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植物生长促进剂对蔬菜生长影响的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ong1984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植物生长环境中的微量元素调控着手,研究了一种新型植物生长促进剂的理化性质,探讨了该促进剂的生物学机理,比较了使用促进剂与未使用促进剂两种处理对叶类蔬菜、根类蔬菜和果实类蔬菜生物产量和品质,尤其是其对蔬菜叶片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盆栽实验表明:该促进剂含有多种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微量元素硫、铁、铝、锰、镁、钛、锌、钾、硼、钼、钙、铜等,施用该促进剂后,有利于蔬菜发芽生长,提高蔬菜叶绿素含量和果实含糖量,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
其他文献
考虑了自变量分段连续型随机微分方程dX(t)=(a1X(t)+a2X([t]))dt+(b1X(t)+b2X([t]))dW(t)的解析解和数值解的均方稳定性.得到了解析解的表达形式,证明了当2a1+b12+b22+2|a2+b1b2|〈0时,解析解是均方稳
蛋白质的结构会在压强的作用下发生变化,结构的变化会引起吸收光谱的变化。对血红素类蛋白质,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第Ⅲ带,即通过观察测量第Ⅲ带吸收谱的强度可以将蛋白质结构变化
对82例皮肤孢子丝菌病病理组织内的病原体做了观察,结果HE染色发现星状体22例(26.8%)、孢子36例(43.9%).45例PAS染色发现星状体9例(20%),孢子38例(84.4%),菌丝2例.5例多菌组织块透射电镜观察均见到孢子,并发现一个芽生孢子被中性粒细胞伪足钳住将被吞噬状.4例免疫荧光抗体染色均见到孢子.45例组织液涂片革兰染色及PAS染色发现孢子40例(88.8%)、星状体1例(2.
70年代末期,治疗血吸虫病的药物吡喹酮的问世,国内外采用化疗方法阻断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研究报道不少。但就如何确定化疗覆盖面和化疗对象这一关键问题,至今
建立了苦味酸的电化学定量检测方法,在pH=5.5、0.1mol·L^-1 HAc-Nabc缓冲液中,苦味酸在玻碳电极上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活性,表面活性剂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对苦味酸的还原电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