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搏骤停复苏后患者急性肝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t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心搏骤停复苏后患者急性肝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本科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急性肝损伤(acute liver injury,ALI),将入选患者分为ALI组和非ALI组,比较两组患者入科时的基本情况及是否发生心搏骤停后休克及心功能不全.使用单因素生存曲线(Kaplan-Meier法)分析ALI对患者1年生存率的影响.观察ALI组患者的28 d病死率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使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AL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入选ALI组54人,非ALI组158人,ALI组患者恢复自主循环的时间较长[19(10~27)min,P=0.015],ALI组患者总体病情(SOFA评分、酸中毒和乳酸)较重.ALI组和非ALI组心搏骤停后休克和心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分别为74%vs.55%和89%vs.70%.非ALI组患者的1年累计生存率明显高于ALI组,Log Rank(Mantel-Cox)x2=4.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ALI持续时间越长,不良预后的发生率越高.心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时间及心肺复苏后患者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和ALI的发生相关,OR值分别为3.762(2.347~5.098)和4.272(2.943~5.932),P<0.05.结论 心搏骤停后恢复自主循环的时间及心肺复苏后的心力衰竭是ALI的危险因素,ALI的发生增加患者病死率.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损伤小鼠脑组织中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protein 9,CARD9)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取24只SPF级BALB/c雄性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4组,即假手术组、缺血3 h组、缺血6 h组、缺血12 h组,每组6只。缺血组小鼠采用线栓栓塞法构建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permanant middle cerebral 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