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行为实验和眼动实验,探讨汉字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在词汇单独呈现和在语境中呈现的加工进程。实验1发现,当启动时间为80 ms时,换位启动效应与原词、尾字替换启动效应差异显著;当启动时间为150 ms时,换位启动效应与首字替换、尾字替换启动效应均差异显著;当启动时间为300 ms时,换位启动与原词、首字替换启动效应差异显著。实验2发现,与低预测性条件相比,高预测性条件下,阅读时间更短,注视次数更少;在整句眼动指标上,高预测性条件下,原词条件与首字替换条件差异显著,换位条件和替换条件差异不显著,而低预测性条件下,换位条件与原词条件和尾字替换条件差异显著。实验3采用边界范式,发现预视时间为0 ms时,换位条件更接近原词条件,与替换条件差异显著。而预视时间为50和100 ms时,换位条件与替换条件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词汇单独呈现时,位置信息的作用在早期阶段较大而后逐渐降低,身份信息的作用逐渐增强。在句子阅读中,位置信息的作用在副中央凹加工的早期阶段较小而后逐渐增大。语境预测性在加工的早期,对位置信息作用大,在加工的晚期,对身份信息作用大。研究结果支持SOLAR模型和贝叶斯读者模型,不支持SERIOL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