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分离菌株去除水溶液中铅离子研究

来源 :环境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cla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及微生物种类、pH和接触时间是决定生物吸附效果的关键因素。从受铅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5株有生物吸附铅离子能力的菌株,并鉴定吸附能力最强的菌株1为芽孢杆菌;试验了pH、接触时间和初始铅离子浓度对该芽孢杆菌生物吸附铅的影响,在温度为25℃时,pH值3.0、初始铅离子浓度250mg/L、吸附时间不超过15min有最大吸附量92.27mg/g,此时去除率为73.82%,且25℃吸附平衡基本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因此,用该芽孢杆菌生物吸附去除水溶液中铅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在阐述了辽西北矿产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辽宁省矿产资源勘察成果,对阜新、铁岭、朝阳三市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将辽西北划分为四个主要的矿产资源接替区。分析了辽西北矿产资源接
尿液源头分离技术近年来在欧洲一些国家成为研究热点,但尿液输送与收集过程中的沉淀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介绍了尿液和沉淀物的组成及性质;从模拟自来水及雨水冲
竹原纤维是我国近几年开发成功的纤维素纤维,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如:天然抗菌性、吸湿导湿性、绿色环保性等。银离子涤纶是经共混纺丝法而制成的纤维,银离子的加入,使纤维具
研究了掺与未掺木质素纤维的多碎石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其中包括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度、疲劳耐久性和抗滑性能,并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进行了对比
随着柴达木盆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化,复杂储层已经成为今后勘探开发的重要对象,测井面临的难题将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小梁山为代表的柴西北中浅层,特殊的沉积、成岩和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