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利用多媒体辅助中职物理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物理,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关键词:中职物理教学;多媒体;教学方法
多媒体的特点就是能最大极限的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视频,形象逼真地进行模拟,使抽象的现象和概念具体化、直观化、实物化。多媒体能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上课以讲述为主、有些内容无法描述的弊端。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增大了学习容量,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下面谈谈笔者运用多媒体进行中职物理教学的体会。
一、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景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程的起始阶段,能否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的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起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转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例如在第一章《运动与力》第五节《牛顿运动定律》的教学中播放2007年10月20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从西昌卫星发生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11月5日“嫦娥一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月球卫星的片段。提出“嫦娥一号”为什么能从地面飞向月球?到达月球附近后,又为何会环绕月球旋转?使学生目观其型,耳闻其声,心有所思,激发学习兴趣,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过程。在中职物理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解悬念,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减轻了教师繁重的课堂语言表述。使课堂教学变得活泼,生动有趣,富有仿真性和启发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教学了教学效率。
二、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中职物理是个理论性很强的基础学科,中职物理中的物质粒子的运动时肉眼看不到的,用手摸不着的,例如第三章的《热现象及应用》中的分子热运动及分子间的作用,第五章的《电场与磁场》中的磁场的磁力线,第七章的《核能及应用》中的原子结构,还有声,光,电各种波的传播,通常情况下只能借助于挂图和模型,以及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理解,而物质粒子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学生的直观印象与抽象思维便产生矛盾,如果得不到较好的过渡与迁移,学生的的学习就会出现严重的障碍。因此,教学中,我们可选择多媒体教学,利用计算机模拟可以把静态图示转变为动态图示,把微观问题宏观化,把抽象问题形象化,增强了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使“教”与“学”变得易于开展。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得重点、难点被轻易地突破,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认识物理变化的实质,有效地把教师头脑中正确的微观图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三、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中对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根据心理学规律和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学生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现象,这时可适当的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以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在第六章《光现象及应用》中的第二节《激光的特性与应用》播放各种大型文艺晚会或庆典活动,晚会中总会出现一些变幻莫测的图案、缤纷艳丽的色彩,它们将夜空装点得五光十色,绚丽夺目。通过图像,优美的声音的展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运用了多媒体制作,使教学从无声到有声,从无形到有形,从平面到立体,拓展了教学空间,优化了课堂结构。
四、增强训练密度,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堂容量小,教学方式比较单调呆板,而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这充分发挥了人机互动优势,做到“讲、练、议”三者完美结合。通过课堂练习,及时进行教学反馈。一方面能巩固学生知识,另一方面又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符合了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给学生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在学习巩固中,多媒体教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做到高密度的知识训练。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巩固难点,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了学习效率。即巩固了新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还反馈了信息,并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练习与表扬和鼓励中不断进步,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减少板书,从而将有限的时间更多地用于对知识点的讲解,剖析和师生双边交流上。学生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45分钟的课堂时间,被多媒体扩展和延长了。
五、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视性,有利于演示实验
中职物理实验是一种兴趣盎然的活动。实验中的各种变化以及伴随变化的各种现象能强烈地刺激学生的神经中枢,使学生处于高昂的思维状态之中。教师应善于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演示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中职物理课本每章中都有演示实验的教学环节,利用多媒体都可以演示这些实验,而学生实验也可以多媒体制作来先形象逼真地展现。例如实验一:长度测量(游标卡尺的测量)(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实验二:测运动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实验四:万用表的使用。通过多媒体制作的演示可引起学生的重视和注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
综上所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教师教学中引导,启迪、设疑、归纳等发面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将抽象的现象和概念具体化,直观化,实验化。事实说明,利用多媒体进入中职物理教学,通过图像、视频、声音、放大实验现象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确保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同步进行,优化了中职物理课堂教学,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动脑子,充分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使之与教学能有机的整合,让现代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明明物理(通用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于传波,浅谈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延边教育学报,2006,(2)
关键词:中职物理教学;多媒体;教学方法
多媒体的特点就是能最大极限的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视频,形象逼真地进行模拟,使抽象的现象和概念具体化、直观化、实物化。多媒体能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上课以讲述为主、有些内容无法描述的弊端。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增大了学习容量,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下面谈谈笔者运用多媒体进行中职物理教学的体会。
一、激发学生兴趣,创设学习情景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程的起始阶段,能否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的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起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转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例如在第一章《运动与力》第五节《牛顿运动定律》的教学中播放2007年10月20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从西昌卫星发生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11月5日“嫦娥一号”顺利进入环月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月球卫星的片段。提出“嫦娥一号”为什么能从地面飞向月球?到达月球附近后,又为何会环绕月球旋转?使学生目观其型,耳闻其声,心有所思,激发学习兴趣,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很快进入教学过程。在中职物理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解悬念,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减轻了教师繁重的课堂语言表述。使课堂教学变得活泼,生动有趣,富有仿真性和启发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教学了教学效率。
二、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中职物理是个理论性很强的基础学科,中职物理中的物质粒子的运动时肉眼看不到的,用手摸不着的,例如第三章的《热现象及应用》中的分子热运动及分子间的作用,第五章的《电场与磁场》中的磁场的磁力线,第七章的《核能及应用》中的原子结构,还有声,光,电各种波的传播,通常情况下只能借助于挂图和模型,以及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理解,而物质粒子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学生的直观印象与抽象思维便产生矛盾,如果得不到较好的过渡与迁移,学生的的学习就会出现严重的障碍。因此,教学中,我们可选择多媒体教学,利用计算机模拟可以把静态图示转变为动态图示,把微观问题宏观化,把抽象问题形象化,增强了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使“教”与“学”变得易于开展。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得重点、难点被轻易地突破,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认识物理变化的实质,有效地把教师头脑中正确的微观图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三、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中对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根据心理学规律和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学生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现象,这时可适当的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以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在第六章《光现象及应用》中的第二节《激光的特性与应用》播放各种大型文艺晚会或庆典活动,晚会中总会出现一些变幻莫测的图案、缤纷艳丽的色彩,它们将夜空装点得五光十色,绚丽夺目。通过图像,优美的声音的展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运用了多媒体制作,使教学从无声到有声,从无形到有形,从平面到立体,拓展了教学空间,优化了课堂结构。
四、增强训练密度,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堂容量小,教学方式比较单调呆板,而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这充分发挥了人机互动优势,做到“讲、练、议”三者完美结合。通过课堂练习,及时进行教学反馈。一方面能巩固学生知识,另一方面又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符合了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给学生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在学习巩固中,多媒体教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做到高密度的知识训练。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巩固难点,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了学习效率。即巩固了新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还反馈了信息,并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练习与表扬和鼓励中不断进步,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减少板书,从而将有限的时间更多地用于对知识点的讲解,剖析和师生双边交流上。学生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45分钟的课堂时间,被多媒体扩展和延长了。
五、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视性,有利于演示实验
中职物理实验是一种兴趣盎然的活动。实验中的各种变化以及伴随变化的各种现象能强烈地刺激学生的神经中枢,使学生处于高昂的思维状态之中。教师应善于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演示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中职物理课本每章中都有演示实验的教学环节,利用多媒体都可以演示这些实验,而学生实验也可以多媒体制作来先形象逼真地展现。例如实验一:长度测量(游标卡尺的测量)(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实验二:测运动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实验四:万用表的使用。通过多媒体制作的演示可引起学生的重视和注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
综上所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教师教学中引导,启迪、设疑、归纳等发面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将抽象的现象和概念具体化,直观化,实验化。事实说明,利用多媒体进入中职物理教学,通过图像、视频、声音、放大实验现象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确保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同步进行,优化了中职物理课堂教学,大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动脑子,充分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使之与教学能有机的整合,让现代技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明明物理(通用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于传波,浅谈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延边教育学报,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