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信息与智能技术催生的战争形态正呈现出物理、网络和社会系统虚实互动、协同共生的发展态势.从有效应对“混合作战”“全域作战”等新型威胁挑战出
【机 构】
:
陆军研究院科技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解放军93216部队
【基金项目】
:
青岛市博士后应用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33019)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信息与智能技术催生的战争形态正呈现出物理、网络和社会系统虚实互动、协同共生的发展态势.从有效应对“混合作战”“全域作战”等新型威胁挑战出发,以新“三战合一”为牵引,以塑造有利态势为目标,提出了“社会认知战”的全新作战概念,分析了新技术催生作战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梳理了概念内涵及主要特点,并从复杂性科学、系统科学角度出发分析了认知对抗的实施过程及其演化作用机理,研究并提出有效实施认知对抗的引领性技术,为未来认知域对抗能力生成提供了概念牵引与核心支撑,为提升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作出积极探索.
其他文献
为实现网络空间特定作战想定背景下的指挥训练效果评估,在研究网络空间作战指挥训练理论的基础上,给出了指挥训练评估的认知框架,与传统作战域进行对比确定了评估原则,基于组训者、受训者、指挥信息系统3方面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并分析了各评估要素的概念内涵,为进一步构建评估模型,研究评估方法打下了理论基础.
无人作战系统智能化指挥控制是迈向未来信息化战争时代的必经之路,其迫切需要快速可靠的任务智能解析能力,以实现精准智能的作战指挥与控制.针对无人作战指挥控制的特点和需求,首先阐述了任务解析的定义,建立了无人作战系统的任务解析框架,通过分析现有任务解析技术的不足,提出基于多跳阅读理解的任务智能解析算法.该算法能够根据不同战场态势智能解析任务描述文本中的关键指令要素,为未来无人作战系统智能化指挥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在群体智能技术框架下,介绍并讨论了几种多导弹时间敏感型协同作战任务,分析了此类任务的特点和优势以及与编队控制任务的异同.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时间敏感型协同作战任务中的协调控制问题的研究难点,梳理了导弹群指定时刻命中目标、协同同时命中目标和协同拦截机动目标等协同作战任务涉及的协调控制问题的研究进展.并针对多导弹时间敏感型协同攻击与防御中的分布式协调控制问题中的共性科学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针对目标重要度动态变化的多无人机协同目标分配问题,综合考虑无人机异构性和地理环境约束,以提高多无人机系统整体续航时间为目的,提出基于任务接力的多无人机协同目标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