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英语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英语教育,旨在训练其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应对各种涉外工作的语言应用能力。这也就要求我们在顺应当今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合理审视中职英语教学,在教学中做到以应用性为导向。
关键词:应用性;导向;中职英语;英语教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发展和西方国家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英语显示出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在的人才市场上需要大批懂英语的中职人才,如餐旅班的要会简单的旅游英语会话,文秘班的要会简单的办公室常用英语会话等,这就为中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对学生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谈几点中职英语应用性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一、应用性的内涵
中职教育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其主要目标是为市场经济提供应用型人才。因此,中职英语教学也应该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而不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为目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听、说方面应改变以往“聋子英语”或“哑巴英语”的局面,加强听力和口语的训练,以适应业务中进行简单的口头交流的需要。同时,也要重视读、写、译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借助词典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写的方面应着重于填写和模拟套写,即套写那些在涉外业务活动中经常遇到的应用文,如填写表格与单证、套写简历、通知、信函等,以达到“在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书面交流”的目的。通过这些教学与训练,才能使中职学生真正“学会、学懂”英语,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随着大学不断扩招,中职学校的学生成绩普遍较低。很多中职新生英语基础相当薄弱,在校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面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状况,教师往往很难提高要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2. 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由于没有升学、排名压力,一些中职英语教师普遍采用传统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蓝本、以教师讲课为主導,完成教学任务目标即可。在教学中又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重考试成绩、轻能力培养等现象。只注重词汇、语法、翻译的教学而忽视学生的个性,也缺乏实践体验和运用巩固,缺乏师生互动,也使得教学结果不尽如人意。
3. 教学目的重考证、轻应用
长期以来,中职英语教学基本是以应付等级考试为核心,教师和学生也都把这种考试作为英语教育和学习的最终目标。这种“证书”教育下出来的学生,即使通过了三四级考试,进入工作岗位后,在所涉及的专业英语方面仍表现出严重的不足,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因材施教,提高应用性教学效果
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英语的学习效率和动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学会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1. 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英语课堂上首先就从简开始,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生能听懂、能说出、能写对,自然而然地开始真正喜欢英语,也会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必须在开始时帮助学生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培养其学习兴趣。
2. 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
在当今社会,英语是一门必要的沟通工具,它的应用已经融入到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许多方面。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于日常交际需要和相关专业的需要,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应用英语的能力。因此,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对他们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益处。
3. 采用互动式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注重从单向灌输式和封闭式到多向互动方式转化,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把听、说、读、写各项技能融为一体,让学生交替进行多种技能实践,从而使课堂活动摆脱单一乏味而变得多姿多彩。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哪怕是点滴的成绩,也要及时地加以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特别是对于学习较差的和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课堂上也不应批评,而是说些“come on”,“Take it easy”等鼓励的词汇,使学生提高信心。特别要对差生给予厚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英语课堂活动,并让他们经常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把认知教学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使优、中、差的学生都真正感受到英语老师是他们的良师益友,从而在各自的层次上加倍努力地学习英语,达到各自的最高水平。
4. 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创造条件营造现实的和虚拟的英语教学环境,充分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则,使教学进入视听化的时代,充分提供具体、动态、有声且互动性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学习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让英语教学更富有生命力,更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
5. 设计英语语境
英语课程学习既是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的课程。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对语言实践教学更应该加强重视,把传统的课堂教学逐渐向实践教学转移,在教学安排上保证创造学习语境,教师在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时,加入语境设计,加强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基础词汇及重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加强对英语的文化背景认识,提高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敢于开口、善于开口说英语的习惯,鼓励学生动中学、用中学、乐中学,从而达到中职英语应用性教学的目的。
总之,中职英语教学要满足学生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要,并关注学生的需求,把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从根本上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上,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中职教育的目的,培养出生产管理和服务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
2004(5).
[4]任敬希.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贵州教育学院学
报,2008(8).
(梅州农业学校)
关键词:应用性;导向;中职英语;英语教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发展和西方国家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英语显示出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在的人才市场上需要大批懂英语的中职人才,如餐旅班的要会简单的旅游英语会话,文秘班的要会简单的办公室常用英语会话等,这就为中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对学生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谈几点中职英语应用性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一、应用性的内涵
中职教育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其主要目标是为市场经济提供应用型人才。因此,中职英语教学也应该以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而不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为目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听、说方面应改变以往“聋子英语”或“哑巴英语”的局面,加强听力和口语的训练,以适应业务中进行简单的口头交流的需要。同时,也要重视读、写、译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借助词典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写的方面应着重于填写和模拟套写,即套写那些在涉外业务活动中经常遇到的应用文,如填写表格与单证、套写简历、通知、信函等,以达到“在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书面交流”的目的。通过这些教学与训练,才能使中职学生真正“学会、学懂”英语,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随着大学不断扩招,中职学校的学生成绩普遍较低。很多中职新生英语基础相当薄弱,在校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面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状况,教师往往很难提高要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2. 普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由于没有升学、排名压力,一些中职英语教师普遍采用传统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蓝本、以教师讲课为主導,完成教学任务目标即可。在教学中又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重考试成绩、轻能力培养等现象。只注重词汇、语法、翻译的教学而忽视学生的个性,也缺乏实践体验和运用巩固,缺乏师生互动,也使得教学结果不尽如人意。
3. 教学目的重考证、轻应用
长期以来,中职英语教学基本是以应付等级考试为核心,教师和学生也都把这种考试作为英语教育和学习的最终目标。这种“证书”教育下出来的学生,即使通过了三四级考试,进入工作岗位后,在所涉及的专业英语方面仍表现出严重的不足,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三、因材施教,提高应用性教学效果
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英语的学习效率和动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学会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1. 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英语课堂上首先就从简开始,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生能听懂、能说出、能写对,自然而然地开始真正喜欢英语,也会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必须在开始时帮助学生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培养其学习兴趣。
2. 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
在当今社会,英语是一门必要的沟通工具,它的应用已经融入到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许多方面。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于日常交际需要和相关专业的需要,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应用英语的能力。因此,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对他们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益处。
3. 采用互动式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注重从单向灌输式和封闭式到多向互动方式转化,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把听、说、读、写各项技能融为一体,让学生交替进行多种技能实践,从而使课堂活动摆脱单一乏味而变得多姿多彩。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哪怕是点滴的成绩,也要及时地加以表扬、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特别是对于学习较差的和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课堂上也不应批评,而是说些“come on”,“Take it easy”等鼓励的词汇,使学生提高信心。特别要对差生给予厚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英语课堂活动,并让他们经常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把认知教学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使优、中、差的学生都真正感受到英语老师是他们的良师益友,从而在各自的层次上加倍努力地学习英语,达到各自的最高水平。
4. 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创造条件营造现实的和虚拟的英语教学环境,充分体现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融合的原则,使教学进入视听化的时代,充分提供具体、动态、有声且互动性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学习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让英语教学更富有生命力,更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
5. 设计英语语境
英语课程学习既是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的课程。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对语言实践教学更应该加强重视,把传统的课堂教学逐渐向实践教学转移,在教学安排上保证创造学习语境,教师在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时,加入语境设计,加强对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基础词汇及重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加强对英语的文化背景认识,提高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敢于开口、善于开口说英语的习惯,鼓励学生动中学、用中学、乐中学,从而达到中职英语应用性教学的目的。
总之,中职英语教学要满足学生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需要,并关注学生的需求,把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从根本上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上,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中职教育的目的,培养出生产管理和服务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教论坛,
2004(5).
[4]任敬希.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贵州教育学院学
报,2008(8).
(梅州农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