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提高赤泥在混凝土中的利用率,论文以贵州赤泥作为研究对象,在原料性质分析基础上开展赤泥掺合对水泥混凝土性能及微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赤泥颗粒平均粒径为77.71μm、粒径中间值为46.25μm,主要矿物为水化石榴石、钙霞石、绿泥石、方解石等;小于3%的赤泥掺合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无影响,随着赤泥掺合量的进一步增加,混凝土抗折、抗压强度逐渐下降;小掺量赤泥对基体物化组成影响小,大掺量赤泥导致混凝土
【基金项目】
:
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BGRIMM-KJSKL-2020-1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赤泥在混凝土中的利用率,论文以贵州赤泥作为研究对象,在原料性质分析基础上开展赤泥掺合对水泥混凝土性能及微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赤泥颗粒平均粒径为77.71μm、粒径中间值为46.25μm,主要矿物为水化石榴石、钙霞石、绿泥石、方解石等;小于3%的赤泥掺合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无影响,随着赤泥掺合量的进一步增加,混凝土抗折、抗压强度逐渐下降;小掺量赤泥对基体物化组成影响小,大掺量赤泥导致混凝土中水化产物氢氧化钙含量降低;此外,赤泥对水泥混凝土界面过渡区(ITZ)具有良好充填作用,能抑制ITZ附近胶凝材料硬化收缩。
其他文献
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为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主要从理论与实证等角度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及效果。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在中国的中、东、西部地区存在显著差异;居民消费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且农村地区明显强于城镇地区。为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应继
在页岩油井取芯井段岩心精细观察描述的基础上,利用岩石薄片观察和X射线-全岩矿物衍射分析明确取芯段页岩的基本岩石和岩相类型,通过主要矿物成分及主量微量元素测试分析,提取济阳坳陷古近系页岩沉积古环境信息,依据四古环境(古气候、古物源、古盐度、古水深)基本特征,按照沉积环境相似性以及内部结构均一性等原则对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页岩层系进行岩相组合划分,建立了基于沉积环境主控的页岩岩相组合分级划分方案,并结合
新时代背景下,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已成为共识。地方政府在创新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同时研发要素又是保障创新驱动的关键。本文将政府创新偏好、研发要素流动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纳入统一分析之内。引入引力模型测度研发要素流动,测算了中国2007—2019年30个省级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在此基础上使用不同计量模型展开政府创新偏好、研发要素流动以及二者交互项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
新疆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是中国规模化开发的陆源碎屑沉积页岩油藏之一,该区储层具有埋深大、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等特点,有效储层与围岩之间的波阻抗差异较小,利用常规反演方法追踪储层较困难。本文从岩石物理分析的角度出发,分析储集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优选出几种敏感参数。传统岩石物理建模以简单的砂岩和泥岩等岩性组合为基础,难以有效满足岩性复杂情况下的岩石物理建模需要。本文从徐怀特模型出发,在多种矿物
吉木萨尔页岩油勘探开发采用高矿化度钻井液,居中型核磁共振测井快速评价页岩油储层品质难度大。以国产偏心型核磁共振测井资料、毛细管压力实验和补偿中子测井为基础,采用核磁共振总孔隙度与补偿中子孔隙度比值、核磁共振有效孔隙度、核磁共振T2几何平均值等建立吉木萨尔页岩油储层精细分类标准。研究表明:优质储层核磁共振有效孔隙度大;T2几何平均值、核磁共振总孔隙度与补偿中子孔隙度比值相对较高。研究形成了利用偏心型
时间序列几乎无处不在,对其进行分析和建模有利于人们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而为人们提供更科学的决策依据。对时间序列的分析主要包括预测和分类两个方向,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预测上,而对于分类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仍停留在较为传统的方法上。传统的时间序列分类方法根据时域、形状和变化相似性展开研究,对时间相位漂移和噪声比较敏感,鲁棒性不强。对此本文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对时间序列分类问题进行了研究及应用,主
据俄罗斯联合车辆公司网站2019年11月15日报道,其两种关节式、轴重25t的6轴敞车获得联邦证书。这两种敞车提高了每延米载荷,可提高线路运输能力和加快车辆周转。这两种敞车是载重117t的12-6877型无底门敞车和载重114.5t的12-6877-02型底开门敞车。由于采用关节式结构,车辆载重可增加52~56%,每延米
页岩油是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潜力巨大,是今后的油气资源接替领域之一。新疆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岩性复杂,多为过渡性岩类,纵向变化快呈薄互层状,岩性的准确识别成为储层评价的重点和难点。基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含量和碎屑颗粒粒级对岩性的影响,利用岩心标定测井,总结不同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构造岩性敏感参数。在建立各类岩性交会图的基础上,利用曲线重构技术和逐步剥离方法进行岩性识别,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