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在提高,审美意识也在不断提高。舞蹈这种有着极高审美特征的艺术形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尤其是古典舞这种形式,古典舞要求舞蹈者有着极好的身段以及独特的韵律感。那么舞蹈表演者如何把握古典舞的神韵和特征,是古典舞教学中的重点所在。本篇文章就主要围绕古典舞的教学活动展开,深入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舞蹈表演者良好的表演素质以及培养表演者素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古典舞教学;表演者;表演素质;培养;具体路径
一、引言
古典舞是舞蹈中的一类,它有着其自身独特的特征,彰显了韵律美、古典美等多种审美特质;它是以我国民间流传的传统舞蹈为基础,历经多个年代的舞蹈者的重新整理、修改、加工以及不断淘汰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有着古典特征的舞蹈形式。凭借其自身独有的审美特质,受到当今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很多古典美教学课程也应势而生,在其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加深学生对舞蹈的理解为主,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以及舞蹈动作的创造能力。古典舞表演者不仅要掌握舞蹈动作、技巧,更要体现舞蹈的韵律,韵律是舞蹈的重要内涵,表演者通过神韵可以向观众表达情感,从而吸引观众。古典舞表演者的表演素质主要就是指将古典舞蹈基本功以及韵律相结合。因此,在古典舞的教学过程中,培养舞蹈表演者的表演素质是教学重点所在。
二、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
在古典舞的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深入认识和了解古典舞,掌握古典舞的感觉,培养学生古典舞表演素质主要包括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细腻的情感表达以及把握观众的心理。
丰富的想象力是任何一种舞蹈类型表演者所必须有的,有助于表演者对舞蹈动作的创编和表现。古典舞从其创编到表演要经过编导创编、编导将舞蹈含义传达给导演再传递给表演者、表演者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表现、观众在欣赏舞蹈时和表演者达成情感共鸣,总的说来,古典舞蹈的形成就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表演者的想象力发挥重要的作用,艺术来自于生活却也高于生活,需要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古典舞表演者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不断丰富舞蹈内容,为舞蹈注入更多的活力。
细腻的情感表达在古典舞的表演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舞蹈这种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有着情感寄托的形式,需要表演者准确的表达细腻的情感,这样观众才能接收到情感,从而产生共鸣。古典舞的表演需要表演者结合自身的情感经验,此外还需要表现出舞蹈的文化内涵,表演者深入了解舞蹈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的表现。
在古典舞的表演中,表演者只有准确的把握观众的心理,才能更加容易的打动观众。表演者通过自身对舞蹈文化内涵的了解加上自己的亲身经验,从心出发进行舞蹈表演,这样才能彰显出自身的魅力,让观众更加直观的体会。
三、在古典舞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表演者的表演素质
由于表演素质在古典舞的表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古典舞的教学要重视表演素质的培养。古典舞教师应该有发展的眼光,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通过合理的教学提高其各方面能力,真正做到为我国古典舞艺术培养人才。那么,在古典舞教学过程中,培养表演者的表演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重视文化素养
成功的古典舞表演需要表演者做到“形神兼具”,因此在表演过程中,舞蹈者应该准确的掌握并且表达情感。在古典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文化内涵的讲解以及渗透,加深学生对舞蹈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比如说,欣赏古典舞之前,老师可以先对这一舞蹈进行背景介绍,包括这一作品的年代、民族、审美观念等等,学生理解舞蹈的文化内涵后,可以更好的掌握情感;在欣赏完一段古典舞作品后,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的表达自己的理解,学生们互相交流,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舞蹈的了解。
(二)夯实基本功
在古典舞的表演中,情感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但是“形”是基础所在,有了“形”做支撑,情感才能得以传播。古典舞表演者必须要保证基本功的练习和夯实,假如基础舞蹈动作无法标准完成,表演者的情感就更无法体现。古典舞的基础动作形态是“拧、倾、圆、曲”的曲线美,表演者的身体各个部分也都有特定的标准要求。在古典舞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基础功,严格的要求学生,保证学生可以将古典舞基础动作标准的完成。
(三)创新教学方法
时代在不断发展,古典舞也应该不断的被创造,保证古典舞艺术魅力的同时给舞蹈角色注入新的理念,这就需要表演者有丰富的想象力。在古典舞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创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说,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让所有学生围坐一起,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想法,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老师还可以多多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古典舞表演就是要吸引观众,因此教学场所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室。
四、总结
总之,成功的古典舞表演需要表演者做到“形神兼备”,也就是说表演者既要做好每一个舞蹈动作,又要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引起观众的共鸣。因此在古典舞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基本功、舞蹈的文化内涵等,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以及掌握观众的情感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古典舞表演者。
【参考文献】
[1]张卓.研究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J].北方音乐.2015,(13).
[2]杨蕾.古典舞教学中培养学生表演素质的策略[J].北方音乐.2015,(11).
[3]王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的研究[J].剑南文学.2010,(05).
[4]张涤新.论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J].才智.2012,(31).
关键词:古典舞教学;表演者;表演素质;培养;具体路径
一、引言
古典舞是舞蹈中的一类,它有着其自身独特的特征,彰显了韵律美、古典美等多种审美特质;它是以我国民间流传的传统舞蹈为基础,历经多个年代的舞蹈者的重新整理、修改、加工以及不断淘汰而最终形成的一种有着古典特征的舞蹈形式。凭借其自身独有的审美特质,受到当今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很多古典美教学课程也应势而生,在其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以及加深学生对舞蹈的理解为主,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以及舞蹈动作的创造能力。古典舞表演者不仅要掌握舞蹈动作、技巧,更要体现舞蹈的韵律,韵律是舞蹈的重要内涵,表演者通过神韵可以向观众表达情感,从而吸引观众。古典舞表演者的表演素质主要就是指将古典舞蹈基本功以及韵律相结合。因此,在古典舞的教学过程中,培养舞蹈表演者的表演素质是教学重点所在。
二、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
在古典舞的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深入认识和了解古典舞,掌握古典舞的感觉,培养学生古典舞表演素质主要包括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细腻的情感表达以及把握观众的心理。
丰富的想象力是任何一种舞蹈类型表演者所必须有的,有助于表演者对舞蹈动作的创编和表现。古典舞从其创编到表演要经过编导创编、编导将舞蹈含义传达给导演再传递给表演者、表演者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进行表现、观众在欣赏舞蹈时和表演者达成情感共鸣,总的说来,古典舞蹈的形成就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表演者的想象力发挥重要的作用,艺术来自于生活却也高于生活,需要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古典舞表演者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不断丰富舞蹈内容,为舞蹈注入更多的活力。
细腻的情感表达在古典舞的表演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舞蹈这种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有着情感寄托的形式,需要表演者准确的表达细腻的情感,这样观众才能接收到情感,从而产生共鸣。古典舞的表演需要表演者结合自身的情感经验,此外还需要表现出舞蹈的文化内涵,表演者深入了解舞蹈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的表现。
在古典舞的表演中,表演者只有准确的把握观众的心理,才能更加容易的打动观众。表演者通过自身对舞蹈文化内涵的了解加上自己的亲身经验,从心出发进行舞蹈表演,这样才能彰显出自身的魅力,让观众更加直观的体会。
三、在古典舞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表演者的表演素质
由于表演素质在古典舞的表演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古典舞的教学要重视表演素质的培养。古典舞教师应该有发展的眼光,不断挖掘学生的潜力,通过合理的教学提高其各方面能力,真正做到为我国古典舞艺术培养人才。那么,在古典舞教学过程中,培养表演者的表演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重视文化素养
成功的古典舞表演需要表演者做到“形神兼具”,因此在表演过程中,舞蹈者应该准确的掌握并且表达情感。在古典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文化内涵的讲解以及渗透,加深学生对舞蹈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比如说,欣赏古典舞之前,老师可以先对这一舞蹈进行背景介绍,包括这一作品的年代、民族、审美观念等等,学生理解舞蹈的文化内涵后,可以更好的掌握情感;在欣赏完一段古典舞作品后,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的表达自己的理解,学生们互相交流,既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舞蹈的了解。
(二)夯实基本功
在古典舞的表演中,情感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但是“形”是基础所在,有了“形”做支撑,情感才能得以传播。古典舞表演者必须要保证基本功的练习和夯实,假如基础舞蹈动作无法标准完成,表演者的情感就更无法体现。古典舞的基础动作形态是“拧、倾、圆、曲”的曲线美,表演者的身体各个部分也都有特定的标准要求。在古典舞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基础功,严格的要求学生,保证学生可以将古典舞基础动作标准的完成。
(三)创新教学方法
时代在不断发展,古典舞也应该不断的被创造,保证古典舞艺术魅力的同时给舞蹈角色注入新的理念,这就需要表演者有丰富的想象力。在古典舞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创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说,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让所有学生围坐一起,鼓励学生多表达自己的想法,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老师还可以多多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古典舞表演就是要吸引观众,因此教学场所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室。
四、总结
总之,成功的古典舞表演需要表演者做到“形神兼备”,也就是说表演者既要做好每一个舞蹈动作,又要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引起观众的共鸣。因此在古典舞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基本功、舞蹈的文化内涵等,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以及掌握观众的情感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古典舞表演者。
【参考文献】
[1]张卓.研究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J].北方音乐.2015,(13).
[2]杨蕾.古典舞教学中培养学生表演素质的策略[J].北方音乐.2015,(11).
[3]王凡.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的研究[J].剑南文学.2010,(05).
[4]张涤新.论古典舞教学中的表演素质培养[J].才智.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