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流行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血清与特异性病毒多肽成分的反应
【机 构】
: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现在第四军医大学传染科攻读博士生),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传染病学教研室
【出 处】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发表日期】
:
1988年09期
其他文献
本次调查对30例已确诊的PHC和30例其他肿瘤及肛肠外科病例对照,采用PHA和ELISA检测方法,做了1:2配对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PHC病例HBV流行率90%,HBsAg阳性率56.67%,抗-HBc阳性率33.33%,抗-HBe阳性率35.29%,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0.001)。相对危险性也分别是对照组的7.6、5、39和5.5倍。通过询问还发现PHC病例的肝病史、肝炎接
用一种可穿透紫外线的可溶性菌膜作为生物指示剂,检查紫外线的消毒效果。当紫外线剂量为12000μw·s/cm2时可杀灭99.9%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50000μw·s/cm2可杀灭99.9%以上枯草杆菌芽孢。并且证明杀菌效力不完全取决于紫外线强度的高低,而照射剂量的大小在消毒效果中起关键作用。应用时根据不同消毒对象,调节照射时间,计算所需照射剂量,即可达到保证消毒质量的目的。应用新型生物指示剂检查紫
本文对来自成都地区的弯曲菌进行了生物分型和质粒分析,并结合血清学分型应用于弯曲菌肠炎病人家庭的调查。116株弯曲菌中,空肠弯曲菌生物1型、生物2型和结肠弯曲菌分别占58.6%、4.3%和37.1%;人源菌和鸡源菌均以空肠弯曲菌生物1型为主,猪源菌主要为结肠弯曲菌。弯曲菌质粒检出率为18.9%,检出的质粒株中,大多含2~3个质粒带,分子量﹤1.4~58×106道尔顿;结肠弯曲菌的质粒检出率(34.2
本文首次报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尿中抗原,进行早期诊断,取得满意结果,本法系应用免疫的特异性和酶的高效能催化的敏感性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因而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研究结果表明,7病日内阳性率较高,为93.89%;2病日内阳性率更高,为100%,故有早期诊断价值,本文用阻断实验证实尿中具有特异性抗原。此外,以正常人和其它疾病患者作对照,结果为阴性,证明本法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