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业实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ko0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它的到来使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个国家富强和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因此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展开,如何探索找到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方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实训实践课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基地,正面临由传统型实训教学模式向创新型实训教学模式的转变。我针对我校建筑专业实训教学的现状,进行探讨,以寻找更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训教学方法和模式。
  一、目前我校建筑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教学观念落后。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传统的教学体系把实训教学看成理论教学的附属,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训教学。学生普遍对实训课缺乏正确认识,认为实训课仅仅是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而没有认识到实训教学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实训教学方法滞后。
  传统的实训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先叙述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再仔细介绍设备操作方法、实训步骤,学生只需要按要求过程去操作,用不着查资料、思考与创新,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的“教”是教学设计的重点,而学生的“学”往往被忽视,学生的创新心理得不到满足,创造能力得不到培养,个性得不到充分发展。
  (三)实训教学内容陈旧。
  传统的建筑专业实训教学按专业的种类划分实训项目,这种设置实训的优点是与理论教学联系密切,其缺点是没有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二、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出发,对建筑材料实训教学进行改革
  (一)实训教学观念改革。
  1.重树实训教学的重要地位
  实训教学改革的第一步是思想认识上的变革,教师要克服过去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训教学的问题,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训“两条腿走路”,像重视理论教学一样重视实训教学。在实训教学中将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2.加强实训技术力量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些教师认为从事实训教学工作低人一等,是处于“二线”的工作,水平低、不能上理论课的教师才进实训室,导致实训技术力量普遍比较薄弱,没有形成合理的梯队,严重影响了实训教学的效果。因此,改变观念,提高实训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加强对实训人员的培养,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实训师资队伍,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尤为重要。
  (二)改进实训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主动力,在实训课上,让学生积极、主动、有兴趣做实训是实训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在实训课上,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融创新与思考于实训过程中。传统的实训教学是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改革后的实训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具体可采用的步骤:①让学生在实训前自主性预习,自己质疑、自己提出问题;②实训前让学生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解疑;③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训,完成实训内容;④让学生写出实训报告,分析实训结果,对失败的实训进行原因分析,再重做,直到成功。在积极准备—遭受挫折—分析原因—实训成功—收获喜悦的循环往复中,学生会逐渐对实训课程充满兴趣,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三)更新实训内容。
  实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改革实训内容,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需要,也是为了适应建筑材料不断更新换代的市场需要。实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开拓意识、创新能力、科学素质和动手能力。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在实训教学内容上创新,改变以验证性实训为主的局面,扩大知识面,增加综合性、设计性与创造性实训。例如:在实训过程中把原来测量、砌筑、钢筋工三项相对独立的实训内容整合为某个工程设计需要的实训课题,学生根据设计需要,通过计算,得出初步成果。这些综合性、创新性实训的开设,均要求学生自行完成资料收集、原材料性能测定、实训方案确定、实训数据测试与处理、结果分析等全部内容,这样学生不但能加深对建筑材料知识的理解,初步掌握工程实训的方法,而且能把书本的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使学生对实训目的与用途更加明确。
  (四)改革考核方法。
  传统的实训考核办法大多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实训报告的质量来考核。新的考核机制必须将学生的实训室活动集中在创新上来,把考核的重点放在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同时,提高实训成绩在学生总成绩中的比例,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以引起学生对实训课的足够重视。
  总之,实训教学是中等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实训本身就是一种科学活动,在实训过程中学生要开阔思路,设计实训方案和步骤,观察和记录实训结果,得出实训结论。实训教学改革的深化,对于突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扎实工作,不断创新,开创职校实训教学的新局面,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莹,尹玉,白宪臣.建筑材料试验教学创新改革探讨.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第16卷,(1).
  [2]刘淑梅,吕平.土木工程材料实训教学改革与效果分析.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2,(23).
  [3]相军.传统建筑材料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淮阴工学学报,2002,(4).
  [4]潘蕾.深化实训教学改革.适应人才培养需要.实训技术与管理,2002,19,(3).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可上好一节课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各具性格、层次不同的学生。他们的心理所表现出来的明显差异往往使课堂整体教学效果不佳。而探微学生的注意心理特征恰恰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时下,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农村,由于受到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培训学习等的影响,有部分教师仍死守着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整堂课下来,虽然教师讲
我班有位男生张某,平时学习态度不好;与同学相处,行为举止粗鲁;对于老师的教育,总会摆出一副“你能奈我何”的样子。他有时能认识自己的错误,但事后依然不知悔改。任课老师多次向我反映此生是可恶的“倔头”。我三天两头找他谈话,但收效甚微。  有一次星期一的课上,我正讲到关键之处,赫然发现张某趴在了桌上。我虽然没有停止讲课,但灼灼的目光已严厉地射向了他的座位。同桌看到了,小心地拿胳膊碰他的手臂。他猛抬头,对
一、项目教学法及其应用  项目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为目的,教学活动的展开以教学目标为指导、以项目主题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的教学法。整个过程既是教学活动,又是学习活动。  在最初的项目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采用独立作业的组织方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生产组织形式对职业教育要求的提高,教师越来越多地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其他关键能力。因此,也就更多地采用小组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数学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的根本就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