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氛围的培养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qing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没有“兴趣”作保障,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决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全方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出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才能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参与合作等学习方式的改变。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动形象;创设情境;创新思维
  一、以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之火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教师的语文感悟,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那就象丰富的矿场中闪烁的颗颗耀眼珍珠,光彩夺目,让人喜爱。教学中讲故事、说典故、谈轶事、读美文,纵横几万里,上下几千年,用丰富的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引入广阔的语文天地。如果每一堂课都精心设计,词句华美,色彩斑斓,妙语如珠,情真意切,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春》的导语:“一提到春,我们就会想到新的生命,无穷的力量,内心洋溢的喜悦,焕发萌动的,蓬勃生机的老人、小孩、男人、女人们都出来了;有的散步、放风筝、耕种、插秧……好一派春天的新气象……”学生听到这,怎能不心潮澎湃,激情飞扬。
  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还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调,富有美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有声的语言与无声的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声情并茂,“一石激起千重浪”,波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性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沟通,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使学生“感知”、“求知”,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忘身于课文所展示的情景。相反,老师总是总结“一二三”式的方法,学生听得太多,投下去的石头也就不会产生多大的涟漪。其实。转而思考,我们自己读书时,不也对老师讲课的方法感到乏味无趣吗?
  二、以丰富的想象激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多值得思考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发现、填补、去阐析。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正式读者阅读活动中不可缺的、被激活了的思维元素,从而架起一座溝通作者与读者情感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了个性鲜明的理解,逐步深入,进而尝到成功的快感,内化为自觉地行为。此时被激活的思维填补了一个个“空白”。例如:
  《芦花荡》中,老头子最后将两个女孩送走时他说些什么?老子的性格会因这一次失误(女孩受伤),而产生变化吗?
  《背影》父亲送走儿子后的心情怎样?他接下来要做的第一件事你能想到吗?
  《台阶》,父亲造完台阶后不适应,他后悔了嘛?他将会怎么办?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与张怀民在庭中散步时,他们交谈的内容是什么?
  《蜡烛》一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没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达出来的,请设想她拿出第二只蜡烛,插在那老地方时的心理活动。
  通过热烈的讨论上述问题,同学们更加深了对课文背景的了解;对课文主旨的认识;对人物性格的准确把握等等。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拓宽了学生想象思维的空间。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在辅助教学的活动中,通过图像、声音、动画、游戏等形式,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对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必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景的办法,并不仅限于用多媒体,还有许多成功方法。总之,通过创设情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学生兴趣阀门,诱发学习兴趣,促进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如在《芦花荡》一文教学中:
  教师播放《小兵张嘎》片尾曲。
  旁白: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插曲是出自哪部电视剧?(学生回答)故事中小主人公主要活动的地点在哪里?(学生回答)
  配以旁白:白洋淀里淀水浩渺,苇田无边,水道纵横,足有两三千条,极为壮观,是旅游爱好者观光游玩的一大景点。可就在60年前,这里曾是抗战大舞台,演绎过无数个英雄传奇,今天我们就顺着孙犁的《芦花荡》去结识一位老当益壮、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传奇英雄。
  呈现课题:《芦花荡》。
  播放配乐配画面范读课文等,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
  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才能营造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如在《芦花荡》一文教学中,在让学生感知课文后,我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在感知课文内容后提问:《芦花荡》中,老头子最后将两个女孩送走时他说些什么?老头子的性格会因这一次失误(女孩受伤),而产生变化吗?
  四、结语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的互动活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学生学习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有很多,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去发现和总结,相信这样的教学能把孩子们引入学习的自由天地,让他们快乐地邀游在知识的海洋。
其他文献
摘要:微课是最近几年新兴的一种学习资源,其蕴涵的价值很大,适宜在各学科中推广,当然也包括小学数学,而且目前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已经具备了实施、应用的基础。本文论述了微课在学生不同的学习时段的作用,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合理使用微课提供了借鉴。但微课虽好,仍然需要教师合理调控。本文从微课的制作、学生微课使用的指导、教师对课堂教学结构的适应性设计等方面对教师应如何调控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快速推进,为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新机遇与新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不仅仅要加强施工技术还要加强项目管理。因为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从项目上合理的管理,才能够
【摘 要】当前,建筑给排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优质的安装施工质量和科学的管理是保障管网系统高效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而且也可以改进和弥补设计施工中的某些不足。为了满足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求,提高施工质量,需要施工人员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才能确保施工的安全、质量、稳定、灵活性,满足民用建筑给排水的发展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装工程的质量,立足于建筑安装工程的基本建设。为此,针对高层建筑的
内容摘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最为知名的一部小说,本文通过研究该书中所描写到的人物心理、所处环境及主要情节,浅析书中描写到的四段婚姻中诸位年轻人的婚姻爱情。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 爱情 金钱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最广为人知的一部爱情小说。简.奥斯丁以其独特的观察角度及诙谐的笔法,为人们塑造了一幅19世纪英国乡村恬静闲适的画面。  一.宾利与简,软弱与善良  贝内特先生与
内容摘要:史铁生在特殊的人生际遇与历史语境下,用心魂书写着文学,渗透着温情,彰显着人性,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始终贯穿着对人本问题的关注,浸润着浓郁的人性关怀,从而造就了中国当代文坛典型的纯文学代表。同时,人文精神也促成了史铁生与当代文学的融合与妥协。史铁生成为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不仅在于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卓越的文学贡献,更在于其在当代文学史上卓尔不群的精神个性与思想观照。  关键词:史铁生 当
摘要:文章对侧面描写的内涵进行了比较清晰的定义,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内容为基础,通过案例分析对侧面描写的各种方式以及侧面描写的意义进行了形象性的分析,以便读者对侧面描写有更深刻地了解。  关键词:人教版小学语文;侧面描写;案例分析  一、侧面描写手法的内涵  侧面描写手法顾名思义就是对所需描写的目标事物不进行直接描写,而是通过对周边的事物对象进行直接描述从而达到渲染或烘托目标对象,创造出一种婉转而非直
摘要:词汇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目前英语词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孤立教学单词、片面解释词义、不分教学层次、教学目的应试化等。英语教师要遵循语言教学的原则,采用科学速记法、分类记忆法、双语教学法、创设情境法等教学方法,降低学生英语学习的焦虑感和学习难度,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对英语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词汇就无法组建语言,人们将无法对
0.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墙体改革的实施以及新型墙体材料的广泛推广范围越来越广,外墙饰面砖、外墙涂料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建材、设计、施工等因素,造成近年来建筑物外墙渗水现象普遍,严重地影响到建筑物的装饰效果、耐用年限,并困扰着用户的使用。笔者现根据近年来对工程外墙渗漏的经验总结,分析外墙渗漏产生的类型、原因,并简要地介绍其防治措施。  1.建筑外墙渗漏的类型  1.1 砖混结构外墙裂
内容摘要:玛丽莲·鲁宾逊是美国当代杰出的女作家,她的小说体现了强烈的宗教意识。不论在小说主题上还是艺术表现上,都富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鲁宾逊将笔触深入到人心内部,追问人们内心中的种种困惑、矛盾甚至罪恶,她的小说承载了强烈的基督教新教文化诉求,试图通过宗教救赎来重新唤起人们信仰。  关键词:鲁宾逊 宗教 信仰  鲁宾逊出生在一个虔诚的基督教长老会家庭,浓郁的宗教信仰的家庭氛围对她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重
那一天依旧如常,他脚步匆匆地穿过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到博物馆去修画。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在此之前,他到处打工,几乎忘了自己在国内曾经是个年轻的优秀油画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