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汉语文课堂教育理念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iu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西藏新课程改革以来,对于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课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读写训练,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语文能力。在科技发展的今天,藏区小学语文教学中该怎样用科学新课改使小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有效的发展呢?本文将对此提出几点浅薄的经验。
  【关键字】新课改  汉语文教学  农牧区学生  主体性发展  教学策略
  西藏新课程改革以来,对于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学,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农牧区小学生掌握汉语文学习的方式方法,为小学生构建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在老师有计划、有目的的启发下,利用新课改手段,使小学生能较好的熟悉小学汉语文的基础知识,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同时也使小学生鲜明的性格得以培养。
  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在我们藏区小学汉语文教学领域引入这种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同时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内在因素,发挥了主体作用。不仅学生们从中受益,而且教师们在此过程中收获无疑也是巨大的。因此,现代新课改在课堂内外的运用已成为全面提高农牧区小学生汉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也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根据多年教学活动的实践和总结,怎样在汉语文教学中利用新课改手段,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培养与发挥呢?本人有以下几点小建议。
  二、直观形象,揭开识字的面纱:汉语文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彻底扬弃师授生受的模式,特别是农牧区小学,更应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新观念,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正真的进入高效率的课堂。在小学汉语文教学中较为令老师头疼的就是识字困难,这几乎是每个藏区小学汉语文老师都要面临的问题。那么有了新课改理念教学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在课堂上,老师首先要保证做到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因材施教,对教材的重难点和学生的疑惑都给予点拨和恰到好处的引导,让每位学生都是自己学习的小主人。打破从前老师教、学生听的固有模式,从而更有效的符合新课改要求,实现以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为体的小学汉语文课堂新局面。
  三、创造积极探究的氛围,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建立高效率的汉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发挥我们藏区小学生理解与汉语言表达的能力是农牧区小学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学习汉语文及自我发展的主体是每一位小学生,他们都有主体性,而这种主体性最好的体现方式就是促进学生提出自己心中的问题,激发孩子们爱问问题的天性,心存疑问才能促进学生们积极思考、不断发展,曾有位科学家说过:“培养孩子们提出问题远比培养孩子们解决问题更重要”,不懂得提问就不会有创造,可见,疑是思之源,而思则是智之本,所以,身为汉语文教育的我们要积极努力的营造农牧区小学生探究的氛围,培养小学生爱提问题的意识,使小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质疑。然而、新课改理念教学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死板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更宽的道路。并在此过程中,积累和丰富更多的语言知识。
  四、营建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一)老师要注重情感的表露,在言谈举止上要有表率作用。优秀的老师在平日的教学中能够与学生们轻松的打成一片,学生们更多的是将老师当成了朋友,如果语文老师再有一些幽默细胞,那么会更受到小学生们的欢迎和喜爱,面对这样的老师,孩子们愿意吐露任何心事,不论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这样由于爱屋及乌,学生们对语文课堂也会充满兴趣,会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走进语文课堂。传统教学课堂是“填鸭式”教学,自从新课改以来,教学课堂已经是学生问,老师答的状态。
  (二)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动力,只有对一件事物充满兴趣时,学生才会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兴趣也是小学生成才的关键,若要在汉语文教学中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发展,就必须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们对汉语文学习的态度从枯燥乏味到兴趣盎然,老师要努力寻找课堂上的兴趣点,结合课堂环境、教材内容等各方面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注重小学生汉语文语感的培养。农牧区很多学校的小学生都是来自于附近的小牧区,几乎都没有接触过汉语言。教他们生汉字和讲普通话逻辑思维都较差,讲起话来要么难以讲不完整,要么杂乱无章,这些现象都是正常的,因为孩子们从小没有接触过汉语言的教育,思维能力不够强,不能把心中所想侃侃而谈,在这个时候,老师要耐心的指导、帮助,不应给予过多的批评和嘲讽,要通过适时的赞扬和鼓励来增强孩子表达的胆量。
  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老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们在活动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并形成一种能力,使每一个农牧区小学生学习的潜能都被极大的激发出来,而且要鼓励学生们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提高自学的能力。从而提高藏区小学汉语文教学的质量,可以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进而推动汉语文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维青.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倡导学生主体地位的尝试[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1(13)
  [2]高凯.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主体发展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12(15)
其他文献
今天我来到了中国茶都——安溪,这里茶香四溢。许多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来这座茶都游玩、品茶。  早上我早早地起床,8点半我们就出发了。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安溪连连香茶叶公司。店长带我们去参观制茶方法。首先要炒青、摇青、做青,她还介绍了用空调制茶的方法。我们来到茶间室,一股清新的茶香味朝我扑来,我仿佛在茶叶中跳舞。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第二站魏荫茶都,魏荫是铁观音茶的创始人。店长给我们介绍了魏荫是怎样发现铁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这项业务的开展在我国时间不到20年。由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一开始便体现了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过程,不像发达国家的助学
【摘 要】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 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 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 时期所特有的文 化现象。 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的功能很多,但其最本质的和最主要的是 它的交际功能。  【关键词】英语课堂 文化背景 传授  一、必须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  在以往的外语
本文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为对象,针对UHMWPE纤维结晶度极高、缺乏染色基团的难题,从原液着色法、常规染料染色法、特定染料结构开发、特殊染色工艺等方面着重介绍
目的:总结分析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80例肺结节疾病患者资料,时间在2016年3月—2018年2月,依据检查中CT剂量不同分为A组(40例,
《新课程标准》将小学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学生綜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而这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合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目标的确定,使学生既要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又要有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格,从而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改的实施进一步强调教学要指导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因此,如
目的:探讨人类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277T/C、-1026C/A和+2087G/A等三个基因位点多态性与川崎病(KD)发病及其冠状动脉病变(CAL)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46例K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