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家庭的事务与活动日趋复杂,合理利用各类家庭资源也变得日益重要。家庭中最宝贵的资源就是“人”,而人在家庭中总是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尤其是亲职角色,更是个体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家庭人力资源的角度来分析、研究亲职教育,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家长的教育知能,还能为亲职教育的研究开辟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家庭资源 家庭人力资源管理 亲职教育 成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095-02
由七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于2012年3月正式印发。在该“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以提升家长素质为核心”的工作指导思想,这使亲职教育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亲职教育是培养父母教育子女的能力,以形成其适当职分的教育。简单来说,亲职教育是对家长实施的“怎样为人父母”的教育,它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亲职教育可以达到提高家长教育知能,提升为人父母者人力资源水平的目的。因此,从家庭人力资源的角度来分析亲职教育,不仅会对亲职教育产生积极影响,对亲职教育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1 家庭资源与管理
家庭资源(Family Resource)是指存在于家庭中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家庭资源的范围广、种类多,具体可分为家庭内部资源与环境资源两大类,其中家庭内部资源包括了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两个部分,而环境资源则涵盖了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两个方面。
家庭资源是家庭所有成员所共享的资源,有限性是它的特征之一。同时,每个家庭的资源都是特有的,有其自身的优劣之处。家庭资源管理的重点就在于对各类家庭资源进行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在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的同时避免劣势资源的不良影响,以期用最少的资源达到最大的满意度。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资源的管理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家庭财务管理方面,它还涵盖了人力、物力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它已经扩展到了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2 家庭人力资源管理与亲职教育
现代社会,人作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资源,往往被看成是“第一资源”。对于家庭而言,同样如此。家庭首先是由许多个人组成的,家庭的一切资源都以此为基础,这些资源或者依附于个体存在,或者依靠个体起作用。因此,在所有家庭资源中,人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财富。可以说,人力资源是家庭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家庭的人力资源得以充分的发挥,达到善用人力资源的目的,我们需要注意三个维度的问题,分别是:人力的养护、人力的提升以及人力的开发。
2.1 人力的养护
人力的养护是家庭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基本形式。唯有家庭成员的健康得到了保障,人力的提升与开发才能获得持久的成效。人力的养护无外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具体来说主要包括遗传、心理健康、营养以及医疗保健四个方面的内容。而对亲职教育影响较大的是遗传和心理健康两个因素。
2.1.1 遗传因素
保证人类健康需要从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抓起。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根本就在于对遗传因素的控制,如何传承优良基因、抑制劣质基因是其基本内容。具体包括:防止近亲结婚、加强婚前指导、实行孕前咨询、做好孕期围产保健、进行孕前筛查、实行胎教、实施新生儿筛查等等。从亲职教育的角度,重视遗传因素的重要作用应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在准婚男女中进行有关优恋、优婚知识的宣传,从婚姻入手把握人口素质;二是在准父母中进行关于优孕、优生、优育知识的普及,从遗传学的角度提高人口素质。
2.1.2 心理健康因素
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本质上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它代表的是人们对环境以及二者间的相互适应情况。心理健康的人拥有正常的智力、平静的情绪以及适于社会的行为,其中愉快而稳定的情绪是重要指标。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对于为人父母者,除了面对来自工作、生活各方面的压力以外,还需要应对亲职角色所带来的种种问题,而这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一般情况下,我们仅仅关注父母内心的积极体验,如初为父母的喜悦、父母身份带来的责任与成就等,而极少研究家庭角色多元化给他们带来的消极心理影响。然而,与积极的心理体验相比,消极的心理影响更需要我们认真、妥善的处理。如何帮助人们平复成为父母后工作机会与晋升机会错失的情绪波动,如何指导家长正确面对子女成年以及退休带来的失落感等等,都是家庭人力资源养护为亲职教育所带来的思考。
2.2 人力的提升
人力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具有无限潜能。当其他资源随使用逐渐消耗的时候,人却可以在不断的学习与教育中,丰富自己的经验与阅历,通过不断的积累与更新,实现自我的提升,进而表现为一种持续的增值状态。
在家庭中,我们同样要通过对父母的教育与指导来实现其人力的提升。具体来说,父母存在两个人力提升的阶段:一个是子女未成年时期,父母学习与探索的阶段;另一个是子女成年时期,父母反思与回顾的阶段。
2.2.1 学习与探索阶段
未成年子女的父母相对较为年轻,由于他们大多数人欠缺亲职经历,因此,对教育子女的技能与方法,都仅仅停留在摸索、学习的层面。处于该时期的未成年子女对父母的依赖程度虽然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弱,但总体来说,他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父母的帮助与指导仍有较高需求,父母的影响力仍广泛存在。因此,该阶段是亲职教育的强化期,同样也是亲职人力提升的重要阶段。
本阶段亲职角色的人力提升重点要放在:帮助父母树立教养子女的正确观念;为父母讲授不同时期子女的教养重点;协助父母构建与调整亲子关系;向父母提供子女阶段性问题的解决之道;提高父母应对子女人生危机的处理能力;加强父母对子女过渡期的指导能力等等。除此之外,此阶段的子女教育中普遍存在母职参与度高,父职参与意识较为薄弱的现象。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父职在限定、指导子女发展方面具有广泛的责任,父亲与孩子之间如何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间如何开展有效的互动等都是为人父者终身学习的内容。因此,我们在进一步提升母亲把握现实、认识现实的能力同时,还要积极为父亲创造和提供各种学习和训练的机会。 2.2.2 反思与回顾阶段
当子女进入到成年以后,父母的亲职角色就面临着新的转变。一方面随子女独立意识的日益增强,他们对父母给予帮助与指导的期待逐渐降低;另一方面,随着父母逐渐步入中老年行列,精力不济,导致了此阶段父母亲职角色的日趋淡化。因此,我们可以说该阶段是亲职教育的淡化期。然而,我们需要看到成年子女的父母身上所蕴含的财富,即在多年教育实践中获得的最朴素的教育观念与思想。基于这些特点,此阶段亲职角色应作出相应调整,亲职人力提升重点应转变为:帮助父母享受即成的亲子关系;协助父母总结、回顾教养子女过程中的得与失;指导他们利用自身的教育经验影响其成年子女的教育观念与实践等等。
2.3 人力的开发
人力开发是以人力资源为中心,培养、发掘人力资源的能力,提升人的价值。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个体潜能挖掘的问题。家庭人力资源的开发随个体成长周期不同,每个阶段的目标与任务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对亲职教育来说,我们重点谈论的是成年子女的父母在人力开发方面的问题。
对成年子女的父母进行人力开发,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祖辈隔代教育的水平与质量。隔代教育在现职年轻父母中,尤其是“80后独生子女”一代的现职父母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首先,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在职场打拼的现职父母无暇兼顾子女的教养;其次,“独一代”现职父母由于自身的生活经历,使他们欠缺相关经验,从而表现在养儿育女上的不知所措;再次,年轻一代父母育儿观念的变化,使他们不愿只为儿女而活;最后,祖辈双方老人共同拥有一个孙辈的情况逐渐增多,祖辈基于对自己血脉延续的重视,使得他们主动承担起了教养孙辈的责任。诚然,隔代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隔代教育在短时间之内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祖辈家长的余热、提高隔代教育的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3 家庭人力资源管理对亲职教育的启示
我们要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提倡亲职教育并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大力组织全民性的亲职教育活动,努力营造出热烈的亲职学习氛围。一方面,我们要在准夫妻、准父母亲职教育中进一步加强优恋、优婚、优孕、优生、优育知识的普及,同时还要在现职父母中逐步强化缓压能力的指导,协助家长克服亲职角色所带来的消极体验,增加家长亲职角色的满足感;另一方面,我们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父母在教育上的独特需求向他们提供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亲职教育培训与学习,在重视母职教育能力提高的同时积极培养与鼓励父职的参与,从而提升家庭亲职角色的人力资源水平。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强调人力资源的家庭内部开发,正确引导祖辈家长对隔代教育的认识,鼓励他们不断接触和学习新知识、新事物,使他们能在教育孙辈的过程中使用正确的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而改善和提高隔代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詹栋梁.亲职教育理论探讨[M].台北:华欣文化事业中心,1983.
[2] 魏秀珍.经营家庭的利器—— 谈家庭资源管理[J].台北:家庭生活教育,2001.
[3] 高淑清,黄琴雅.当前家庭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台北:师大书苑,2007.
[4] 黄遒毓,柯澍馨,唐先梅.家庭管理[D].台北:台湾空大,1996.
[5] 邱素沁.家政概论[J].台中:复兴,1990.
[6] 张亮,俆安琪.父亲参与研究:态度、贡献与效用[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7] 罗斯·派克.父亲的角色[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8] 李欧,樊金娥.母亲教育在家庭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4).
关键词:家庭资源 家庭人力资源管理 亲职教育 成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095-02
由七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1—2015年)》于2012年3月正式印发。在该“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以提升家长素质为核心”的工作指导思想,这使亲职教育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亲职教育是培养父母教育子女的能力,以形成其适当职分的教育。简单来说,亲职教育是对家长实施的“怎样为人父母”的教育,它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亲职教育可以达到提高家长教育知能,提升为人父母者人力资源水平的目的。因此,从家庭人力资源的角度来分析亲职教育,不仅会对亲职教育产生积极影响,对亲职教育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1 家庭资源与管理
家庭资源(Family Resource)是指存在于家庭中的各种资源的总和。家庭资源的范围广、种类多,具体可分为家庭内部资源与环境资源两大类,其中家庭内部资源包括了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两个部分,而环境资源则涵盖了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两个方面。
家庭资源是家庭所有成员所共享的资源,有限性是它的特征之一。同时,每个家庭的资源都是特有的,有其自身的优劣之处。家庭资源管理的重点就在于对各类家庭资源进行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在充分发挥优势资源的同时避免劣势资源的不良影响,以期用最少的资源达到最大的满意度。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资源的管理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家庭财务管理方面,它还涵盖了人力、物力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以说它已经扩展到了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2 家庭人力资源管理与亲职教育
现代社会,人作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资源,往往被看成是“第一资源”。对于家庭而言,同样如此。家庭首先是由许多个人组成的,家庭的一切资源都以此为基础,这些资源或者依附于个体存在,或者依靠个体起作用。因此,在所有家庭资源中,人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财富。可以说,人力资源是家庭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家庭的人力资源得以充分的发挥,达到善用人力资源的目的,我们需要注意三个维度的问题,分别是:人力的养护、人力的提升以及人力的开发。
2.1 人力的养护
人力的养护是家庭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基本形式。唯有家庭成员的健康得到了保障,人力的提升与开发才能获得持久的成效。人力的养护无外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具体来说主要包括遗传、心理健康、营养以及医疗保健四个方面的内容。而对亲职教育影响较大的是遗传和心理健康两个因素。
2.1.1 遗传因素
保证人类健康需要从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抓起。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根本就在于对遗传因素的控制,如何传承优良基因、抑制劣质基因是其基本内容。具体包括:防止近亲结婚、加强婚前指导、实行孕前咨询、做好孕期围产保健、进行孕前筛查、实行胎教、实施新生儿筛查等等。从亲职教育的角度,重视遗传因素的重要作用应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在准婚男女中进行有关优恋、优婚知识的宣传,从婚姻入手把握人口素质;二是在准父母中进行关于优孕、优生、优育知识的普及,从遗传学的角度提高人口素质。
2.1.2 心理健康因素
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本质上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它代表的是人们对环境以及二者间的相互适应情况。心理健康的人拥有正常的智力、平静的情绪以及适于社会的行为,其中愉快而稳定的情绪是重要指标。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对于为人父母者,除了面对来自工作、生活各方面的压力以外,还需要应对亲职角色所带来的种种问题,而这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一般情况下,我们仅仅关注父母内心的积极体验,如初为父母的喜悦、父母身份带来的责任与成就等,而极少研究家庭角色多元化给他们带来的消极心理影响。然而,与积极的心理体验相比,消极的心理影响更需要我们认真、妥善的处理。如何帮助人们平复成为父母后工作机会与晋升机会错失的情绪波动,如何指导家长正确面对子女成年以及退休带来的失落感等等,都是家庭人力资源养护为亲职教育所带来的思考。
2.2 人力的提升
人力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具有无限潜能。当其他资源随使用逐渐消耗的时候,人却可以在不断的学习与教育中,丰富自己的经验与阅历,通过不断的积累与更新,实现自我的提升,进而表现为一种持续的增值状态。
在家庭中,我们同样要通过对父母的教育与指导来实现其人力的提升。具体来说,父母存在两个人力提升的阶段:一个是子女未成年时期,父母学习与探索的阶段;另一个是子女成年时期,父母反思与回顾的阶段。
2.2.1 学习与探索阶段
未成年子女的父母相对较为年轻,由于他们大多数人欠缺亲职经历,因此,对教育子女的技能与方法,都仅仅停留在摸索、学习的层面。处于该时期的未成年子女对父母的依赖程度虽然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弱,但总体来说,他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父母的帮助与指导仍有较高需求,父母的影响力仍广泛存在。因此,该阶段是亲职教育的强化期,同样也是亲职人力提升的重要阶段。
本阶段亲职角色的人力提升重点要放在:帮助父母树立教养子女的正确观念;为父母讲授不同时期子女的教养重点;协助父母构建与调整亲子关系;向父母提供子女阶段性问题的解决之道;提高父母应对子女人生危机的处理能力;加强父母对子女过渡期的指导能力等等。除此之外,此阶段的子女教育中普遍存在母职参与度高,父职参与意识较为薄弱的现象。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父职在限定、指导子女发展方面具有广泛的责任,父亲与孩子之间如何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间如何开展有效的互动等都是为人父者终身学习的内容。因此,我们在进一步提升母亲把握现实、认识现实的能力同时,还要积极为父亲创造和提供各种学习和训练的机会。 2.2.2 反思与回顾阶段
当子女进入到成年以后,父母的亲职角色就面临着新的转变。一方面随子女独立意识的日益增强,他们对父母给予帮助与指导的期待逐渐降低;另一方面,随着父母逐渐步入中老年行列,精力不济,导致了此阶段父母亲职角色的日趋淡化。因此,我们可以说该阶段是亲职教育的淡化期。然而,我们需要看到成年子女的父母身上所蕴含的财富,即在多年教育实践中获得的最朴素的教育观念与思想。基于这些特点,此阶段亲职角色应作出相应调整,亲职人力提升重点应转变为:帮助父母享受即成的亲子关系;协助父母总结、回顾教养子女过程中的得与失;指导他们利用自身的教育经验影响其成年子女的教育观念与实践等等。
2.3 人力的开发
人力开发是以人力资源为中心,培养、发掘人力资源的能力,提升人的价值。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个体潜能挖掘的问题。家庭人力资源的开发随个体成长周期不同,每个阶段的目标与任务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对亲职教育来说,我们重点谈论的是成年子女的父母在人力开发方面的问题。
对成年子女的父母进行人力开发,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高祖辈隔代教育的水平与质量。隔代教育在现职年轻父母中,尤其是“80后独生子女”一代的现职父母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首先,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在职场打拼的现职父母无暇兼顾子女的教养;其次,“独一代”现职父母由于自身的生活经历,使他们欠缺相关经验,从而表现在养儿育女上的不知所措;再次,年轻一代父母育儿观念的变化,使他们不愿只为儿女而活;最后,祖辈双方老人共同拥有一个孙辈的情况逐渐增多,祖辈基于对自己血脉延续的重视,使得他们主动承担起了教养孙辈的责任。诚然,隔代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隔代教育在短时间之内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祖辈家长的余热、提高隔代教育的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3 家庭人力资源管理对亲职教育的启示
我们要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提倡亲职教育并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大力组织全民性的亲职教育活动,努力营造出热烈的亲职学习氛围。一方面,我们要在准夫妻、准父母亲职教育中进一步加强优恋、优婚、优孕、优生、优育知识的普及,同时还要在现职父母中逐步强化缓压能力的指导,协助家长克服亲职角色所带来的消极体验,增加家长亲职角色的满足感;另一方面,我们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父母在教育上的独特需求向他们提供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亲职教育培训与学习,在重视母职教育能力提高的同时积极培养与鼓励父职的参与,从而提升家庭亲职角色的人力资源水平。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强调人力资源的家庭内部开发,正确引导祖辈家长对隔代教育的认识,鼓励他们不断接触和学习新知识、新事物,使他们能在教育孙辈的过程中使用正确的理念和方式方法,进而改善和提高隔代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詹栋梁.亲职教育理论探讨[M].台北:华欣文化事业中心,1983.
[2] 魏秀珍.经营家庭的利器—— 谈家庭资源管理[J].台北:家庭生活教育,2001.
[3] 高淑清,黄琴雅.当前家庭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台北:师大书苑,2007.
[4] 黄遒毓,柯澍馨,唐先梅.家庭管理[D].台北:台湾空大,1996.
[5] 邱素沁.家政概论[J].台中:复兴,1990.
[6] 张亮,俆安琪.父亲参与研究:态度、贡献与效用[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7] 罗斯·派克.父亲的角色[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8] 李欧,樊金娥.母亲教育在家庭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