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魅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t4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在不断发展,国家越发重视教育,带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脚步。在该种背景下,想要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传统教育方式已经难以达到需求,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育理念,可以更好的渗透数学文化,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数学课堂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推动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下文探讨了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的魅力,以期推动数学文化的推广与传承,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173-01
  前言
  小学数学是一门以计算为主的学科,表面上,小学数学与文化并不关联,而更深层次中,数学却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然而在传统数学教育中,教师直接将文化与数学割裂开来,影响了课堂的活力发挥,导致数学文化丢失,使得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普遍不足,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1]。对此,为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实现高效数学课堂,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融入数学文化,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提高课堂教学魅力。
  一、数学中数学文化的表现
  数学文化与其他文化相同,都拥有美学价值,作为理科的领头人,数学文化的美学价值主要展现在自然、和谐、缜密、简洁、奇异等理性美上,在人们利用数学思维解答数学问题时,数学文化的一系列属性被充分展现,无论时归纳数学解题方法,还是对真理的探索过程,数学文化都发挥着重要价值。并且,数学文化中蕴含了浓厚的创新思想,此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而在数学教育中,涉及大量符号、公式,进一步为文化赋予数学美感,因此,数学文化,可以将其看做是一种由表象向内里的深入学习,是将人们对美本质的深刻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数学文化的作用
  社会在迅猛发展,带动了我国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人们生活富足之后,对文化事业提出更要要求。实际上,任意学科都拥有自身的文化,若学科没有文化,则学科很难发展。因此,在数学学科发展过程中,数学文化的引入不可缺少,如此,方能为数学学科提供发展动力。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小学生因年纪较小,知识面狭窄,在接受新知识时,对于纯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接受速度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应积极引进数学文化,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将文化与解题技巧结合,为学生数学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在小学教育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数学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学生逻辑能力。但是,在实际教育中,小学生学习热情较低,很少举手回答问题,部分调皮学生还可能做小动作,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而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在于:教师忽视了数学文化的渗透,直接将数学知识与解题技巧割裂,影响了学生兴趣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2]。可见,加强数学文化的渗透,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三、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魅力实现
  在小学阶段,数学教育依照学生年龄特点将数学知识分割为数个小版块,学生依照阶梯式学习,将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内容有效融合,会逐渐掌握数学技巧,领悟数学精神,提高数学解题能力,转变思维方式。因此,数学文化在数学课堂的渗透成为必然。下文探讨了数学文化渗透课堂中所实现的效果。
  1.挖掘了数学品质,塑造了健康人格。
  数学文化是理性精神的凝聚,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理性思维,有助于为学生塑造健康人格。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重视数学文化的渗透,具体来讲:首先,教师可通过文化渗透,培养学生的严谨与务实态度。数学思维的本质为去伪存真,在数学解答中,只有站在公正立场,对所有推理过程严密推导,不能存在虚假行为,方能保障问题得到准确、快速解答。因此,若学生拥有严谨务实的态度,并以此对待数学学习,能够有效保障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同时,健全学生的人格。其次,培养学生守法自律。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守法自律作为理性思维,与数学结论的逻辑结果相符,每一步推理,都需要遵循逻辑合理,遵循数学规则。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对数学规则的态度,只有学生遵守规则,才能更好掌握数学内容。同时,这种态度迁移到生活中,能够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习惯,对学生人格健全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展现了数学思维的过程,探究了数学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数学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解题,还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通过数学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文化,才能真正实现高效教学课堂。因此,加强数学文化的渗透,引导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思维的全过程,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同时,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多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在认识问题时,感性大于理性,不确定因素较多,导致数学问题探究过程存在偏差。对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通过积极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积极性;巧妙设置问题,拓展学生思维;加强操作训练,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抽象数学概念向形象化转变,简化学习困难度。如此,将数学思维全面渗透,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3]。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加強数学文化的渗透,挖掘学生的数学品质,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以此实现高效教学课堂,推动学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秀华.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4):96-96.
  [2]郑阳.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作用与方式之研究[J].考试周刊,2016(49):71-71.
  [3]吴润林.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6):220-220.
其他文献
本文是英语剧本教学的一次尝试,文章以The Necklace的教学为例。通过指导学生感悟人物语言,分析剧情发展,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情趣,鼓励学生结合人物心理和性格特征,通
随着计算机在当今社会的普及,计算机应用技能也变得日趋重要。作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中专学校,是一门集知识性、实用性的基础课程。它可以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使学生
目的探讨外科感染性休克患者术中抢救的护理配合技巧,提高手术室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水平。方法2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迅速做好术前准备,密切配合手术步骤,监测病情变化,准确及时
学校要举行运动会,大家要踊跃(yǒnɡ yuè)报名参加!  我!我!我!我要参加!  我要参加“看谁爬得快”!  没问题!每次家长会后,我都能成功地从老爸的“熊掌(xiónɡ zhǎnɡ)”下逃脱(táo tuō)!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介绍了水生植物的概念及分类,并对水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价值及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水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针对“数据结构”这门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以及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易走的误区,本文就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和实践角度介绍该课程的若干方法与改革。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攻击手段越来越多样化,传统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检测技术逐渐表露出检测性能差、适应能力低等问题,DDoS攻击检测的新技术、新方法已成为相关领域
微型学习是新媒体时代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可以有效拓展学习时间和空间,实现随时随地主动学习。生理学是护理专业重要基础课程之一,结合成人护理专业的学生特质和教学现状,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