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众文的另类书写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jiei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多元包容的网络世界,网络小众文正悄然地影响着网络文学发展格局。优秀小众文既体现出作家对创作艺术的坚守,又呈现出一种不流于俗的创新与突破,可以说是对网络文学的另类书写。本文将从网络小众文与大众文的对比中,分析、归纳小众文的特征与内涵,期望能为当前网络文学创作提供新的思考和多种可能性。
  关键词:小众文 大众文 网络文学创新 《回到过去变成猫》
  当前网络文学为普通大众创造了一种新的精神娱乐方式,网络文学的蓬勃发展正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事实上,相对普遍的大众文艺领域如音乐、戏剧、电影等内部元素的多元并存,小众的导演、歌手、作家等标签在各种文艺圈也屡见不鲜。而在庞大的网络文学市场,真正被大众熟知、能进入学者研究视野的小众文却很少,这其中也不乏一些质量高的小众文在商业利益冲击下的湮没。
  “小众”与“大众”相对,本指少数的人,而随着社会历史变迁,其语义在演变过程中被赋予一层文化意味,暗含独立、先锋、另类的意思。网络小众文显然也带有一些另类色彩,这一文化现象背后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网络小众文作家大多以其独立自主、个性化的艺术追求吸引着一批有着共同审美趣味并对阅读质量有着较高要求的小部分读者,这类小众文既有作家对创作艺术的坚守,又呈现出一种不流于俗的创新与突破,可以说是对网络文学的另类书写。《回到过去变成猫》正是这类优秀小众文的代表,小说讲述的是主角郑叹穿越到十年前变成一只黑猫后在楚华大学东区大院焦教授家生活的故事,由此引出他和大院其他动物以及生活在大院的邻里亲朋之间温馨和谐的日常生活,而變成猫的“黑炭”身上不安分的“人”的思想也促使他在人类社会中经历了一系列惊险刺激的冒险……这部小说被称为网络文学的一股清流,小说既有对艺术性的坚守,又突破了网络大众文熟悉的叙述模式,带给我们独特的审美体验。
  一、创作手法上打破大众文模式化特征,开拓新的叙事空间
  当代网络大众文类型多样,玄幻、穿越、武侠等大量同类型作品难免出现跟风雷同现象,缺少内在的独立思考,简单、粗糙、重复的套路化写作使网络大众文越来越走向趋同。网络小众文则以自身的创作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借鉴与思考,“质量高、新意十足、让人耳目一新”等词常常被用来形容优秀小众文,这也集中体现了小众文在故事情节、叙述手法等方面的与众不同。在将《回到过去变成猫》与大众文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优秀小众文在创作手法上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独特的叙述题材、舒缓平和的叙述笔调及反套路的叙事手法。这些创新性表现手法为网络小众文开拓了一个新颖别致的叙事空间,使得小众文在喧闹强劲的大众书写中开辟出一片自在怡情的栖息地。
  大众熟知的玄幻、穿越、言情等热门题材在创作体系上已发展得相当成熟,写大众文是普通写手进入网络文学市场的捷径,但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作品很难在这些大众题材中突出重围。小众文则另辟蹊径,将笔端转向那些大众并不熟知的领域,虽小众却独特,为读者提供了新的选择空间。大部分小众文都和作家熟悉的兴趣、职业、文化环境相关,这种依托自身经验创造性加工叙述的作品常常给读者带来一种新鲜而又奇特的陌生化效果。《回到过去变成猫》作者陈词懒调私下就是一名资深爱猫人士,在她写这部作品时网络穿越小说题材正陷入创作瓶颈期,《回到过去变成猫》的发表无疑为穿越小说开拓了新的叙述空间。它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更在之后的网络文学市场中引领了一个“变身动物”题材的创作高潮。小众题材并不意味着没有市场,独特的叙述题材也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甚至由小众走向大众。
  为迎合大众追求新鲜刺激的阅读体验的需要,网络大众文在情节安排上多采用“虐”或“爽”这两种极端情感表达方式。“虐”被广泛运用到以言情为主的各类题材中,小说多呈现出凝重感伤、崩溃绝望的悲剧色彩,易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而爽文则与之相反,情节安排上表现为主角具有压倒性的力量,无所不能,追求一种紧张激烈的快节奏,给读者带来一种直接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满足。《回到过去变成猫》则摒弃了借“虐”或“爽”吸引眼球的叙事方式,不用起承转合都极为强烈的暴烈文风,适当放慢故事节奏,以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舒缓平和的叙事笔调展开情节,极富艺术张力。在充斥着喧嚣浮躁的网络文学中,“闹中取静”的小众文无疑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回到过去变成猫》叙述风格偏向于我国闲适派、抒情派文学传统,近似于“纯文学”中汪曾祺小说透出的散文式文风,没有过度华丽的修饰,借用白描的手法平实质朴地描绘出一个平凡而处处流露出温情的世界。这种叙事风格需要作家很好的驾驭能力,若没有把握好度很容易显得单调乏味,陷入另一种创作困境。而《回到过去变成猫》完全没有类似问题,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在平凡的生活场景中创造性地加入一系列惊险刺激的冒险经历,故事情节呈现出波澜起伏状态 ,使人感到舒缓而不沉闷,熟悉而不失新鲜感。
  网络大众文在作家的创作实践中已形成一套完备的叙述套路,如打怪、升级、金手指、开挂等,这些前人积累的经验虽为网络写手提供现成的借鉴模式,但无形中也形成一种束缚,制约了当下大众文的创作。大众文最常用的叙事套路是金手指,即赋予主角异于常人的力量和际遇,使主角能在不可能的情况下走向成功,过度使用金手指会让小说失去情节逻辑的可信度。小众文一反网络“小白文”的叙事套路,没有各种无脑情节,在反套路的基础上适当加入一些智性因素,增强作品的逻辑性及可读性。《回到过去变成猫》正是这样一部无暧昧无女主无CP无大反派无金手指的另类小说,所谓的反派也只是为了配合情节发展需要出现的类似于人贩子、小偷、偷猎者等脸谱化人物。主角在变成猫后,并不具备金手指,和普通的猫一样,会爬树,不能长时间直立行走,无法讲人话,动物之间不具备可沟通的语言。但因他具备人的思维,变成猫后也有意地训练自己的各项技能,如跑步、爬树、磨练猫爪等,在发生危险时表现得异常灵活机智,情节设置合情合理。小说反套路、反英雄,着重表现的是在平凡生活中充满善意并且默默努力的好人及他们的故事,在琐碎平常的生活中感受温暖。   二、主题表现上由大众文狂热的欲望书写转向温和情感观照
  这是一个充满欲望和激情的新时代,同样也伴随着空洞和虚无,在这样一个多元的个性化时代,网络虚拟空间以自由包容的姿态拥抱每个普通大众。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被压抑的不可说的欲望借由网络尽情书写,“情欲”“利欲”“权欲”在大众文中被狂热地宣泄,由此获得一种心理补偿。大众文大多以虚幻为主,玄幻、武侠、穿越等作品很多都是网络写手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完成的,这些作品中狂热的欲望书写很容易使人们忽略对人生价值及深层理念的观照,主题表现上简单浅显。如果说网络大众文热衷于对陌生世界的建构,那么小众文更偏重于现实的真实生活。作家将笔触转向日常生活叙事,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生活感悟,作品富有人文关怀与情感观照,是作家对人生和人性的一种发现和敞开,这种发现和敞开既包括光明、美好,也有表现黑暗、丑陋,给读者留下思考和想象余地。《回到过去变成猫》中无论是主角黑炭还是所有配角,都没有表现出强烈的世俗欲望,作者在主题的表达上也没有刻意地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书中人物里,而是把自己藏在书后,让读者跟随着黑炭的生活足迹自行去感受书中传达出的丰富情感内涵。书中流露出的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温情及淡淡的怀旧情怀极具感染力,能自发地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对传统正能量价值观的传承与宣扬、对动物的人道主义关怀、对理想人情人性的追寻与思考也能提升读者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在主题表现上一切都随性自然,这种由真实情感体验带来的心灵慰藉使作品产生长久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借鉴 “纯文学”相关元素,营造雅俗兼具的审美风格
  网络文学作为大众热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反映着新时代大众的新愿望、新情趣与新追求。这也使得网络大众文为迎合读者趣味,不得不放弃作家个人思想艺术上的独立性,而走向通俗乃至低俗,大众文过于通俗、低俗甚至媚俗一直以来为人所诟病。坚持独立审美趣味的小众作家出于对大众文的反思或逃离,表现出对“纯文学”创作艺术的亲近,部分作品吸收借鉴 “纯文学”中的相关元素,呈现出雅俗兼具的审美风格。如以一种偏典雅忧郁的欧式文风叙述的西方奇幻小说《昆古尼尔》、近似西方英雄史诗风格的《星空倒影》、由各种狂想的短篇小说组成的偏先锋实验小说《轻、短、散》等。这类作品既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学创作的经验,又吸收借鉴了西方外来文学的形式技巧,极大地丰富了网络文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回到过去变成猫》中,作者则吸收了传统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在穿越题材的背景下,运用细腻的笔法描摹生活细节,用富有文采的语言进行场景的渲染,在一个个小故事中折射出当时的社会与生活现状,真实自然地展现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
  当前我国庞大的网络文学市场并不缺作品,而是缺精品,在大众阅读期待越来越高的今天,“小众”文也有它独特的受众和广阔前景。小众作家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未来网络文学市场,在浮躁的网络世界中始终坚持自我的艺术创作标准,提高个人的独立创造力。在这种状态下产生的小众文才可以称得上是精品,也只有这样,作品才会散发出独特的文学魅力,产生持久的艺术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周志雄.大众文与小众文[J].网络文学评论,2019 (5).
  [2]房 凱.当代小众文化引论[D].安徽师范大学,2016.
  作 者: 操礼和,安徽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 康慧 E-mail: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1.澳门  澳门的面积虽不及香港的一半,但却美食遍地,并在2017年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创意城市美食之都”。  这里既有遍布全城的粤菜美味,又有与国人口味相结合的葡式澳餐,更重要的是数不胜数的平价小吃如葡式蛋挞、猪扒包、猪肉脯等和超级好逛的零食手信店,绝对让漫步街头的你味蕾、钱包双满足。 2.大阪  大阪被称为“日本的厨房”,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大阪在日本美食界的地位。京都人爱美、大阪人
下了晚自习,已是晚上10点。孩子还等在家里,我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家。推着自行车出了学校大门,才发现风大得要命。  长街寂寞,风声呼啸,除了偶尔驶过的汽车,几乎看不到一个行人。逆风,我蹬着自行车,使劲前倾着身体,可还是有寸步难行的感觉。路上的灰尘以及被狂风吹落下来的枯枝败叶,四处乱飞,有时扑到脸上,觉得嘴巴里鼻孔里被灌满了灰尘。  我觉得自己是游离在万家灯火之外的人,急匆匆奔赴属于自己的那盏灯。与
羊:红太狼最近老是披上羊皮接近俺。这个悍妇!俺可受不了她那大铁锅。懒羊羊好喝懒做;还是美羊羊贤淑温柔。  猴:俺老祖宗那是“齐天大圣”,三山五岳七十二洞府,攀附咱的一定会奉献几个“香妃”。  鸡:咱雄鸡一唱天下白,金鸡独立武功高。金鸡白凤,金白双侠,天下绝配!  狗:由于耳鬓厮磨,俺钟情于波斯猫已久,希望猴年马月能把俺们的事办了。  猪:俺一定完成老祖宗的心愿,把嫦娥仙子追到手,实在不行回头再找高
摘 要: 陈映真是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始终以笔为武器,对当时台湾社会的黑暗面进行激烈的批判,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体现对社会现实的人文关怀。陈映真创作的现实深度和广度均超出同时代的其他台湾作家,尤以《赵南栋》为代表。站在人性与历史的视角来审视和分析《赵南栋》,可知陈映真进行的人性探索是对国民性的批判,而两代人观念价值的割裂是历史的哀伤。陈映真的探索精神,展现了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坚韧风
摘 要: 《自觉诗集》满溢着诗人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诗集以丰富多元的诗歌题材、蕴藉深远的诗歌意象、雅俗结合的诗歌语言,彰显了创作主体深厚的创作实力与质朴的生命情怀,弘扬了现代汉语诗歌的诗学价值、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标举了山西当代新诗创作的新高度。  关键词:《自觉诗集》 题材 意象 语言  2020年11月刘自觉先生的《自觉诗集》出版,诗集共收录诗作288首,在整体上分为“山河故人”“田园皈
摘要:本文将讨论学者诗人蒋德均的组诗《猫头鹰之歌或疼痛》,它产生于诗人中年时期,现今还未有人进行过文本赏析和美学研究。其中的三大主题“灵魂、生命、生活”尤为深刻,且能代表他的诗歌创作主体风格,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关键词:《猫头鹰之歌或疼痛》 思想意蕴 艺术特色  组诗《猫头鹰之歌或疼痛》共十首,收录于陈忠村、时东兵主编的大学博雅教育诗歌读本《另一种天问》,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出
摘 要: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增温的“出国潮”之后,跨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中国正在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海归时代”。旅美华人作家黄宗之、朱雪梅夫妇合著的长篇小说《幸福事件》,正是回应这一时代现象的一部匠心力作。以寻找“幸福”这一普世价值为中心议题,《幸福事件》从三位男性华人新移民的“海归/海不归”抉择之路切入职场、婚姻、家庭等社会领域,书写了新移民在“美国梦”负重下的身份尴尬,面对祖国高速发展时的
我们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很少想起发小特别是在与发小失去联系很久的情况下,但静下来仔细想想,我们和发小其实并没有疏离,只是联系少了而已,发小之间的那根线一直没有断,只是牵扯得没那么紧而已。下边我们看到的,是5个关于“我和发小”的故事,从中折射出来的发小情谊,可谓多姿多彩,又五味杂陈。我最好朋友的婚礼  □沈杰群  世界仿佛总在围绕一场婚礼旋转。这年秋天,我终于收到发小朝文的婚礼请柬。  回忆是控制不住
摘要:沈从文以其生动优美的文笔,描绘了湘西优美纯净的自然风景,刻画出湘西人鲜明生动的个性特征,唱响起如诗如梦般的田园牧歌,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原始纯净的情感世界,感受到了人性之善与人情之美,受到了爱的熏陶和美的洗礼。  关键词:沈从文 湘西 风景 人情  要论湘西文化,就不能不谈到作家沈从文及其小说和散文等系列作品。沈从文把自己对故乡的挚爱执念深深植入文笔之中,替世人描摹出了一幅饱含湘西风情的或粗朴或
2017年9月9日,被誉为“中国诺贝尔奖”的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施一公摘取了“生命科学奖”,并获得100万美元奖金。与此同时,甘愿放弃在美国的舒适生活坚定随夫回国,并一直默默陪伴和支持他的太太赵仁滨,也一下引起人们关注。她是一位貌美能干的才女,在照料一对活泼可爱的龙凤胎儿女的同时,还有不俗的事业。这对科学界的神雕侠侣,生活中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经历?  困境中遇到知心爱人  年过五旬的施一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