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溪洛渡水电站坝址温度场330 m和360 m高程平切温度等值线图中高温区展布形态和渗流场360 m高程至下伏灰岩顶板平均吕荣(Lu)值等值线图中高值区展布形态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
【机 构】
: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溪洛渡水电站坝址温度场330 m和360 m高程平切温度等值线图中高温区展布形态和渗流场360 m高程至下伏灰岩顶板平均吕荣(Lu)值等值线图中高值区展布形态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二者在分布形态、延展方向及高温-高值点位置都极其相近,其原因是由该区特定的地热水文地质条件决定的;并认为在具有如溪洛渡坝址这样类似地热水文地质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对地热温度场的研究,从另一侧面来论证同一区内岩层渗透性分布特征;利用温度场效应亦可对渗流场参数进行验证研究,以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其他文献
对河南省新安县云梦山泥岩矿床进行了勘查研究,查明了矿区的构造和地层、泥岩矿床的矿石储量和赋存状况,并运用化学分析、岩矿鉴定、焙烧试验和可塑性试验等方法,对矿石的物化特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断裂输导体系的内部结构、动力学机理、输导能力的控制因素、流体活动特征的识别、与其有关的优势通道等方面进行了综述。脆性断裂带内部的流体输
利用沉积等厚线图 ,分析得出的洞庭盆地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如下 :北北东及近东西向两组断裂将盆地切割为一系列断块 ;盆地西部为箕状断块 ,东部为箕状凹陷 ;早、中更新世为盆
通过对江西梁家渡剖面的野外考察、系统采样和粒度测试,在与中原邙山黄土研究对比的基础上,分析和讨论了长江中游晚更新世风成砂堆积序列(江西梁家渡剖面)的粒度特征;并结合热释光
依据鹿乡断陷岩心、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有机包裹体等资料,研究了双阳组储集岩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运用BasinMod软件进行了地层埋藏史与热史模拟,恢复了
概述了岩石超塑性变形机制、显微构造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动力学意义.岩石超塑性是一种重要的岩石变形现象,是岩石在高温条件下发生极大应变量(>1 000%)的拉伸变形而不出现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