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nix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在教育领域中提出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基于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进行全面培养。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主要包含六个方面,即对学生人文底蕴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培养、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培养、责任担当的培养以及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六个因素也构成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实际上就是从综合方面对学生的素质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的过程,这是基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提出的教育策略,是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因此本文通过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有效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分别从核心素养构成要素的六个方面展开了具体策略的论述,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一、通过语文教学加强对学生人文底蕴的培养
  人文底蕴主要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知识的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方面形成的基本能力和见解、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体现在语文学习中,就是语文文化底蕴,语文知识的文化积累。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将人文底蕴的培养时刻贯穿在教学之中。在具体教学活动的实施中,要关注学生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的培养以及文学审美情趣的提高。首先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进行能力的提升,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文是主要学科,语文知识的结构性十分强,初中生必须将语文的学习规律扎实掌握,语文学习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基础字词的知识、阅读理解以及写作知识,教师要从这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在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只有注重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才能够为提高学生的人文底蕴奠定基础。其次是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的熏陶,教师要在教学中将民族文化穿插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初中语文的学习是建立在小学语文基础之上的,因此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学积累,教师要在已有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要涉猎更深层次的传统文学、经典子集等,通过对古典文化的传递逐渐提高学生的人文底蕴。
  二、通过语文教学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主要指的是在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方面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以及行为表现做出科学引导,要将语文知识点的科学价值体现出来。语文知识源于生活,大量的语文阅读都是取材于生活、基于实际生活进行的创作。因此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结合生活开展教学极其重要,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领会语文知识和内涵,并将学习过的语文知识很好地应用在生活中,这对他们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养的培养都有很大帮助。例如在《黄河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要对文章描写的意境进行渲染,要将关于黄河形成的自然科学原理为学生讲解,只有对科学知识有一定了解之后,学生才能更深刻地去体会文章的写作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同时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语文知识与自然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我们知道,任何一种知识形态其实都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人类生活智慧和经验的体现,因此各学科之间也都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也是提高核心素养能力的重要体现。
  三、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来说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地达成学习成果,能够帮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在点滴中进行培养。语文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相比于其他学科没有很大的难度,无论是知识理解方面还是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方面都比较容易,因为学生的学习难度低,教学的难度也相对低,然而这种较低的难度为教学效率的提升产生了严重阻碍。因此只有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更好地培养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语文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内,教师应该向课外方向不断拓展,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式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应该在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以往的“学会”学习方法向“会学”的学习方法上进行转变。例如在《孙权劝学》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思维拓展,谈谈对文章内容的独立见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从而做好更多的知识积累和运用。
  四、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引导他们健康生活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中,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指的是,教师要积极对学生进行正面价值观的引导,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他们的思想观念能够在健康的环境下形成发展起来,体现在教学中,主要是学习意识的形成、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学习进程的评估调控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在学习中的乐学善学、勤于反思等优良品质。教师要借助语文教学素材,帮助学生形成这些优良品质,从而引导他们健康生活。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才会形成健全的三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包括理论知识方面的能力培养,还包括道德品质、健全人格的培养,这是社会发展对优质人才的需要,也只有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才能促进他们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才能为将来的社会发展树立优良风气。
  五、通过语文教学加强对学生责任担当的教育
  基于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语文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将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融入教学中。虽然初中生还没有真正参与社会生产建设之中,但是他们也是社会中的成员,他们也具有社会属性,因此他们也要具有相应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的突出体现就是责任的担当,责任担当包括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处理社会、国家、国际关系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家国精神。例如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中,教师要借助这篇诗歌的学习渲染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将诗人忧国忧民的大无畏精神进行感情渲染,让学生深刻体会诗人情感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感受,提高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通过语文教学加强对学生责任担当的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坚强的意志和优良的品格,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体现。
  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和创新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必要元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能够很好地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能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过程产生对知识探索的喜悦感和刺激感,从而增加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感,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实用之处的同时还能体现出语文知识的实用价值。例如在《想象世界》教学中,其中共包括5篇课文,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在文章的研究上将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文章的阅读探究,并自主展开讨论和探索。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改写,通过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亲自体验想象作文与故事的创作方法。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对他们创新能力和语文實践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帮助。
  七、结语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要求,对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响应世界教育改革的体现,更是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将核心素养体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求教师结合核心素养构成元素的六个方面进行具体教学策略的实施,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同时保证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效果的有效达成。
  (责编
其他文献
情感教学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注意采用合理的方法,尽量激发、调动以及满足学生的情感方面需求,在知识传授过程中也要注重情感需求,使教学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情感在人的一生中必不可少,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催化剂,教师如果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一条件,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然而,现实的状况是,大多历史教师并没有注意情感方面的教学,只是将学科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并没
美术教育和美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学生的美术和美学教育不仅是时代呼唤,而且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到学生的职业生涯。加强中学生的美术和美学教育不
我国推行了长达十多年的教学改革可以说取得了显著效果,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重视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但是很多学校还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出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实际教学情况南辕北辙的情况,很多学校仍注重升学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导致部分学生高分低能。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完善,新课标对于现阶段初中历史的教学有着新的需求。这其中,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们核心素养的教学理
在环境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瓶颈"的今天,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统计数字,尤其是GDP已经成为国家与政府制定
摘要: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是研究材料微观表面的重要工具,不仅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还在微电子学、微机械学、新型材料、纳米材料、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根据原子力显微镜的仪器特点,简要介绍了原子力显微镜在高校中的开放管理方针,以及对培训教学方案的探索,从而提高其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使其在高校教学科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与
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家就是赋予资源以生产财富的能力的人."换句话说,因为有了企业家的存在,才使得企业生产、创造财富成为可能.那么,企业家的这种能力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行政主管部门需要履行政府部门监督职能,对项目建设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本文首先对水利工程质量建设监督基本程序进行介绍,然后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