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升温,家庭装璜也是如火如荼,全国各地的装饰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多。由于种种原因,各地装饰企业良莠不齐,更有一部份企业不具备建筑结构知识,又无专业机构审核,按照用户个人使用要求或想当然对现有房屋进行装修改造,忽视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耐久性要求,造成一些工程质量隐患,给房屋的结构安全留下了一些潜在危害。当发生坍楼或墙体开裂等事故时,人们往往只归咎于房屋的设计缺陷以及建筑承包商的施工粗滥,忽视了由于违章装修引起的隐患和危害。
一、家庭装修中常见的不规范行为
1、随意拆除非承重墙体
有的用户为了采光或增加使用面积,在装修时将卧室、厨房与阳台间的墙体或墙垛拆除,或将某墙拆掉换成木制柜子。他们往往认为是非承重墙可随意拆除,这种现象在房屋的装修最为普遍。
2、承重墙开洞
在门口玄关处开洞,用来做成鞋柜;门洞移位;在厨房间的承重墙内开洞,用来放置消毒柜、微波炉和柜子等;在卫生间的承重墙内开洞,用来放置洗濑用品;将坐便器移位放入墙内等。
3、任意增加楼地面荷载
楼面装修通常做法是:卧室等采用木地板,客厅等采用地砖或石材地面。按目前的施工方法,面材厚度一般增加40mm以上。为了室内地面标高保持一致,石材面层下就得铺上垫层,加之在装修过程中,在楼板上大量堆积建筑材料,如砂、袋装水泥、箱装地板砖等,使楼板实际承受的荷载大于设计荷载;或有的房间分隔不理想,任意拆除墙并在另外楼板上砌墙,使楼板受到墙体的压力过大。这些都是房屋装修中较常见的,而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一般楼面活荷载不得大于200Kg/m2。
二、不规范行为给结构带来的危害
1、拆墙扩洞的危害
①拆墙扩洞改变原设计的意图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的要求,刚性房屋的横墙间距不能过大,多层砌体房屋内开间大于4.2米的房间不宜超过总面积的40%,横墙应具有一定的刚度,洞口面积不能超过水平截面积的50%。装修改造时拆墙扩洞的结果是增大横墙间距,降低横墙刚度;当房屋的刚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结构计算的原方案将由刚性方案改变为刚弹性方案或弹性方案,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层间位移和顶点总位移加大,使某部分墙体实际受力大于原设计受力,造成构件的强度不足而引起破坏。
②降低了结构的局部或整体稳定性
砌体结构的稳定性是以墙柱的高厚比来控制的。拆墙扩洞后墙柱的截面积相应减小,而高厚比会相应提高;同时,拆墙扩洞使建筑物的刚度降低,而墙柱的计算长度增加,使高厚比提高。当拆墙扩洞后,墙柱的实际高厚比超过允许高厚比限值时,结构的稳定性将得不到保证而产生失稳,出现质量问题。
③增大墙柱的应力
实施拆墙扩洞的结果,使竖向承重构件的截面积相应减小,而上部传来的荷载并没减少,这就使墙柱单位面积受到的应力增加,使砌体的强度因而受到影响,特别是遭遇地震时破坏更加严重。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要求,砌体房屋在抗震烈度为6、7度(连云港地区为7度)时,承重墙洞边至墙端的距离不小于1米,8、9度时要更大。假如拆墙后剩余墙体宽度太小,地震作用在该处引起应力集中,会出现斜裂缝,使墙体破坏而失去承载力。另外,由于在同一轴线上的墙体不连续和墙体宽度不等,发生地震时,砖墙不能形成竖向整体刚度,使整个建筑物的抗弯能力和抗震能力减弱,在不到设防地震等级时已遭破坏,这就是部分墙体拆墙扩洞造成抗震性能降低的原因。
④改变了梁的受力状态
一些底层为门面商店上部為住宅的建筑物,底层大开间、上层小居室的受力传递多由墙体同梁来共同来承担。《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规定了洞口的相对尺寸及上部、侧边至墙梁的最小尺寸要求,对多层建筑的墙梁,要求洞口设置在相同位置并上下对齐。如果扩大洞口或洞口边距墙梁的距离太小,砌体则不能形成传力拱,托梁将由原设计的偏心受拉杆件变为受弯构件,因设计强度不能满足这一要求而造成开裂以至破坏。
⑤对挑梁及雨蓬的影响
外挑阳台、走廊一般是由挑梁支撑的,挑梁的一端嵌入墙体,墙体是挑梁重要的抗倾覆力矩的荷载;当在挑梁压墙位置开洞时,可能造成挑梁抗倾覆力矩太小而使挑梁向下倾斜以至倾覆。同样,雨蓬梁上的墙体是雨篷梁唯一形成抗倾覆力矩的要素,在雨篷梁上的墙体开洞,会造成雨蓬的整体倾覆,而预制挑梁的危险性更大。
2、楼面上加载的危害
楼面装修时,办公室、客厅等采用大型玻化砖、大理石或花岗岩等作面层,而原有砂浆或豆石地坪依然保留,则楼板面层厚度一般增加40mm以上,若操作工人为图施工方便随意增加砂浆厚度,任意堆积施工荷载,则楼板面层厚度增加更大,超载更多。如此将造成楼板因原设计的承载力不足出现挠度过大、开裂,钢筋变形甚至屈服;由于裂缝造成钢筋锈蚀,降低结构的强度甚至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另一方面,新砌墙体与原有墙体或柱常常不能做到马牙槎砌筑和拉结筋等连接形式,使新砌墙体成为放在楼板上的一片独立墙,发生地震时极易倒塌。因此,在楼板上任意加载,使其承受的荷载大于原设计,楼板都将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
三、针对上述问题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1、主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装修市场,加大管理力度,取缔那些装修质量无保证,收费无标准,服务不规范的装饰“游击队”。让“正规军”进入市场,以引导改造装修走上健康有序的道路。
2、大力宣传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彻底改变一些单位及用户认为改造装修仅仅是力气活、自家事的观点,增强其对环境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杜绝严重拆改行为的发生。
3、鼓励建房装修一次完成。二次装修虽有其灵活的优势,但从现有的角度出发,还是应该提倡房地产建设过程中建房装修一次完成。这样一是可以避免上述不规范装修的危害;二则统一设计,保证整体和谐;三则专业施工,质量优良;四则缩短工期,投入使用快。
4、当旧房必须要进行装修改造时,改造单位必须请专业的结构人员进行强度复核和计算,使得改造方案既安全经济、又美观适用。
一、家庭装修中常见的不规范行为
1、随意拆除非承重墙体
有的用户为了采光或增加使用面积,在装修时将卧室、厨房与阳台间的墙体或墙垛拆除,或将某墙拆掉换成木制柜子。他们往往认为是非承重墙可随意拆除,这种现象在房屋的装修最为普遍。
2、承重墙开洞
在门口玄关处开洞,用来做成鞋柜;门洞移位;在厨房间的承重墙内开洞,用来放置消毒柜、微波炉和柜子等;在卫生间的承重墙内开洞,用来放置洗濑用品;将坐便器移位放入墙内等。
3、任意增加楼地面荷载
楼面装修通常做法是:卧室等采用木地板,客厅等采用地砖或石材地面。按目前的施工方法,面材厚度一般增加40mm以上。为了室内地面标高保持一致,石材面层下就得铺上垫层,加之在装修过程中,在楼板上大量堆积建筑材料,如砂、袋装水泥、箱装地板砖等,使楼板实际承受的荷载大于设计荷载;或有的房间分隔不理想,任意拆除墙并在另外楼板上砌墙,使楼板受到墙体的压力过大。这些都是房屋装修中较常见的,而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一般楼面活荷载不得大于200Kg/m2。
二、不规范行为给结构带来的危害
1、拆墙扩洞的危害
①拆墙扩洞改变原设计的意图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的要求,刚性房屋的横墙间距不能过大,多层砌体房屋内开间大于4.2米的房间不宜超过总面积的40%,横墙应具有一定的刚度,洞口面积不能超过水平截面积的50%。装修改造时拆墙扩洞的结果是增大横墙间距,降低横墙刚度;当房屋的刚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结构计算的原方案将由刚性方案改变为刚弹性方案或弹性方案,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层间位移和顶点总位移加大,使某部分墙体实际受力大于原设计受力,造成构件的强度不足而引起破坏。
②降低了结构的局部或整体稳定性
砌体结构的稳定性是以墙柱的高厚比来控制的。拆墙扩洞后墙柱的截面积相应减小,而高厚比会相应提高;同时,拆墙扩洞使建筑物的刚度降低,而墙柱的计算长度增加,使高厚比提高。当拆墙扩洞后,墙柱的实际高厚比超过允许高厚比限值时,结构的稳定性将得不到保证而产生失稳,出现质量问题。
③增大墙柱的应力
实施拆墙扩洞的结果,使竖向承重构件的截面积相应减小,而上部传来的荷载并没减少,这就使墙柱单位面积受到的应力增加,使砌体的强度因而受到影响,特别是遭遇地震时破坏更加严重。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要求,砌体房屋在抗震烈度为6、7度(连云港地区为7度)时,承重墙洞边至墙端的距离不小于1米,8、9度时要更大。假如拆墙后剩余墙体宽度太小,地震作用在该处引起应力集中,会出现斜裂缝,使墙体破坏而失去承载力。另外,由于在同一轴线上的墙体不连续和墙体宽度不等,发生地震时,砖墙不能形成竖向整体刚度,使整个建筑物的抗弯能力和抗震能力减弱,在不到设防地震等级时已遭破坏,这就是部分墙体拆墙扩洞造成抗震性能降低的原因。
④改变了梁的受力状态
一些底层为门面商店上部為住宅的建筑物,底层大开间、上层小居室的受力传递多由墙体同梁来共同来承担。《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规定了洞口的相对尺寸及上部、侧边至墙梁的最小尺寸要求,对多层建筑的墙梁,要求洞口设置在相同位置并上下对齐。如果扩大洞口或洞口边距墙梁的距离太小,砌体则不能形成传力拱,托梁将由原设计的偏心受拉杆件变为受弯构件,因设计强度不能满足这一要求而造成开裂以至破坏。
⑤对挑梁及雨蓬的影响
外挑阳台、走廊一般是由挑梁支撑的,挑梁的一端嵌入墙体,墙体是挑梁重要的抗倾覆力矩的荷载;当在挑梁压墙位置开洞时,可能造成挑梁抗倾覆力矩太小而使挑梁向下倾斜以至倾覆。同样,雨蓬梁上的墙体是雨篷梁唯一形成抗倾覆力矩的要素,在雨篷梁上的墙体开洞,会造成雨蓬的整体倾覆,而预制挑梁的危险性更大。
2、楼面上加载的危害
楼面装修时,办公室、客厅等采用大型玻化砖、大理石或花岗岩等作面层,而原有砂浆或豆石地坪依然保留,则楼板面层厚度一般增加40mm以上,若操作工人为图施工方便随意增加砂浆厚度,任意堆积施工荷载,则楼板面层厚度增加更大,超载更多。如此将造成楼板因原设计的承载力不足出现挠度过大、开裂,钢筋变形甚至屈服;由于裂缝造成钢筋锈蚀,降低结构的强度甚至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另一方面,新砌墙体与原有墙体或柱常常不能做到马牙槎砌筑和拉结筋等连接形式,使新砌墙体成为放在楼板上的一片独立墙,发生地震时极易倒塌。因此,在楼板上任意加载,使其承受的荷载大于原设计,楼板都将不同程度地受到损伤。
三、针对上述问题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1、主管部门应进一步规范装修市场,加大管理力度,取缔那些装修质量无保证,收费无标准,服务不规范的装饰“游击队”。让“正规军”进入市场,以引导改造装修走上健康有序的道路。
2、大力宣传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彻底改变一些单位及用户认为改造装修仅仅是力气活、自家事的观点,增强其对环境的安全意识,最大限度杜绝严重拆改行为的发生。
3、鼓励建房装修一次完成。二次装修虽有其灵活的优势,但从现有的角度出发,还是应该提倡房地产建设过程中建房装修一次完成。这样一是可以避免上述不规范装修的危害;二则统一设计,保证整体和谐;三则专业施工,质量优良;四则缩短工期,投入使用快。
4、当旧房必须要进行装修改造时,改造单位必须请专业的结构人员进行强度复核和计算,使得改造方案既安全经济、又美观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