶癫痫(mTLE)灰质体积(GMV)的影响及其与病程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41例有幼年热惊厥病史的mTLE患者(mTLE-FC)、42例无原始促发因素的mTLE患者(mTLE-noIPI)以及42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被试。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高分辨率T1加权成像(T1WI)全脑磁共振成像扫描。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方法获得灰质体积(GMV)脑图,并比较3组受试者GMV差异(P<0.01,高斯随机场理论校正),最后使用Spearmen秩相关分析探讨mTLE GMV变化与病程的相关性。
结果相比于正常对照被试,各mTLE患者表现出广泛GMV降低,主要表现在致痫灶侧海马、丘脑、颞叶及双侧小脑。mTLE-FC患者致痫灶侧海马、杏仁核、颞下回及对侧海马、海马旁回、内扣带回GMV减少较mTLE-noIPI患者更明显。同时,mTLE-FC患者致痫灶侧杏仁核及海马GMV与病程呈显著负相关(r=-0.381,P=0.014),而mTLE-noIPI患者则无下降趋势(r=0.081,P=0.611),mTLE-FC患者致痫灶侧杏仁核及海马萎缩趋势显著大于mTLE-noIPI患者(P=0.029,置换检验)。
结论mTLE患者存在以海马为主的双侧大脑半球广泛灰质结构损伤;既往有幼年热惊厥病史的mTLE患者脑损害更加广泛和严重,且随病程进行性加重的趋势更加明显,提示幼年热惊厥相关mTLE可能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关节复合组织体离断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吻合关节复合组织体与肢(指)体间离断的血管和神经,固定骨骼等进行原位再植。结果:自1990年以来,共再植5例,其中,肘关节1例,掌指关节2例,近侧指间关节2例。全部成活,外观和功能均取得满意的疗效。结论:关节复合组织体离断再植术是治疗包含关节的复合组织缺损性损伤较理想的方法。
目的:测定健侧颈7神经根移位后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为判断神经移位后的再生提供依据。方法:运用Dantec肌电仪,分别在胸锁关节、胸腋部刺激,测定21例健侧颈7移位后N20波潜伏期、波幅的变化,分析其与神经再生时间的关系。结果:健侧颈7移位后,在胸锁关节和腋部测定的SEP潜伏期与神经再生时间呈线性相关(P<0.05),而SEP波幅与神经再生时间之间,两者无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目的:介绍多指再造时供、受两区动、静脉搭配的新组合。方法:在作双侧游离足趾移植再造多个手指时,先将受区的桡动脉切断,再将两组移植组织的足背动脉分别与桡动脉的近、远端吻合。结果:自1991年9月至1995年8月,共用该法再造拇指及2个手指3例,2~5指4个手指2例,共为5例17指。结果:再造17指全部成活,术后经3个月以上的随访,所有再造指的血液循环良好,并恢复了一定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结论:该法具有
目的:明确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神经元的功能状态。方法: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retograde,HRP)逆行示踪、电镜检查、并结合电子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观察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细胞及其树突形态计量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前角细胞体积在损伤3周后增大了16%;6周后回降至正常,并继续萎缩;12周后胞体体积基本上不再发生变化。树突的直径、长度、体积则在各
目的探索拇指再造的新术式。方法采用吻合血管的背甲皮瓣移植联合带指神经血管蒂的岛状皮瓣移位,急诊延迟再造拇指。根据拇指残端情况,可选用中指尺侧或环指桡侧的岛状皮瓣。结果再造拇指3例全部成活,外形与功能恢复均良好。结论为急诊延迟再造拇指提供一种新方法,适用于拇指皮肤脱套伤及Ⅱ、Ⅲ度截指。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游离趾甲皮瓣修复或重建拇指的最佳适应证。方法对12例拇指脱套伤和4例无再植条件的拇指离断伤,彻底清创后,采用游离趾甲皮瓣修复或重建拇指。术中发现,第一跖骨背动脉均系Gilbert Ⅲ型,选择足背动脉为动脉蒂,大隐静脉为静脉蒂。结果16例重建拇指全部成活。创面I期愈合15例,1例末节皮缘局部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12年,重建拇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不能再植的拇
一例40岁女性患者表现为急起发热、头痛伴头晕,体格检查脑膜刺激征阳性,头颅MRI检查阴性,脑电图示:广泛中度异常脑电图,额颞叶显著异常波,脑脊液病理细胞学提示重度中枢神经系统性炎症,血清及脑脊液核酸检测人细小病毒B19(B19V)阳性,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经阿昔洛韦及地塞米松等治疗后患者头痛、头晕、眼震、颈抵抗等症状明显好转后出院。
目的探讨6%羟乙基淀粉130/0.4(HES)用于严重创伤骨科患者急性血液稀释后对蛋白的影响及发生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6至1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符合入选标准、择期行手术治疗的严重创伤骨科患者4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24):乳酸钠林格组(A组)和HES组(B组)。A组患者气管插管后经静脉以0.5 ml·kg-1·min-1的速率输注10%血容量的乳酸钠林格液行急性血液稀释。B组患者气管
目的探讨比较第1跖骨远端斜行截骨和Youngswick截骨术对Ⅲ、Ⅳ期踇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宁波市第六医院接受第1跖骨远端截骨治疗的29例(33足)Ⅲ、Ⅳ期踇僵硬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9例,年龄45~67岁,平均(56±6)岁。17例18足行第1跖骨远端斜行截骨术,12例15足行Youngswick截骨术。比较两组术前、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