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金融体系运行效率的政策效果测度与分析

来源 :金融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oltte8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开展,满足乡村振兴战略金融需求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任务.实现相关政策体系在金融精准扶贫阶段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阶段的有序衔接、平稳过渡和优化调整,以打通农村金融“堵点”,提升农村金融体系运行效率至关重要.基于调查数据,运用动态DEA模型对河北省农村金融体系运行效率进行测度,并构建面板模型分析各类政策工具和措施的效果,得出如下结论 ①:近年来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金融体系运行效率呈整体上升的态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工具以及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优化农村法律环境和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措施对提升农村金融体系运行效率具有显著作用;农信机构改革、塑造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性、融资担保体系和信用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措施效果不显著.由此,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阶段,应确保效果显著的政策工具和措施持续发力,对效果不显著政策措施进行优化调整.
其他文献
如何解决企业环境战略制定与执行脱钩问题已经成为理论界与实践界研究与关注的新焦点,员工亲环境行为被认为是解决企业环保实践“失灵”问题的关键之一.为探究提升员工亲环境行为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认知-情感加工系统”理论,构建“企业环境责任感知-道德反思/和谐式环保激情-员工亲环境行为”的双中介模型,并探索伦理型领导感知在该模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企业环境责任感知与员工亲环境行为呈正相关;道德反思与和谐式环保激情部分中介企业环境责任感知与员工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伦理型领导感知分别正向调节道德反思与和谐式环保
伴随金融科技在金融实践领域的广泛应用,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金融学人才需求较大,培养具有金融科技背景的金融专业人才是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基于金融科技发展的背景,在总结已有金融专业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以金融科技为核心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及高校金融学专业培养的现状.总结目前高校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发现其主要问题表现在:课程设置缺少金融科技在特色金融中的应用等内容;金融学专业教材部分内容可能与现实发展脱节;实践课程的比重有待提高;师资配备方面缺乏具有金融科技背景知识的教师队伍;金融风
高质量发展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转型的核心逻辑,其内涵源于宏观经济、企业和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并映射至商业银行日常经营中.通过研究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层次和特征,基于此建立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逻辑框架,构建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利用我国3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2019年数据,讨论我国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状况.研究表明:我国上市银行2010—2019年高质量发展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出现下降趋势是因为盈利水平下降和扩张速度放缓;近年来出现上升趋势是因为商业银行提高了自身效率水平和创新能力,强化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