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是保乳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早期乳腺癌施行保乳手术结合放疗已得到广泛认可.现代放疗技术包括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等在保乳治疗中得到合理应用.放射反应和美容效果是评价保乳术后放疗的重要因素.不同放疗技术产生的放射反应和美容效果不同并各有其特点。
【机 构】
:
250117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放疗二病区,250117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放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是保乳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早期乳腺癌施行保乳手术结合放疗已得到广泛认可.现代放疗技术包括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等在保乳治疗中得到合理应用.放射反应和美容效果是评价保乳术后放疗的重要因素.不同放疗技术产生的放射反应和美容效果不同并各有其特点。
其他文献
雷替曲塞是一种新型的特异性胸苷酸合成酶(TS)抑制剂,在临床研究中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国内外研究显示,雷替曲塞治疗结直肠癌疗效确切,耐受性较好,并且使用方便,可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没有或很少具有开放阅读框架的、不能或极少编码蛋白质的RNA.近年来研究发现lncRNA在恶性肿瘤中有显著的组织特异性,并且在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多种分子标志物与胃癌预后有关,如AT丰富结构域1A(ARID1A)基因的表达缺失、CD133和生存素的过表达均可致胃癌发生,且预后不良;瘦素、CD44、微小RNA(miRNA)则与胃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低表达有助于胃癌血管生成,但其表达与胃癌预后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而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基因多态性则可能为用药选择提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对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调节起关键性作用,与细胞的生理功能和某些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在许多肿瘤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与肿瘤耐药性的产生也密切相关.体外研究表明,使用化疗药物联合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可以显著增强化疗药物作用效果、降低IC50值.因此,PI3K-Akt信号通路已成为一个可以逆转化疗耐药的重要靶点。
目的 通过比较食管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与固定剂量率旋转调强放疗(IMAT)计划,分析VMAT与IMAT在剂量学方面的特点.方法 对入组的22例食管癌患者使用核通Oncentra 4.1计划系统设计IMAT和VMAT两种治疗计划,处方剂量为2 Gy/次,30次.要求≥95%计划靶体积(PTV)达处方剂量,超过110%处方剂量PTV(V11o)<10%,脊髓最大剂量≤45 Gy,双肺受量V2
目的 探讨乳腺肿瘤不同分子亚型临床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有明确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716例患者,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将乳腺肿瘤分为4种分子亚型,即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basal-like型,回顾性分析各分子亚型的临床特征、复发转移、预后情况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716例患者中
目的 探究血液内科住院老年肿瘤患者并发感染时分离获得的致病菌分布特点及其对抗感染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在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采用常规方法对血液内科住院老年肿瘤患者并发感染时获得的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和培养,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所有送检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共30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4株,革兰阳性菌91株,真菌17株.分离出的真菌大多对抗真菌药物敏感,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霉烯类
在恶性肿瘤颅外转移灶的治疗中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已得到有效的应用.SBRT具有肿瘤靶区剂量分布集中、靶区周边剂量梯度变化大及靶区周边正常组织受量较小等特点.SBRT放射生物学特点、SBRT治疗机制、SBRT如何整合至全身系统性治疗均得到了进一步的探究。
老年三阴性乳腺癌(TNBC)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除浸润性导管癌,也多见于腺癌、小叶癌,该类肿瘤体积大,分级多为Ⅲ级.老年TNBC患者辅助化疗疗效显著,但因常并发其他疾病,选择治疗方案时除考虑肿瘤分期外,还需注意患者重要器官功能及耐受能力.老年TNBC患者预后较差,给予合理治疗后,情况可明显改善。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发病人数的40%以上,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癌基因激活和癌基因生物学功能出现下降、缺失和突变等情况相关[1].国内外大量实验研究发现野生型p53诱导的磷酸酯酶1 (the wild-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 1,Wip1)可在多种不同肿瘤细胞中扩增和过表达,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