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硫酸改性的膨润土作为催化剂合成异戊酸异戊酯,最佳工艺条件为异戊醇与异戊酸摩尔比为1:2,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总量的5%,反应时间6h,酯化率达98.6%。
关键词: 膨润土;硫酸改性;异戊酸异戊酯;酯化
中图分类号:O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620028-01
异戊酸异戊酯是一种常用化工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其合成通常采用浓硫酸作催化剂。浓硫酸作为催化剂选择性差,副反应多,工艺路线长,而且对设备腐蚀严重,“三废”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
近年来,固体酸[1~4]在酯类合成中应用较多,固体酸作催化剂解决了酯合成中产生废水的问题。本研究采用硫酸改性的膨润土为催化剂合成异戊酸异戊酯,对酯化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1 试验
1.1 仪器和试剂
500ml三口圆底烧瓶、球型冷凝管、直型冷凝管、电动搅拌器、干燥箱、离心机,真空泵、电加热套、红外光谱仪等。
甲苯、硫酸、异戊酸、异戊醇,均为化学纯;膨润土,产地辽宁黑山。
1.2 试验方法
1.2.1 催化剂的制备。称取膨润土[5](过200目)20g,放入150ml的三角瓶中,用移液管加入15%的硫酸溶液40ml,搅拌并在温度为80℃的水浴上恒温8h后取出,冷却。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分离。把改性膨润土在60℃下烘干,300℃下活化备用。
1.2.2 异戊酸异戊酯的合成。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分水器和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异戊酸、异戊醇、甲苯和改性膨润土催化剂,加热并搅拌,回流至无水分出为止,停止加热及搅拌,过滤出催化剂。粗产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常压蒸馏,收集189℃~194℃的馏分,产物用红外光谱进行分析。
异戊酸和异戊醇酯化反应式如下:
(CH3)2CHCH2COOH+(CH3)2CHCH2CH2OH→(CH3)2CHCH2COOCH2CH2CH
(CH3)2+H2O
取样测定其酸值。用GB1668-81方法测定反应前后酸值的变化,计算酯化率:
酯化率=[(反应起始的酸值-反应结束时的酸值)/反应起始的酸值]×100%
2 结果与讨论
2.1 酯化反应条件对酯收率的影响
2.1.1 反应时间的影响。在醇酸摩尔比为1:2,催化剂用量占原料总量的5%的条件下进行不同酯化反应时间的实验,结果见表1。表1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酯收率增加,但反应进行到6h后,收率增加幅度不明显。因此反应以6h为宜。
表1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
表2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2.1.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保持醇酸摩尔比为1:2,反应时间6h条件不变,只改变催化剂用量进行实验,考察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催化剂用量较少时,反应较慢,酯化率低,随着催化剂的增加,反应速度逐渐加快,当催化剂增加到一定程度,反应速度变化不明显。根据实验数据选用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5%较适宜。
2.1.3 原料配比对产品收率的影响。保持催化剂用量占总量的5%,反应时间6h条件不变,改变原料异戊醇与异戊酸的摩尔比,考察原料摩尔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见表3。
表3原料摩尔比对产品的影响
由表3可知,增加反应物中酸的用量,酯收率有所增加。但酸用量过大,会造成原料浪费。从工业应用和经济效益角度考虑,醇酸摩尔比以1:2为宜。
2.2 催化剂重复使用情况
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效果,反应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每次反应结束后将催化剂分离、活化,作为下次反应用催化剂,结果见表4。
表4催化剂再生重复使用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随着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增加,其催化活性降低,酯收率下降。因此,该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左右更换新催化剂。
3 结论
1)硫酸改性膨润土对合成异戊酸异戊酯有较好的催化作用。2)酯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占原料质量的5%,醇酸摩尔比为为1:2,反应时间6h,酯化率达到98.6%。催化剂活化后可以重复使用4次左右,由于其价格便宜,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纯海、黄科林、宁红、陈文纳、孙国宋,异戊酸异戊酯的合成研究进展,化工技术与开发[J].2006,35(6):11-12.
[2]蒋平平、卢冠忠,固体超强酸催化剂改性研究进展,现代化工[J].2002,22(7):13-14.
[3]周冶峰,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辽宁化工[J].2005,34(1):
22-24.
[4]杨亚婷,Lewis固体酸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研究,应用化工[J].2003,15(3):78-79.
[5]温淑瑶,从矿物组分变化看膨润土酸化改性机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J].2001,37(3):7-11.
作者简介:
张春生(1972-),男,辽宁盘锦人,工程师,学士学位,现从事化工工艺研究。
关键词: 膨润土;硫酸改性;异戊酸异戊酯;酯化
中图分类号:O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620028-01
异戊酸异戊酯是一种常用化工原料和食品添加剂,其合成通常采用浓硫酸作催化剂。浓硫酸作为催化剂选择性差,副反应多,工艺路线长,而且对设备腐蚀严重,“三废”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
近年来,固体酸[1~4]在酯类合成中应用较多,固体酸作催化剂解决了酯合成中产生废水的问题。本研究采用硫酸改性的膨润土为催化剂合成异戊酸异戊酯,对酯化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
1 试验
1.1 仪器和试剂
500ml三口圆底烧瓶、球型冷凝管、直型冷凝管、电动搅拌器、干燥箱、离心机,真空泵、电加热套、红外光谱仪等。
甲苯、硫酸、异戊酸、异戊醇,均为化学纯;膨润土,产地辽宁黑山。
1.2 试验方法
1.2.1 催化剂的制备。称取膨润土[5](过200目)20g,放入150ml的三角瓶中,用移液管加入15%的硫酸溶液40ml,搅拌并在温度为80℃的水浴上恒温8h后取出,冷却。用去离子水洗涤,离心分离。把改性膨润土在60℃下烘干,300℃下活化备用。
1.2.2 异戊酸异戊酯的合成。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分水器和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异戊酸、异戊醇、甲苯和改性膨润土催化剂,加热并搅拌,回流至无水分出为止,停止加热及搅拌,过滤出催化剂。粗产物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常压蒸馏,收集189℃~194℃的馏分,产物用红外光谱进行分析。
异戊酸和异戊醇酯化反应式如下:
(CH3)2CHCH2COOH+(CH3)2CHCH2CH2OH→(CH3)2CHCH2COOCH2CH2CH
(CH3)2+H2O
取样测定其酸值。用GB1668-81方法测定反应前后酸值的变化,计算酯化率:
酯化率=[(反应起始的酸值-反应结束时的酸值)/反应起始的酸值]×100%
2 结果与讨论
2.1 酯化反应条件对酯收率的影响
2.1.1 反应时间的影响。在醇酸摩尔比为1:2,催化剂用量占原料总量的5%的条件下进行不同酯化反应时间的实验,结果见表1。表1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酯收率增加,但反应进行到6h后,收率增加幅度不明显。因此反应以6h为宜。
表1反应时间对酯化率的影响
表2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
2.1.2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保持醇酸摩尔比为1:2,反应时间6h条件不变,只改变催化剂用量进行实验,考察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催化剂用量较少时,反应较慢,酯化率低,随着催化剂的增加,反应速度逐渐加快,当催化剂增加到一定程度,反应速度变化不明显。根据实验数据选用催化剂用量为原料质量的5%较适宜。
2.1.3 原料配比对产品收率的影响。保持催化剂用量占总量的5%,反应时间6h条件不变,改变原料异戊醇与异戊酸的摩尔比,考察原料摩尔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见表3。
表3原料摩尔比对产品的影响
由表3可知,增加反应物中酸的用量,酯收率有所增加。但酸用量过大,会造成原料浪费。从工业应用和经济效益角度考虑,醇酸摩尔比以1:2为宜。
2.2 催化剂重复使用情况
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效果,反应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每次反应结束后将催化剂分离、活化,作为下次反应用催化剂,结果见表4。
表4催化剂再生重复使用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随着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增加,其催化活性降低,酯收率下降。因此,该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左右更换新催化剂。
3 结论
1)硫酸改性膨润土对合成异戊酸异戊酯有较好的催化作用。2)酯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占原料质量的5%,醇酸摩尔比为为1:2,反应时间6h,酯化率达到98.6%。催化剂活化后可以重复使用4次左右,由于其价格便宜,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周纯海、黄科林、宁红、陈文纳、孙国宋,异戊酸异戊酯的合成研究进展,化工技术与开发[J].2006,35(6):11-12.
[2]蒋平平、卢冠忠,固体超强酸催化剂改性研究进展,现代化工[J].2002,22(7):13-14.
[3]周冶峰,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辽宁化工[J].2005,34(1):
22-24.
[4]杨亚婷,Lewis固体酸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研究,应用化工[J].2003,15(3):78-79.
[5]温淑瑶,从矿物组分变化看膨润土酸化改性机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J].2001,37(3):7-11.
作者简介:
张春生(1972-),男,辽宁盘锦人,工程师,学士学位,现从事化工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