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MRI及联合应用在胰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FO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计算机体层摄影(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联合应用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ET/CT和MRI的胰腺病变患者(时间间隔≤2周),并以病理或临床影像随访(随访时间≥1年)结果为金标准,统计PET/CT、MRI及两者联合应用对胰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67例患者病理或随访结果显示恶性病灶41例,良性病灶26例,PET/CT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37%、80.77%、83.58%、87.50%及77.78%,MRI分别为80.49%、76.92%、79.10%、84.62%及71.43%,PET/CT+MRI分别为90.24%、84.62%、88.06%、90.24%及84.62%。3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MRI对胰腺良恶性病变鉴别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必要时两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对胰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2种营养管放置途径对危重症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双盲的对照研究,将入住重症医学科的158例患者随机分为空肠营养管组(试验组)和鼻胃营养管组(
目的 比较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支持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5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
背景肺癌是目前全世界及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0%-85%,其中超过50%为肺腺癌。晚期NSCLC预后较差,其5年生存率仅15%左右,超过半数的
目的:探讨RB-IL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临床认识,减少漏、误诊。方法:对在我院确诊的1例RB-ILD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肺功能、病理学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ed factor-1α,HIF-1α)抑制促凋亡因子Bid、Bim、Puma在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进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与侵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