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细化 润物无声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的进步,21世纪需要的不仅仅只是知识性人才。新世纪我们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所谓的高素质不仅包括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还包括美育问题。“美育”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并不只是应用到艺术领域中,更应该应用到我们的各个学科中去。尤其是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教育,对他们进行美育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为探究对象,重点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教学的渗透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美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的重要性
  所谓的美育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的审美方面的教育,在我们的教学中融入一些对审美方式的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美的能力,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对于“美”的概念。从而让他们透过自己的视角来发现各学科中独特的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知识的欲望等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高中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中阶段的学生还处于一个易塑造的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给他们培养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很容易使他们今后的人生走上歧途。所以,在学生处在这个年龄中的时候,要为他们传播正确的观念,培养他们辨别美的能力,对他们进行美育教育,让他们懂得什么才是真善美。当他们知道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的时候,就基本有了正确的思想观念,他们可以分辨得出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是不应该去做的。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而且对于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现如今的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这其中的“美”就是指要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美育”教育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如果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所谓的“美”,在受教育阶段接受到的都是千篇一律的东西,那么在他们的思想观念里就认为一个东西就只有一个面貌,他们会缺乏创造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融入美育方面的教育,这样会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美育教育的渗透
  (一)在阅读古诗文中渗透美育教育
  古诗文在高中语文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对美育教育的渗透。最重要的是对古诗文的朗读,在朗读中感受古诗文中的意境和情感。而且在朗读的过程也是对美育教育培养的过程。在朗读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在朗读中学会审美,懂得什么叫做美。除了对古诗文的朗读外,对古诗文的讲解与分析也是渗透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让学生掌握知识固然重要,但是通过知识来体会到其中的美、懂得欣赏之中的美也是同样重要的。所以,在学习古诗文时,一定要注意在这两个环节的教学中注重对美学的渗透。
  例如,我们在学习《赤壁赋》这一课的时候,就可以先为学生播放这一课的配音朗读,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意境,想象课文中描述出来的画面。听完以后,让学生自己再读一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印象,能够更深刻的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然后还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来互相朗读,让学生从不同的氛围中来多角度的去感受文章中所营造出的意境,从而能够从多方面体会其中的美。最后教师还要做好指导工作。为学生画龙点睛,通过分析古诗文来补充之前学生没有体会到的意境美。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的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二)在课文的讲解中渗透美育教育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课文占据了整本教材的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学生要掌握的知识也有百分之八九十要从课文中来。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自然要将重点放在对课文的讲解部分。所以,在平时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在分析课文中渗透美育教学。
  在这里我们以“对课文中人物的分析”为例。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讲解分析,来让学生体会到课文中的发展情节以及其中的背景、意境等一系列的元素。从而理解课文的构思,学会欣赏其中的美。《祝福》就是非常典型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对祥林嫂这一形象的塑造,来表达出了当时那个社会的形态。所以,教师在对这篇课文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要把塑造祥林嫂性格的段落着重挑出来进行详细的讲解,通过分析课文中运用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来理解祥林嫂的形象特征,进而在这之中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对封建旧社会黑暗面貌的痛恨。学生在对课文中人物分析的过程中,体会到文学作品的精妙,体会到文章所用手法的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审美的情操。
  (三)在写作教学的讲解中渗透美育教育
  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在这之中渗透美育教育。因为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正是发挥自己美学水平的时候,这是对美学的运用环节。教师在讲解写作环节的过程中,首先要注重为学生创造意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中,这样学生的情感才能更加自然地流露出来。而这个意境的创设一定要贴近生活,绝对不能脱离生活。如果创造出脱离生活的意境,学生很难想象出来。其次要注重对课本等教材的运用,通过举例为学生说明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美。比如,要为学生布置一篇写景的作文,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把《江南的冬景》这种类型的课文当作例子来让学生分析并体会,使学生知道什么类型的句子、意境才叫做美,这样学生在自己写的时候,才会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情感,更好地将“美的元素”带入作文中。
  参考文献
  [1]潘林.美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
  [2]李芳芳.美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J].吉林教育,2015.
  [3]宋福晶.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受访人:萧 乾 菲 亚    (以下采访内容,《现代妇女》简称现,萧乾简称萧,菲亚简称菲。)  现:你们是一见钟情吗?  萧:应该是我对她一见钟情吧。在她之前,我并没有谈过一场真正的恋爱。因为腼腆,对于感情,我总是不知道如何开口,但是面对她,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  现:你问过她为什么喜欢你吗?  萧:她说我长得帅。我只当是一句戏言,后来才知道,她说的是真话。她跟我吵架时对我说,当初是因为我长得帅才
年轻女孩爱上已婚男人做了小三,当受到男人妻子无尽的羞辱后,危情之下,她舍身相救——  2011年9月20日,江西彭泽县照明科技公司的总经理江逸飞接到小情人柳明霞的电话,约他在马湖公园相见,说是有急事。江逸飞放下手头的工作,马上赶到马湖公园。未料,柳明霞所说的急事是她怀孕了,已经两个多月了!江逸飞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打掉孩子。然而,柳明霞却含着眼泪,痴痴地望着他说:“逸飞,这可是我们的孩子啊!我真的很想
2016年8月的一天凌晨,我开着自己的黑色本田飞驰在武汉市的三环路上,副驾上坐着我的好友张勇。没想到,我车速过快,撞上了大货车。我造成颈椎错位,动不了,但张勇却再也没醒过来——  5年前,我与张勇相识于一个同城钓鱼群,他是湖北省当阳市人,比我大2岁,开店做医药半成品销售。而我则经营着自己的电子器材维修中心。张勇是家里的三代单传,父亲张建山是语文老师,母亲王阑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一直靠细胞营养液来稳
8年前,王冬珍的邻居好友李燕捅死丈夫后自杀,留下9岁的女儿荷荷和年迈的老人。这时,王冬珍毅然站出来替李燕抚养女儿照顾老人,用行动诠释了“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老话。她十年如一日地无私付出,成为了十里八乡的“大好人”。然而有一天,她却说出了一个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秘密……好友自杀留下孤女,接盘养女成为佳话  2010年4月1日,王冬珍突然听见邻居李燕家传来惊叫,她赶紧前去查看,发现罗建满身是血躺在地上,李
2014年8月14日下午1时许,四川广元市旺苍县化龙乡一间农舍内,一女孩的凄惨叫声打破了午后的宁静。正在午睡的主人刘现皇和妻子罗桂香慌忙起床查看,只见传出惨叫的房间正是自家17岁女儿刘星的卧室。当推开虚掩的房门,刘现皇看到,女儿已淹没在火海中,躺倒在床前地面上痛苦翻滚惨叫,不时有火星溅出把床上的蚊帐烧出一个个的小洞,房间中弥漫着柴油和烧焦的味道。刘现皇和妻子儿子一边灭火一边拨打110和120报警求
当看到王义先生刚刚出版的纪实性文学作品《母亲》时,我第一眼就被封面上深情而苍老的母亲照片所震撼。迫不及待地将书从头至尾读了一遍,竟然不能释卷。   “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书赞母亲,但无论以什么样的笔墨和言语,也无法说清那厚重的母爱。”这段质朴的文字道出了我们的心声,道出了每一个作为人子内心深处最为亲密最为诚挚的那份情感。  “母亲”的光辉形象一直都是这一历史长河中最为崇
和千千万万的小学生一样,我也是独生子,爸爸妈妈非常疼我,任何家务都不舍得让我做,甚至连老师让我们做飞机模型他们都还要笨手笨脚地“帮忙”,但基本上都是帮倒忙。我烦死了,无论我做什么事他们都喜欢插手,还说是怕我的手划伤了,怕我怎么怎么了,一大堆借口,我很烦啊!    答:你的这种烦恼,大部分同学都有。明明自己可以做得很好的事情,偏偏爸爸妈妈却不放心,不肯放手让我们自己去完成,真的把我们当成温室里精心呵
【摘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好地展现语文课的活力。本文针对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中职语文教学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手段;中职语文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困惑  (一)教学内容枯燥  中职语文教材难度偏低,在课文选择上,继续沿用“经典”篇目,围绕字词、理解文句、归纳
最近读了一首关于童年玩耍的诗歌——《溜冰后》,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    以前去溜冰,  摔得青一块,红一块。  发下来的试卷修修改改,  也是青一块,红一块。  看到试卷的爸爸妈妈,  脸上写出青一块红一块。    诗歌充满了童趣,简直把我小时候的感受、一举一动都栩栩如生地写出来。原来作者小时候也和我一样调皮。看到作者的试卷因为错误太多,被改得遍地补丁,我的心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不知什么滋味,是
【摘要】语文教学中,最主要的就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领学生走进书中,和作者对话,和书中人物交流。在小学高年级段,教师教给学生用文字式批注的方法,就会让读书活动走向深入,就会让每一个孩子“读”有所得、“批”有所获。  【关键词】基础性批注;赏析式批注;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教学建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