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的三重“境界”及创设策略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学生歌唱技巧、心理素质和情感价值的培养,是声乐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和内容,而这三者也可称为声乐教学的三重“境界”。这三者在声乐教学中如何得到深刻体现,教师如何从这三个层次入手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技巧  心理  情感  声乐教学
   声与情是音乐中重要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相辅相成,构成了音乐体系中一对有机的、永恒的关系。而舞台表演则作为音乐的重要载体,在声乐教育和音乐人才的培养中占有主体地位。三者之间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声乐教学的重要支柱和内容。高校声乐教学的主要思路即从这三个层面出发,全面培养优秀的声乐人才。
   一、境界之技巧及其创设和培养
   (一)歌唱技巧在声乐艺术和教学中的重要性
   声乐技巧是基本演绎音乐和表达情感的手段,它以美作为基础,在美的规律基础上以独特的艺术手段和表现形式来表达音乐。艺术只有与技巧有机结合,才能够完整展现声乐艺术,表达情感。
   (二)声乐教学中培养演唱技巧的方法
   1.演唱姿势
   演唱姿势是演唱技巧的最基本要素,正确的演唱姿势才能够保证呼吸的顺畅,使得气息的运用和共鸣的调节准确到位,从而增强演唱效果。
   演唱姿势的训练需要保持学生身体的放松。正确的姿势是:两腿前后略微分开,两眼平视前方,目光不能够松散而左顾右盼,保持下巴和颈部的放松状态,微收小腹,挺直脊柱,腰部要稳定,将身体重心放于前脚。在训练中要时刻保持正确的演唱姿势。
   2.呼吸技巧
   呼吸方法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内容进行,即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混合呼吸。胸式呼吸是我们不主张的呼吸方式,由于其发出的声音无美感和音色,所以要避免学生采用该种呼吸方式。胸腹式呼吸方法是我们重点教学内容,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发声过程需要保持吸气张开的状态,尽量保持吸气的饱满、持久和深沉,而在呼气时则要流畅柔和。
   3.共鸣技巧
   常见的共鸣技巧包括口腔共鸣、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这三者需要在实际的运用中相互配合。最常使用的共鸣技巧是口腔共鸣,而混合共鸣也是我们倡导的主要方式,即在熟练掌握基本共鸣技巧的基础上,协调共鸣区域,对各个腔体的共鸣能力加以提升,调配共鸣比例,从而实现共鸣区域的和谐统一。
   二、 境界之心理素养及其创设和培养
   (一)心理因素在声乐教学中的关键作用
   心理因素是任何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声乐教学中,心理因素更是发挥着关键作用。声乐艺术需要面向听众,在舞台上加以呈现,这就要求演唱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保证演唱水平的正常发挥以及音乐作品的完整诠释。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演唱水平因心理素质而受到了限制,一些学生的演唱功底很扎实,但在实际演唱中常常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状态,从而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所以,声乐教学需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视和培养,使学生将声乐技巧与良好的心理素质相结合,全面提高歌唱水平。
   (二)如何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在教学中增强学生自信心
   学生自信心的树立需要从日常教学中找到归宿,首先需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要相互尊重,特别是在一对一的声乐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方法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着重要影响。而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氛围,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富有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增强自信心。
   2.扎实歌唱功底,提高心理素质
   扎实、娴熟的歌唱基本功底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在不断的技能训练中,学生的歌唱热情能够被激发,更重要的是,声乐技巧和基本功的提高,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看到自己的进步,才能够有信心站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并在学习新的知识技能中表现出学习的热情。
   3.在舞台实践中积累表演经验
   舞台实践有利于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更有助于学生锻炼自我,在演出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更加游刃有余地完成表演。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演出和活动,并为学生提供演出机会,丰富学生的舞台经验。在演出或者考试、比赛等演唱实践中,学生要选取适合自己风格和技能、能够自我驾驭的歌曲,教师需要加强指导,帮助学生确定演唱风格,从而科学选曲。选曲要坚持从自我实际出发,把握好歌曲难度,如果难度高于自己的水平,学生不仅没有演唱自信,在实际演唱过程中,也会因主客观原因而出现一些演唱问题,这最终会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造成不利影响,挫伤学生学习和演唱的积极性。
   三、境界之情感及其创设与培养
   (一)情感对于声乐艺术和教学的重要意义
   音乐的最终目的是表现丰富的情感,思想感情作为音乐所特有的表现对象,在阐释音乐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个人的审美意识,在很大程度上作用于音乐,并深刻影响着音乐的质量。而声乐与其他音乐形式相比,需要以声音为载体和手段对感情进行表达和传递,而让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正是声乐艺术的意义所在。在声乐教学中,我们也需要将情感培养作为声乐教学的最高境界,使得学生在表演中能够将技巧与情感完美结合,在情感的高度进行音乐的诠释,声情并茂,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追求的重要目标。
   (二)培养学生歌唱情感的有效策略
   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表达作品感情的基础在于了解作品,能够正确分析作品,与作者产生情感中的共鸣。了解作品,首先要从作品创作的背景入手,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对作品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进行剖析。例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作品,它主要以黄河两岸人民为主体,歌颂了中华民族在抗击侵略中的不屈斗志。而只有了解了作品的创作意图和背景,才能够在感受其情感的基础上把握情感、演绎表达情感。其次,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内容的把握,从歌词到旋律,提高学生对作品的熟悉度,在此基础上正确了解歌词所表达的涵义。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自由想象,围绕作品进行补充和丰富,这是学生对作品形成一个自我认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对作品的领悟能力和感受力的途径。
   四、结语
   声乐教学是对声乐艺术和学生情况的结合,是在综合考量二者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活动。影响声乐教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演唱技巧、心理素质和情感交融起着更加主导性的作用。三者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我们要在其中建立起和谐深入的联系,在教学实践中相互渗透,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能够在综合立体化的教学机制中,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夏林,程明媚.浅谈音乐欣赏中的情感体验[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2]王小梅.论歌唱艺术中的技巧与情感[J].大众文艺,2011,(16).
其他文献
链篦机是球团焙烧系统中主要设备,其用于氧化球团的干燥、预热、氧化固结,并送入回转窑进行焙烧.通过对其温度场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分析了链篦机内球团在各段的温度变化情况
摘要:通过“什么是教育”与“教育是什么”二者概念的分析,对音乐教育产生更深的认识与理解,从音乐教育的隐性功能角度认识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与重要性。  关键词:教育 音乐教育 特殊性 重要性 隐性功能  一、“什么是教育”与“教育是什么”的概念性分析  在中国语言文字中,为避免“教”与“育”两个单字的局限性,经常习惯性的将二字组合在一起,两个字彼此连接、补充说明,使其含义更加全面及丰富。如“教育”中不仅
根据高校排球运动的特点,运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对运动员的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调节控制手段和方法,为广大体育教师和教练进行体育教学、训练
以木脂素成分为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南五味子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4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
水泥砼路面,以其稳定性好,抗滑性能好及养护费用低等优点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但路面经常会出现开裂、断板、沉陷、错台等病害,给养护、修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为原材料,设计,施工等
以冶金矿山建设为例,并根据工作经验叙述了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标准及在整个验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土木工程建设的发展,建筑不断向高层或者地下发展,施工中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的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开发商为了商业营销的需要,大多先建造主体建筑再建造地下车库,这给主
<正>张子和是金元四大医家攻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我国古代卓越的中医临床家,理论革新家和中医教育学家。金元以降张子和攻邪学派的研究弘扬延绵不绝,尤其是21世纪以来,攻邪学
会议
介绍了该立交的总体设计,桥梁上下部结构形式的选择,以及对本立交设计的心得体会.
在我国传统体育教学中,多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以增强学生的运动技术为目的,往往忽视了学生体育运动兴趣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快乐体育"它讲求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快乐中健身、育